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达
2014年12月10日,河北省高阳县布里村。
笔者眼前的这座建筑和这个平凡乡村的周围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两个半圆的造型拱卫着中间的尖顶,两旁是修长的立柱,立柱顶端是两个球形装饰。尖顶下面是一个中国传统样式的圆形拱门。
这是一座在中国北方农村极为少见的西方哥特式风格和中国传统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物。在尖顶和圆形拱门中间,有几个白底的黑色繁体字:留法工艺学校。它的全名是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当地人则称之为“法国学堂”。2006年,这里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布里村有这样一座留法工艺学校?一切的一切,要从一块豆腐说起。
机缘巧合:一块豆腐改变历史
“我们高阳有句老话——夜里想了千条路,早上起来磨豆腐。高阳农民有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做豆腐的传统,就像今天的纺织一样,100多年前,豆腐曾是高阳的‘地方名片。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一个高阳人从一块豆腐开始,成就了一件从某种意义上可谓改变历史的大事业。这个人,就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创始人之一、清末军机大臣李鸿藻之子李石曾。”文史专家、高阳文化馆创作员史克己从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研究多年,他一开口,就把笔者的思绪拉回到了一个多世纪以前。
“1907年,李石曾作为中国最早的留法学生之一,从巴黎巴斯德学院生物专业毕业,喜欢研究大豆的他甚至出版了一本法文专著《大豆的研究》,在法国引起轰动。”史克己告诉笔者。
身处法国的高阳人李石曾对家乡名产念念不忘,为了让豆腐这种中国传统食品在异国落地生根,他“异想天开”地要在巴黎西郊着手创办一个“巴黎中国豆腐工厂”。
“法国人没见过豆腐、更不会做,于是,李石曾想到了自己的老家。1908年,不常回来的李石曾特意回到家乡,找到他的好友、布里村人段子均商量招华工赴法。可是,当时的人们大都不愿意出国发洋财。”史克己的话,讲出了李石曾当年的无奈。
碰了壁的李石曾和段子均改变策略:先订合同,为期四年;同时在布里村办一个豆腐公司训练班,学好技术和简单法语后再赴法国做工;对愿意赴法之人,先发数额不菲的安家费,服装费和赴法路费也由豆腐公司解决。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久,段子均就帮李石曾在布里村找到两个“首吃螃蟹的人”——段宪章和段寿田。
“1908年下半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赴法华工踏上了从陆路奔赴法国的漫长旅程。”史克己告诉笔者,“这不仅是中国工人第一次赴法做工,也让法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华工的称谓。”第二年,经过布里豆腐公司训练班培训的又一批华工顺利赴法。
“短短几年,豆腐工厂先后在高阳县招募工人40余名。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是最早赴法的华工,高阳县由此赢得了‘华工之乡的美誉。”研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多年的河北省博物院原研究员郑名桢给出了如此评价。
1907年,孙中山在巴黎结识了李石曾,其后还亲自到豆腐公司参观,并在其著作中记述:“吾友李石曾留学法国……以研究农学而注意大豆,以兴开‘万国乳会而主张豆食代肉食,远行化学诸家之理,近应素食卫生之需,此巴黎豆腐公司之由起也。”
而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李石曾也资助颇多。据说两人曾经约定,孙拍电报到法国找李要钱,只需要打一个字母:A代表1万,B代表2万,C代表3万。因此有人戏言,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些重要经费,是高阳人磨豆腐磨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当年赴法老华工之一、布里村村民陈珍如曾不无得意地对当时的本村教师王章书讲述:“当年我们的产品——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丝,参加在法国巴黎吕南公园举办的万国食品博览会时,人山人海,大家抢着买……”
“王章书这个土生土长的布里人,正是布里留法勤工俭学史研究的关键人物。”79岁的郑名桢动情地告诉笔者,“1978年,我下乡到高阳调研时,结识了王章书,并由此一道开始了对布里这段特殊历史的研究。十几年里,我们走遍了大江南北,采访了很多运动的亲历者和他们的亲属,最终,数百件珍贵的文物资料被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而王章书本人,却在2008年春天悄然离世。”
就在豆腐公司蒸蒸日上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华工的文化水平和制作工艺,李石曾办了一个夜校,工人们白天做工,晚上则在此学习中文、法文以及基础科学知识。“这就是著名的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学,它是旅法华工教育的起点,更算得上留法勤工俭学的雏形。”郑名桢评价道。
水到渠成:特殊学校落户小村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内,一棵挺拔的洋槐树尤为引人注目。史克己告诉笔者,这棵见证历史沧桑、已有近百岁树龄的洋槐为当年在学校担任教员的蔡和森手植。“在北方农村,传统上多种国槐,洋槐较为少见。据当年在此求学的学员回忆,当年蔡和森种下这棵洋槐树时,曾说:种洋槐,就是表明和旧社会决裂、留洋求学之决心。”
从高阳华工的“工余求学”到波澜壮阔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布里这个看似普通的北方小村又起到了什么样的特殊历史作用呢?
“‘工余求学的显著成绩大大超出了李石曾的始愿。后来,豆腐公司的工人李广安、张秀波、齐云卿等根据几年业余求学实践,正式提出了‘勤以做工、俭以求学的主张。”郑名桢说。
李石曾对这一主张倍加赞赏,在这一主张的启示下,1915年6月,李石曾和已经赴法的蔡元培在巴黎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其宗旨为“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这便是“勤工俭学”四个字的由来。
“为什么勤工俭学的去向最初选择了法国,而不是赴其他国家呢?”郑名桢给出了如下解释:辛亥革命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中国留学生的兴趣已转向科学技术等理工学科。又因欧美诸国的科技水平高于日本,赴欧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日趋增多。但欧美诸国生活费用较高。就普通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言,法国学费低而且较易求学。同时就高深教育而言,法国各类学科研究又都处在领先地位。因此,有志青年们越来越趋向留学法国。
1916年年底,蔡元培由法回国接受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李石曾也随后回国。他们回国后,在北京设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及华法教育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成为主办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总机关。
“为了使青年学生赴法前既学会浅显的法语和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留法勤工俭学会自1917年下半年开始,在直隶(今河北省)、北京等地筹建附设实习工厂的预备学校,以便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郑名桢说。
1917年夏,留法勤工俭学会设立全国第一所初级预备学校,选址高阳小村布里,法文教员先后由原豆腐公司工人张秀波、齐连登和曹福同担任。“布里村和邻近村庄的青年闻讯到校报名的很多,参加考试的有二三百人。考试科目除国文、算术外,还要考体力。”史克己说,在首届入校的学生中,就有后来与周恩来同期赴法、最终成为法国爱国侨领的王守义。
1918年,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布里村的校舍不够用,李石曾回到北京,请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姜妙香等人演出,为学校的建设募集资金,共筹得大洋1500余元,建设了新校舍。新校舍建成后,学校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名字——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新校舍建在布里村西南角一个叫‘马楼的地方,有3排41间平房,包括教室、宿舍、饭堂、办公室和实习工厂。”史克己介绍说。
1918年夏,新校舍建成后的布里留法工艺学校迎来了招收的第二批80余名学员——不同于以往的是,名气渐长的布里第一次迎来了一批南方学生,其中以湖南人为主。带队的,正是后来成为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
因为语言和生活、饮食习惯的差异,那批学生被分为了北方班和南方班,蔡和森担任南方班教员。1919年秋,学校又招收了第三期学员,仍旧分北方班和南方班。1920年,由于法国经济凋敝,学校停止招生。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先后共招收了3期200余名学生,后来到法国留学的有73人。
作为留法勤工俭学会设立的第一所初级预备学校,布里留法工艺学校的地位重要而特殊。留法勤工俭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傅钟曾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文物史料展览题词:“勤工俭学,旨在济世。回首当年,喜怀旧址。布里巴黎,千载情炽。今日挥毫,用以励志。”
大潮涌起:勤工俭学风靡全国
在今天的保定市裕华西路北侧,保留了一座清末时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大门坐西朝东,青砖、灰瓦、黑色木板门组成的古式门楼显得颇有特色。这里是原保定市育德中学旧址,如今,它的正式“身份”是由中央批准建立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创办于1907年的育德中学是当时华北地区颇有影响的一所私立中学,以办学时间长、教学质量高而闻名全国,素有‘天津南开,保定育德之称。时任育德中学校长的高阳人王国光对留法勤工俭学非常支持,1917年,几乎在高阳县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建立的同时,李石曾和蔡元培受王国光的邀请,到保定育德中学参观并演讲,宣传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馆长安义信告诉笔者,其后,李石曾提议在育德中学附设“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
1917年8月10日,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正式成立。1917年8月,育德中学留法班招收了第一期学生,共31人,均为河北籍。1918年9月,学校招收了第二批学生,其中以湖南学生最多,李维汉、李富春、贺果、张昆弟、张增益等都在第二期学习,这期也因此得名“湖南班”。
那时的毛泽东整天为勤工俭学而奔走。1918年10月6日,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专程由北京赶到保定,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学习班学习的湖南学生。
“育德中学留法班的法文教员由原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工人、勤工俭学会发起人之一的李广安(光汉)担任,机械教员原请保定甲种工业学校教员兼任,后因其业务水平不高,1918年暑期改由刘振华(仙洲)担任。”郑名桢告诉笔者。
1919年和1920年,育德中学又分别招收了第三期和第四期学员。其中,刘少奇曾在第三期学习,毕业后未曾赴法,于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在布里、育德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到20世纪20年代初,全国相继设立了留法预备学校20多所。据不完全统计,经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学习后赴法的学生就有近百人,而经过河北境内各预备学校学习后赴法的青年则更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很快风靡全国。
对当年参加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学生们来说,那段经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而他们中的一大批人则成为后来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年底才结束,直到1919年3月,第一批勤工俭学生才启程赴法。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89人于上海杨树浦码头,乘日轮“因幡丸”号启程赴法……
“第二十批勤工俭学生是华法教育会组织赴法的最后一批,此后,由于法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勤工俭学学生生活十分困难。国内勤工俭学的热潮也慢慢转冷。”郑名桢说。截至1920年年底,全国留法勤工俭学人数约1700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蔡和森的母亲、54岁的葛健豪,最小的则是12岁的高阳人王书堂。
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在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等先进分子的组织活动下成立。从此,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农村 农业 农民》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省农业厅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涉农半月刊。为更好地宣传中央各项涉农方针政策,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我刊特面向基层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工作者征求“理论”栏目稿件。
来稿内容:“理论”栏目开设有“对策三农”“探索思考”“经验交流”等子栏目,刊发各地、各部门在破解“三农”难题中,对土地、科技、税务、金融、教育、合作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环保、劳动社会保障、就业、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的改革与创新做法以及成功经验;各类优秀调研成果、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文章和工作体会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