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兵
摘 要:近年来,历史高考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随着命题技巧的进步,社会史观也逐渐进入了命题专家们的视角。探析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深入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现象及其规律。
关键词:社会生活方式;鸦片战争;变化
近年来,历史高考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随着命题技巧的进步,社会史观也逐渐进入了命题专家们的视角。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服饰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清朝男子的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长袍的特点是,长过膝、领为圆,带大襟,有扣襻,袖适中,摆开衩。马褂是一种对襟、圆领、有开禊带扣襻儿的外罩衣,马褂多以绸缎织物为材料,也有用兽皮制作的。马褂颜色有蓝、紫、灰、黄多种,以黄色为贵,俗称“黄马褂”。一般平民不准穿,皇帝、巡行扈从大臣们可穿明黄色马褂。清朝的汉族妇女服装一般有披风、袄、裙等。披风即外套,作用与男人马褂相似。披风內依次为大袄与贴身小袄,下装为遮足长裙。满族妇女的便装一般为长袍。有些讲究装饰的妇女,往往在长袍的衣襟、领口、袖边处镶上绦子花边,作为美的点缀。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人们突破旧的着装规范,不按品级 穿戴,已不再有严格的标志等级,原为一二品官所披的红色风兜,在上海随处可见。在沿海城市许多为外商工作的买办开始以西服为身份标志,留学生和新思潮的青年多数喜欢穿西服。接触西式服装之后,女性服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是这方面的典范,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饮食结构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东亚 大陆特色餐饮类别。中餐(Chinese food),即指中国风味的餐食菜肴。其中有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南方多食米饭海鲜、北方面粉肉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开埠,外国侵略者根据不平等条约,在通商口岸建立了租界。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餐桌,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建筑样式的变化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因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样式。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普通居民的住房以四合独院为主。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结构一般为木骨泥墙,主构架则全为木结构,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特点,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在天津、上海、厦门等沿海城市,出现了以中西合璧为典型特征的毗连式房屋。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也受到人们的欢迎。
四、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交通工具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虽然上海开埠后有由江北独轮小车传入,但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却又勉为其难。西方人来到中国以后,把他们习惯的交通工具——马车也带到了中国。虽然在乾隆年间马戛尔尼曾经向乾隆赠送了两辆四轮双马车,但只是被作为“万邦”进献的贡物陈列在圆明园。
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鸦片战争以后青年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礼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丧礼趋于简化,出现了有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剪男性长辫)易服(不穿满清官服)、迫令放足(禁止女性缠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民众思想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鸦片战争使中国国门洞开,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动荡中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向世界文明靠拢,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我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国在被动与阵痛中开始了社会生活的全方位现代化进程,迈开了追赶西方列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艰难历程。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