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芳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写作教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如何改变这个严峻的现实,让孩子们喜读乐写,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写出内容新颖,言之有物,语句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呢?于是我们将更多的视线聚焦到了“课堂小练笔”之中。
“课堂小练笔”,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措施: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此外,一些“小练笔”还能使学生的感情升华到更高一个层次;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课堂小练笔”最大的作用呢?
进行“课堂小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写”要有生成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要精心选择落笔点,让课堂小练笔独具魅力。结合小学中段三年级课文,我总结了几种常用的“课堂小练笔”形式:
一、展开想象,补充课文留白部分
三年级开始,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于是,所选的那些课文在一些地方有了跳跃行进。而抓住这些地方,恰恰能更好的展开教学,增加学生的情感感受。如三年级下册的《卖木雕的少年》中,写到当“我”因没办法带上笨重的木雕象凳而只能忍痛割爱时,少年得知我是中国人后,“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紧接着,文章直接跳入少年送小木雕象墩的情节。当“我”遗憾离开后到傍晚的那段时间,少年经历了什么思想变化,没有在纸上一一道来。但是少年的思想变化对于感受少年对中国人的友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就在这个地方设置了一个练笔点,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少年内心在想些什么。这样的练笔,能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文章续写,延伸文章未尽之词
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有一些阅读延伸,“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让人意犹未尽,浮想联翩。三年级下册课文《绝招》的最后,小伙伴们约定今年暑假再次比绝招。在课堂中,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的环节:读了课文,你能写写他们暑假里的比赛场景吗?孩子们融入了课文中“三胖”、“二福”、“小柱子”等角色,纷纷思考他们会练什么绝招,又会怎么比试。这不仅结合了课文内容,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心得体会,升华文本真情实感
学生在学完课文时,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看法,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小练笔训练。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是学生感受颇深的一篇文章。孩子们都深深地被阮恒坚强、勇敢,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所感动。阮恒为朋友无私付出,让孩子们想到自己的朋友,他们感受到原来有一个知心的朋友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在此处安排一个“你有什么话想对最好的朋友说”的小练笔训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既是对正确朋友观的树立,也是文章升华感情的一种方式。然而,由于三年级刚开始接触写段,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这种表达心情的小练笔,学生容易产生“满腔热情却无从下手”的感觉。
如本人在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时安排“当我遗憾离开后到傍晚的那段时间,少年经历了什么思想变化”的小练笔时,仅仅提了一个口头问题:“少年在我走后,会想些什么?”就让学生开始动笔写,而学生不知道該如何起头,纷纷紧锁眉头,无从下笔,浪费了许多时间。到了《检阅》一课,我吃一堑,长一智,给予了学生小练笔的开头。
隆重的检阅结束了,博莱克回到家中,回忆着一天的经历,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对儿童队员们诉说:
这样引导学生,续写就很顺畅了。
四、佳句仿写,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低中段年级的课文,大多语言优美,极富儿童情趣,是学生积累、感悟语言和模仿参照的样本。我们可以以教材为依据,从教材中选择借鉴点,读中悟写,读中学写。学生可以进行一次写作手法的模仿,可安排仿写段落的小练笔。如三年级上册课文《槐乡的孩子》,课文第三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把特点写具体:“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当堂做一个“一月,天多冷。”的课堂小练笔。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了写法,渐渐地,可以向外迁移、引申到正式的写作中,进行全文模仿。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景文章,在学完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等课文后,在学生习作时,就可以学习这几篇课文的谋篇布局,将 “总分总”的文章结构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五、课文改写,创作故事推陈出新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隽永短小,令人回味。很多古诗还有很强的故事性,如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等,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直白的语言将简短诗句中的故事给描述出来,就是一篇想象作文了。这不仅为古诗教学的创新之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表达的能力。
此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于是,课堂中一场突然悄无声息的降雪,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甚至联系其他学科,科学学科中有趣的实验,英语课上,观看一段幽默有趣的动画视频感受,数学课上解答出难题的兴奋,体育课中激烈的小组比赛,音乐课上优美旋律,美术课上线条的组合……这些都成为语文习作的好材料,都给同学带来练笔的灵感,成为同学们小练笔的好材料,做到了素材无处不在。
在此小练笔的基础上,还愁习作会因为没有什么可写而为难吗?当我们注重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后,他们自然而然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了。激发了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的能力,做到了“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写作,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踏花归来马蹄香”,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多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练笔,定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践中稳步发展。课堂小练笔——这道阅读教学中的亮丽风景,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青睐,受到越来越多孩子的欢迎。老师和孩子更会一起收获到“采得百花酿成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