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蜜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自古以来,作为农业基础设施之一,农田水利设施对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兴建水利是农业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水利问题,而且深知水利对农业的重要。从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莫不把兴建水利作为一件兴国兴民的大事来抓。防治水害、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据记载,从进入农业社会开始我国就有了农田灌溉事业。我国古训说:“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以亡,禹所以兴也。”抗御水旱灾害的积极办法首先是兴修水利。所以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
我国古代农田水利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性,其表现形式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奴隶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形式是井田制,布置在井田上的灌排渠道称为沟洫。农田沟洫发展至周代,已较为系统和完善。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当时把沟洫大致分为浍、洫、沟、遂、甽、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
战国以来,随着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兴起,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农田沟洫,水利工程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海河流域方面,战国初年,魏国的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投巫治邺”,主持兴建了漳水十二渠,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渠系,不仅发展了灌溉,而且肥沃了农田,改良了土壤。长江流域方面,公元前250年,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建于岷江冲积扇地形上,它是无坝引水渠系。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都江堰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管理运用科学,施工维修经济方便,成为我国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工程。在黄河流域,灌溉渠系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它是在秦国发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由水利工程师郑国主持兴建的。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4万余顷。
东汉时期,因淮河上中游及诸支流所经地区多丘陵,故修建陂塘较多,前代已修建有著名的芍陂和鸿隙陂,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不过,陂塘的发达并不只限于淮水流域,南阳唐白河流域也比较发达。三国时孙吴及南朝在建康(今南京)建都,附近水利开发普遍,其中位于江苏句容县的赤山塘规模最大,灌田万顷。华北地区水利在东汉时期得到提倡,旧有渠道被广泛修浚。东汉初年,张湛在今北京市密云、顺义一带引潮白河灌溉,效果显著。嘉平二年在永定河上兴建的戾陵堰灌区,筑有拦河滚水坝,开凿车厢渠,渠口设闸节制,灌溉面积一万余顷。唐宋时期,社会安定,经过六朝的经营,江南水利迅速发展,除引水渠系外,主要有蓄水塘堰、拒咸蓄淡工程和滨湖圩田等。这一时期,江南水利成就最大、功效最突出的水利设施是太湖流域的圩田。圩田一般是在滨湖区,用圩岸将其与湖水隔开。一圩往往方圆数十里。这一地区湖泊、河网密布,雨量丰富而又不均匀,遂产生了圩田这一特定的水利类型。圩田起源较早,至唐代后期,太湖圩田已较发达。
封建社会后期,农田水利建设多由地方自办,兴修普遍。长江以南继太湖圩田之后,湖广垸田迅速兴起,成为封建经济的另一支柱。早期垸田多自南宋和元代始修,而垸田的大发展则在明清两代。垸田的形制和江南圩田相同。两湖垸田以湖北荆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最为集中。明正统中期,位于江南的华容县有垸田48所,至明末已发展到100多所,其中大垸纵横十多里,小垸百亩上下。两湖垸田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明代民间流传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出这个状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进步与农田水利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农田水利因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发展,并不断促进着农业的进步。首先是影响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改良。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断开发土地,扩大耕地面积,改良和利用低劣地,提高其生产能力,是我国古代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土而无水,无异沙漠;土而多水,正同洪荒。农田水利的发展,对于农耕地的开拓与扩大,劣质土地的改良和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影响了地区作物的组成关系。在黄河流域,西周以迄春秋一段时期内,农作物以黍稷为主,到战国、秦汉时期,粟、菽、麦成为主要作物。发生这种变化与水利灌溉事业发展有密切联系。黍稷是耐旱性强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低。而菽、麦则耐旱性较弱,对水分的要求高于黍和稷。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兴修,促使麦类作物广泛发展成为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再次,影响了耕作栽培制度的发展。长江流域的一些水乡泽国,由于地势低洼,沮洳下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广泛存在着一年一稻的栽培制度。唐宋以来,随着圩田水利的发展,排灌技术的进步,不少圩区由一年一熟逐步演进为稻麦两熟和两稻一麦的制度。
农田水利还影响了农业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我国北方分布着大片黄土和盐碱地,南方存在着沼泽地。由于排灌事业的发展,其中不少地方成为农业高产区。这些地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因素很多,但是,排水与灌溉对于它们的转化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农田水利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秦汉时期,我国形成了关中、成都平原和冀、豫、鲁等几个农业经济区,东汉至魏晋逐渐转移到江淮之间,中唐以后又转移到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大转移虽然与农业的兴衰有关,但某些地区农业的盛衰与水利兴废分不开。没有长江下游圩田水利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重心的南移。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史,举凡农耕地的开拓,劣质土地的利用,作物组成关系的变化,栽培制度的演进等,莫不同农田水利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已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参与农业许多领域内的演变,成为整个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相当活跃和积极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农业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农田水利发展的积极成果,如果没有规模宏大的农田水利,就不会有我国发达的古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