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权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人才的核心素养是道德品质。在新时期,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新思路,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但是,当今中国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不尊敬不孝顺父母,顶撞、对抗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在社会上仍然屡见不鲜。弘扬孝道文化,推进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
【关键词】孝道文化;德育教育
一、何为“孝道文化”?
百度百科为孝道文化作出了这样的定义:“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中国人讲孝,既重赡养,也重视心里关怀和内心愉悦。在有些人看来,父母到了老年,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从经济物质上养活他们,使他们吃穿不愁,也就算报答生育之恩了。孔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强调“敬”,认为仅仅“能养”是不够的。所以,孝敬父母应在既养又敬上下功夫。对青少年而言,在家不仅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家务负担,而且应从思想上,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外出和到家,向父母打招呼。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经常写信或电话汇报情况,或经常回家看看,免去父母挂心。
二、中小学生的孝道缺失是一个普遍问题
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由于各项配套制度还不健全,体制尚未完善,社会上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行为失范、道德失衡现象,青少年首当其冲,思想迷惘,道德意识淡薄,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家庭和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也一度出现了重智轻德现象。正是受这许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中小学生的孝道缺失是一个普遍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尊老意识缺失。现在好多中小学生的尊老意识日趋淡漠,对长辈或老人不够尊重和理解,有的甚至恶言相对;二是养老行为的缺失。有好多青少年只会要求父母照顾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一切全为他服务。有人这样概括:“爷爷是仆人,奶奶是佣人,孩子是主人。”孩子很少照顾父母和老人;三是敬老感情缺失。一些中小学生在家很少问候、关心父母,很少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忽视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关爱。孝道缺失,不仅影响到中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也影响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问题,社会和家长都普遍呼唤着孝道在孩子身上的回归,因此中小学弘扬孝道文化,推进德育教育是补救孝道缺失的现实需要。
三、弘扬孝道文化,推进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
孝道文化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对于我们开展孝道文化教育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所以,学校应该致力于采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和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孝道文化教育,把孝道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著名教育心理学专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主动认识和感受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听从说教的过程。因此,在弘扬孝道文化,推进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孝道文化本身产生兴趣和学习、尊崇的渴望,进而主动去学习、实践,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就说明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而学生思想上认识、感悟、主动去身体力行才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才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内驱动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适合学生积极主动的活动、体验的受教育环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交流氛围。
四、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弘扬孝道文化,推进德育教育
1、从校园和班级两个层面努力创设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校刊杂志、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灯箱广告、教室板报、走廊文化等宣传载体,加强孝道文化的宣传工作,大力营造弘扬孝道文化的舆论氛围,让学生在浓郁的孝道文化气氛中接受熏陶,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和家庭以及社会都受益无穷。
2、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孝道文化主题班会。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介绍父母的职业、工作量、业绩和收入,讲述父母的艰辛和爱自己的真实故事。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讲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期盼。通过调查实践,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父母孝敬长辈的事迹,讲述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通过亲子活动,让父母与子女互写对方的生日,互答对方的喜好,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倾其所有的爱。
3、开展孝道文化主题演讲比赛。以“我们怎样报答父母”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深深体会长辈为自己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关爱。在演讲过程中,台上、台下形成共鸣,演讲比赛是在感激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宣誓中结束的,很多同学听着其他同学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演讲比赛中的铿锵誓言变成实际行动,让乱花钱、乱吃零食的现象大大减少,让学习风气更加浓厚。
4、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实践活动。利用春节,开展“过中国年,承传美德,孝敬父母”的自我教育活动。督促学生在春节时间说三句话:“您辛苦了、您好、新年快乐”;做三件事:“鞠躬、让食、抄三幅对联”。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九九重阳节”以及“母亲节”、“父亲节”等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敬老爱老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不少学生开始在节假日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社会做一些公益劳动。很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的父母写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家书,信中洋溢着学生对父母浓浓的敬爱之情,表达了学生为报答父母而刻苦学习的决心。
5、开展为家长洗一次脚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应加强家校联动,每年组织一次给父母洗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能有所触动,有所改变。虽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在洗脚活动中有不同的感受,但总有几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平生第一次给父母洗脚,一开始都有点难为情,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去做,但随着惊奇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感受。当他们用手抚摸一双双整日里在田间劳作、有些粗糙甚至长满厚厚的老茧、深深的裂口的脚时,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养育的艰辛和母爱、父爱的无私与博大,也为以前的不懂事感到内疚。他们一边为父母洗脚,一边偷偷流泪,一边暗下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家长洗脚,看似简单,但对弘扬孝道文化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学生的心灵是影響深远的,对德育教育的成果是有所巩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