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丽
【摘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职业技能大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因此,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建设职业技能大赛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高职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不仅能加速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型,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职业素质 培养 职业技能大赛 体系建设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大赛水平对高职院校的建设与管理,高职学生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相对于具有某种技能更重要。虽然社会的行业各种各样,不同的行业有不一样的技能要求,但是,各公司对求职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却有同样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建立职业技能大赛体系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
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时期,学生在大学期间有了自己足够的空间与不一样的追求。枯燥难懂的上课学习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并慢慢地逃避。为了使学生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许多学校采取了开展运动会,举行辩论赛,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是,不管大学生活多么丰富,那些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还是会因为专业能力不足,无法得到优秀企业的青睐。因此,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采取有效措施来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已经迫在眉睫。
二、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能够服务于一线生产管理部门优秀人才。而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有着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很快适应新岗位,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技能可以很快地形成,但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用长时间去培养。因为职业素养不仅代表学生的质量,也可以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将其贯穿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整个过程中。
三、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推动作用
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技能比赛的题目往往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因此,多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也可以帮助他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学校必须建立好一套可行的制度,包括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不仅要确保硬件的安全,也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去购买材料,发放奖励等,这样学校与比赛相关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真正地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去锻炼。
四、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探索
1.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指导思想。对于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重视自己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发展自己的特长与个性,并在培养自己职业技能能力的同时,注重自己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形成。高职教育应大胆地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大赛体系的建设相结合,这样对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007年开始,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大胆尝试了系统的竞赛组织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些体会。学术型的评价标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层阻碍。高职教育只有打破这层阻碍,才能迈进能力应用型这一评价标准。高职教育建立了学生实习与实训竞赛的体系,一方面使学生开始注重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又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于能力指导上,从而很好地把学生的工作学习精力与教师的专业教育结合在了一起。
2.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组织方式。(1)高职学校不必只让学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大赛,可以在学校内以校级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并成立大赛组委会组织全面工作,成立执行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务。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所带来的弊端,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亲身体会比赛的乐趣与完成比赛的成就感,也可以给学校带来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校更好地发展。(2)学校可以引入竞争的机制,即各学院中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名额不固定,既不按专业好坏分配,也不按学院人数比例分配。不给各教学单位分配名额,不按各教学单位的学生人数等比例奖励,而是采取项目申报制、竞标制等,各教学单位按照学校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申报,并根据各单位参赛人员的表现晋级。这样可以确保比赛更加公平。
总之,在当今这个教育大潮流下,就业压力不断在增加,高职院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使自己的学生可以在找工作时从容自信,更好地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要将职业素养的培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也要将其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体系的建设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也可以扩大国家的人才队伍,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曲文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