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及其化解路径研究

2015-05-30 10:51贾敏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家庭养老社会保险农村

贾敏

摘 要:家庭在农村养老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但社会转型的加剧却带来家庭结构包括人口规模、代际关系、思想观念、消费倾向等诸多方面的调整,这些变化挑战着家庭供给养老资源的能力,本课题在对陕西户县农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进而提出优化路径抵御农村养老风险。对于户县及陕西省农村分层次有步骤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社会保险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1-0064-01

户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目前总人口约60.07万人,18.32万户。其中农业人口约48.69万人。据统计,全县共有60岁以上老人6.9万人左右。农村老年人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没有退休金,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生活没有固定的保障。因此如何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是当前农村的一大难题,它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利,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

本课题组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户县目前92.1%以上的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其他养老方式,如养老院及社区养老的老人仅占农村老人总数的7.9%左右。虽然三代同堂居住的家庭不多,但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地相距较近,在生活和感情上还较为密切的联络。农村社会“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农村老年人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子孙绕膝作为幸福生活的象征。现代农村社会虽然绝大部分人依然是居家养老,但是养老的质量大不如以前,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空虚而乏味。同时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道德风险,一旦子女不孝,老人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1 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

1.1 经济条件上的限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充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处于相对和绝对的贫困状态,在调查中部分子女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赡养父母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相对贫困的老年人,子女经济条件较差时,为了减轻养老负担通常按比例分摊老年人的生活费用,或者实施轮流供养的方式,长此以往,子女之间因为赡养老人付出不均衡而积累了很多矛盾,这部分老年人不但生活上不幸福,在精神生活方面更不幸福。还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子女外出务工无法给予生活上的照料,有的子女甚至以外出或贫困为由不愿主动承担养老责任,导致老年人生活无着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完善,使农村老人的经济地位,远比城镇退休老人弱势。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农村养老的经济支持,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举措。

1.2 养老观念差

农村社会也不乏有一部分人养老观念淡薄,把老年人不当“财富”,而当“包袱”。在本次调查中,200户受访人中,有12户老年人反映其子女不赡养自己,致使年老住无居处,生活无着落,常年以捡破烂为生。在农村养老的赡养纠纷案件逐年增加,农村的养老问题现状堪忧。

1.3 家庭养老质量不高

整体而言,农村家庭养老的质量不高。在户县农村较为普遍的轮流养老上,轮到哪个儿女家就在哪个儿女家吃住,身体好时,儿女们高兴,而患病时轮到哪家,各种矛盾就来了,老人们吃的是“脸色、受气”饭。二是在分摊养老上,吃了这顿愁那顿,有时还必须找儿女们催要。三是在雇佣和寄养养老上,虽然生活有保障,一旦生了病,儿女们不在身边,晚年难享“天伦之乐”,这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过的非常忧虑。

2 完善农村家庭养老的措施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报告称,由于人口转变和年轻人涌入城市,未富先老在中国农村更突出。2013年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为34.4%,外出打工子女缺乏政府持续支持,为老年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压力很大。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重重。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

2.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养老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经济问题,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受制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家庭养老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社区养老能实现的程度也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养老保险的高低与当地政府财政实力密切相关。总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举措。

2.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以户县为例,养老金由县农保中心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参保人员累计缴费达到规定缴费年限,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80元,中央财政支付每人每月55元,县财政支付每人每月2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标准=个人账户积累总额÷139。

显然以每月80元为“起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无法满足一个老年人日常的生活需求。另外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虽然缓解了农村老人的看病难、看病贵状况,但报销比例低、纳入报销范围的项目少,县乡地方的医疗条件有限,当地看不好,外地报销不了仍然是农村老年人所面临的难题。

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农村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切实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对公办养老机构保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农村养老问题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在当前的政策体制下,应该采取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资金来源以国家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并且逐步加大政府对养老资金的投入;在一些条件相对好的农村地区,政府可大力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对于绝对贫困的农村老人,应该建立一个社会救助网,全力承担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

2.3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家庭养老营造良好的舆

论氛围

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大张旗鼓地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对2013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定点宣传教育,助推全社会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美德,提升老龄人口法治意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其次可以通过孝子孝女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农村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倡导全社会要关注老年人,关爱老年人。再次各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开办专门反映老年人生活的专题栏目,从多个角度开展为老服务宣传,改变过去片面的女儿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颐养天年。

2.4 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社区是农村老年人较为熟悉的生活环境,与养老机构相比在情感接受上较为容易。首先应增加老年福利机构的数目,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福利机构。在经济好的地方可将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等产业化,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兴办养老机构,以适当的收费标准接纳一些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的老人。户县“季节性空巢”现象较为明显,福利机构应该根据老年的需求安排临时、短期的入住服务。同时鼓励中青少年志愿者来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还可以鼓励老年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手工工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力,来增加福利机构的收入。其次,可以在城乡敬老院之间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增加城乡老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他们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朱有国.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10).

[2] 赵玲鸽.西部地区农村养老方式的选择—以陕西省兴平市S村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家庭养老社会保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基于家庭养老视域的我国城镇女性劳动力供给研究
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养老模式研究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