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2015-05-30 10:48:04刘燕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产业结构

作者简介:刘燕,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就业问题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意味着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我国就业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之高校的盲目扩招,所以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目前重点工作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同时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引导使其发展协调一致,而高校要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做出调整,双管齐下相信很快就业环境会得到改善,就业压力会得到缓解,就业问题也会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产业结构;三次产业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的最主要成员,其就业成了近年来社会的难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有2500万人等待就业,同时农村还有100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被转移,但我国每年只能提供900万左右的实际就业岗位,这样就有一大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闲置。而且全国高校大规模盲目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优化了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但是,我国的劳动力现状不能很快适应这些调整和优化。有些对技能和素质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总是招不到合适的劳力,而那些技能和素质都不高的劳动力又找不到工作,就像这种许多单位招不到大学生但是很多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频繁存在。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由于对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一致引起的就业问题很严重。并且,产业不同,对于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也会很不同,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供需匹配关系。

二、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分析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升级,这涉及的是经济问题,而大学生的就业涉及的是社会问题,两者虽然属于不同领域,但却息息相关。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不同,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大学生作为劳动力中的主力军,其就业也必然会随着发生变化。由我们所熟知的“配弟—克拉克”定理就可以得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规律也就是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就业结构也会变动并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从岳昌君和丁小浩(2003)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般弹性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弹性的计算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相对于经济增长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吸纳能力更为强烈。很多学者都持这样的观点,他们就认为产业结构是对就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张志奇(2012)就在对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问题做了研究后指出,产业结构就是影响就业分布和数量的重要因素,但同时它也会受到就业的制约。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由于其结构单一、产业化水平低等等原因,不能够使大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价值得到更好体现,所以它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是最低的,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在此就业。主要包含工业和制造业的第二产业,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也得到很大提速,“中国制造”到处可见,它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高,较低文化层次的人也能够胜任,所以它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次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由很多非单一的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就从近些年来大学生对村官、公务员等“铁饭碗”的热衷也可以看出,它是对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改革开放后,我國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总体来看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虽然这些变化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就业结构变化速度是远远跟不上它的速度的,而且像高校这样的人才培养基地,他们的培养机制变化也跟不上其变化的速度,这样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对策

(一)虽然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变化是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相比,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从第一产业来说,在我国从事这一行业的普遍是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技能低。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引进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尽快实现现代化农业,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的体制和机制,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尽快形成农业产业链,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针对第二产业,我们可以适当放缓其发展,把重心转移到对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制造业的改造升级上来。不能只做外国的“加工厂”,要不断引进高科技对企业研发机制进行创新,使制造业的技术得到有效升级。在工业化的同时发展知识经济,使工业化和信息化得到充分融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渠道,最大程度的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其中展现才能从而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比重不断提高而且吸纳能力最强的第三产业承担了相当大一部分就业岗位,但是目前来看大学生在此就业的情况不容乐观。服务业以后必然会发展成为全球的主流行业,它已经被拿来作为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我国必须投入大量精力来大力发展服务业,对其行业结构进行优化,极大提升其技术结构,努力改善其组织结构,引导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只要第三产业的产值上去了,就业问题就一定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二)高等院校作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的基地,虽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但是它的改革调整步调明显没有及时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没有把握好产业调整的方向,对市场需求、技能要求等市场信息也缺乏足够的了解,这样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导致它的整个课程体系是与市场脱轨的,结构性失业也会愈加严重。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必须给高校及时提供完善准确的市场信息,并尽快建立能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关系得到有效反映的指标体系,必须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同步,这样就能培养出来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更好的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21-27.

[2] 张志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统计与决策(2017年2期)2017-03-20 15:25:30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2:03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2:37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1:46:46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