试述陈璞如副省长琐记中的贵州三线建设

2015-05-30 11:18龙平久
2015年33期
关键词:贵州省贵州基地

龙平久

贵州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央逐步把我国东部地区的大型军工、钢铁、能源、电子、交通等企业向西南、西北转移的一项战略举措。面对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交通极为落后的贵州,当时省委领导是何如看待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时任贵州省副省长、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兼贵州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陈璞如先生为我们做了历史性的解答。

陈璞如(1918年3月-1998年12月),男,汉族,山东博兴人。这位山东汉子,14岁参加革命,19岁入党,1937年任博兴县抗日志愿军小队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织部巡视员。1940年任中共冀鲁豫湖西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湖西地委书记。1949年9月,他随二野进军西南,同年11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军管会主任。1950年10月,他调任贵州省工商厅厅长,后又任省财经委副主任、省计委主任。1956年12月-1967年1月任贵州省副省长。在任贵州省副省长期间,1965年他还担任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兼贵州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1966年4月兼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党委第二书记,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2年任贵州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领导小组副组长、工交办主任。1977年2月任辽宁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1月任辽宁省委书记、省长。1982年4月-1985年4月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4、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8大代表,11、12届中央委员,13届中顾委委员,1998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

在任职贵州省副省长期间,他不仅是副省长,而且还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兼贵州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因此,他在回忆贵州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时这样说:本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做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项战略举措。贵州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我作为当时省的领导人之一,具体组织了这一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30来个年头,但许多往事仍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一、三线建设有特殊的时代背景

陈璞如先生认为,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个背景主要是当时国际形势日渐紧张,战争气氛与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进入了党中央最高领导者的议事日程。1965年,毛主席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并说,工厂可以一分为二,抢时间迁到三线去,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备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分要搬迁,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迁,成昆、滇黔、川黔这三条铁路要抓紧修建,钢轨不够,可以拆其他线路的。还说,三线不建好他睡不好觉,成昆铁路不修通,他就骑着毛驴到攀枝花去。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专门讨论三线建设问题,会议决定: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证。这次会议后,一场持续了十余年时间、涉及八个省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及河南、湖北、湖南西部)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从此拉开了序幕。

二、贵州三线建设铁路先行

贵州,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要把东部地区的大型军工、钢铁、能源、电子等大型企业迁移进来,重型机械设备在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的情况下,仅靠简易的公路无法运输,这一交通瓶颈已严重困扰了贵州三线建设进度。因此,陈璞如先生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贵州三线建设,是以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1964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家计委在四川西昌召开会议,明确西南三线建设四川、贵州是重点,并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作了初步安排。要求贵州把铁路、电力建设放在首位,抓紧川黔铁路的配套收尾,集中力量建设滇黔线,同时加紧湘黔线的勘察设计,并决定西南铁路指挥部设在安顺,由铁道部长吕正操和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诚分任正副指挥。在国防工业内迁贵州的问题上,中央各国防工业部门领导极为关心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中央对贵州的国防工业作了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如0六一基地(航天工业)设在遵义地区、0一一基地(航天工业)设在安顺地区、0八三基地(电子工业)设在都匀地区等。

三、贵州三线建设工农、城乡、厂社结合

贵州三线建设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条件下提出和展开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自然不少。如何克服和解决困难?陈璞如先生回忆这段历史时说:为了加快贵州新基地、新厂矿的建设速度,充分发挥老基地、老企业的潜力,中央明确提出了老基地带新基地、老厂矿带新厂矿、老工人带新工人的“三老带三新”的方针。规定老基地、老企业,要为新基地、新企业配备领导班子和技术骨干,为新基地、新企业提供技术资料和投产初期的备品备件。因此,三线建设从一开始,在规划布局上,特别强调要贯彻“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鉴于当时新建和迁建的企业大都分布在农村,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从实际出发,在西南地区又具体化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厂社结合、以厂带社”的方针、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工厂、矿区所在地周围农民的用水、用电及小孩子入学难的问题,大都得到了解决。农民生产的农副土特产品有了销路,经济收入也随之增加。这些做法,无疑都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支援三线建设保护三线建设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三线建设初始阶段遇到的许多困难都得到了顺利解决,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四、文革动荡、三线建设受阻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国民经济极端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三线建设也没逃过这一政治运动的影响。陈璞如回忆说:正当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健康发展的时候,中国的政局发生了严重的动乱。由于大串连和武斗事件不断发生,交通受阻,加之各行各业停产“闹革命”,生产急速下滑,三线建设所需物资严重短缺,不少重要工程被迫停工。这种局面持续了数年,最为严重的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所谓“大军工计划”的干扰和破坏。他们脱离实际,提出1970年至1972年的三年内,要在全国10个地区建立起武器装备配套和能各自独自作战的国防军事生产能力,导致国防军事工业建设摊子越铺越大,使当时日益恶化的国民经济根本无力支撑。1971年9月,周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调整建设步伐,明确三线建设不再铺新摊子,转到着重搞好收尾和配套建设上来。不久,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后,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三线建设又较为顺利地得以继续进行。

五、三线建设奠定贵州现代工业的基础

贵州三线建设由于是在艰难曲折的情况下进行,尽管建设初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过分强调“靠山、分散、隐蔽”,使不少项目进山太深,对后来的生产和职工生活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都不同成都影响了三线建设的进度。但是,由于决大多数职工坚守岗位,克服困难,三线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1964年至1975年的12年间,贵州全省共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4.23亿元,为1963年的7.25倍。最高的1970年达到10亿元,为1963年的14.93倍。经过10多年的建设,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都匀、凯里、安顺、开阳等一批新的工业基地,197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4.97亿元,为1963年3.41倍。因此,陈璞如认为,国家实施的三线建设战略,从国家意志看是为了备战需要,但在客观上,贵州三线建设,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奠定了贵州现代工业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三线建设是中央对不发达地区实施的一项浩大的“扶贫工程”,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三线建设的成就会更大,效果会更好。(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资料:

[1] 陈璞如:时代的决策 历史的贡献——贵州三线建设琐忆,http://www.gzlps.gov.cn/art/2008/9/6/art_20250_371515.html

猜你喜欢
贵州省贵州基地
贵州省种公牛站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贵州,有多美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我的基地我的连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