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为孤独的生命取暖

2015-05-30 02:16麦仲
师道 2015年4期
关键词:安庆文字语文

麦仲

这是汲安庆的一本教育随笔集——《享受教育——那些美丽的瞬间》。

我读到了那可怕的阅读量,还有那长时间、无孔不入的思考。这让我想起他的总是喊“忙”。其实,一个博士生,终日躲在象牙塔里,基本上没什么社会交际,能忙什么呢?原来,他一直在以时不我待的激情,保持着高强度的阅读和写作。

高强度到什么程度呢?只能用“可怕”二字来形容!虽然,限于出版社的统一“容量”,书中所选篇章仅是其随笔的一半,但这足以管中窥豹了。相信每一个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和我大致不差的判断。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他保持这种紧张的生活态度。

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否可取,见仁见智,没有必要非得作出一个价值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钻入书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人,才显得分外可爱。坦白说,我觉得他就是中国版的“地牢中的卡夫卡”。

杨绛形容钱钟书阅读面很大,用的是“食肠很粗”的说法,非常形象,让人想起一条趴在桑叶上不停啃食的蚕宝宝。很多时候,汲安庆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我眼里的形象,就是一条心无旁骛、不停啃食桑叶的蚕,而且他在啃食之后,时不时地,还能够抽出一大截亮晶晶的蚕丝来。这本书,显然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品。

在高考红线的压力之下,今日之教育现实已不复往昔之风流倜傥,而且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完完全全成了高校预备役。易中天先生说:“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院系是库房,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了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有人去想。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话虽然尖锐了一点,而且说的主要是高等教育阶段,但却并非无的放矢,也并非不可以转用来形容基础教育,这不由得不让人略感几分悲凉。

但庆幸的是,无论怎样荒凉的沙漠,都会有绿洲点缀,即使它们无法成为主流,至少给人留下一线生的希望。即使在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经高度机械化、应试化、功利化的今天,依然不乏教育从业者倔强地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以悲悯的目光凝视着自己站立的大地。

汲安庆始为小学语文教师,继而在中学执教语文七载,如今在高校专研文艺学,一步一步走来,越钻越深,越站越高,但始终立足教育母体,从未离开,也从未想过离开。他的行迹,和很多名师相似——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学到中学,从普通到突出……直到有一天,他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放弃唾手可得的巨大现实利益,报考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潘新和先生的博士生,主攻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方向。这是一条看似风光实则艰险无比的路,暗含着巨大的人生博弈。那么,支持他走下来的力量是什么?或许是他对教育现实的不满和期待,或许是他对教育理想的追索和祈求。而这背后,大量的阅读、思考、写作,显然为他的精神跋涉和生命旅途提供了充足的,并且是源源不断的养分。因此,我诚心诚意地说,这是一个很厉害的教师。

不说好教师,也不说优秀教师,是因为无论“好”还是“优秀”,其实都暗含着道德层面的赞许。这也没错,毕竟,从事教师职业的一个必然前提是爱学生、爱教育。但这种“爱”是抽象的,难以量化,难以比较。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爱”还往往被我们肤浅化、功利化了。于是这个看似最重要,实际上往往最无话可说的要求,不提也罢。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内容或许是无法忽略的:其一是熟悉教学内容。语文要教什么?答案是丰富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教材,也就是文本。熟悉文本内容,并且懂得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但其实很多人做不到。其二是熟悉学情。简单地说,就是你能够走进每天面对的那些学生的内心世界,知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这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本分,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他涵盖的面更大,因为他涉及的心灵世界更丰富。如果说这两点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的话,那么,第三点,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种“质”的变化,那就是可以把对前两点的理解和熟悉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也许有人会问:“能以文字表达很了不起吗?”

当然没什么了不起。能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人,就好像能够打仗的人、能够盖房的人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术业有专攻罢了,彼此间总还是平等的。但我必须强调的是,能不能用文字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打仗、盖房子等技能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它其实是人群的一种分野。也就是说,在“能”与“不能”的两类人间,其实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巨大到有可能导致互相隔膜,甚至敌视,因此对对方都不甚了了。用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彼此间存在着“智力上的优越感和自卑感”。这是意识深处的不自觉,清醒如鲁迅都不能完全幸免。

那么,是否因为有着这种“智力上的优越感”的存在,所以能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才特别厉害呢?

是,但又不完全是。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走出不断从头开始、不断重复进行的恶性循环,我们之所以能够尽最大可能地继承前人的智慧、避免重蹈覆辙,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字的出现使得前人的思考结果得以流传。而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眼中所读、脑中所思其实都还不能完全内化、吸收为自体的养分,只有真正将之诉诸笔端,才完成对动态的思想、情感的固化过程,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两。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也是文字存在的必要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掌握文字的人,其实就掌握了一种可怕的力量。

而所谓文字,含义其实是很丰富的,即使简单地从文体角度说,也包括论文、散文、随笔、小说、诗歌等诸多文类。每一种文类,都有擅长的人;或者说,每一个热爱写作、擅长写作的人,都有其擅长的表达方式。这句话有一个反面的潜台词是,能够擅长其中之一的人,往往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上不具备必然的优越性,像鲁迅、苏轼这种近乎全能型的文字掌握者,纵观古今、横望全球都十分罕见。这跟人的禀赋限制有关,也跟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有关,不能强求。这种“各擅其长,各有其短”的现象,在教育领域更是十分突出,例如大多数擅长严肃、规范的教育论文写作的人,写起教育散文、教育随笔来都显得言语无味,遑论诗歌;而擅长后者的教师也往往缺乏驾驭完整、严密的教育论文的能力。

正因为有着以上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汲安庆的“厉害”,也就呼之欲出了——诸多文体,他似乎都颇为擅长,可以说是一个刚柔并济的全能型种子选手。这一点,读者诸君尽可从他寫作覆盖的领域,以及他平时关注的范围中看个究竟,无须我多言。我比较好奇的是,他凭什么能够这样?

这个话题倘若展开来谈,怕又是一篇洋洋洒洒的成长史,恐非本文写作本意。但个中缘由,我想,大家都可以从已过不惑的他,依然壮士断腕般考取博士生,继续深造这件事中略见一斑——一个为了个人专业成长有着这样决绝向往的人,什么样的文章写不出来呢?更何况他有着那么深厚的阅读积累。这让我想起成就人才的一个基本规律:有明确的目标;有决绝的态度;有科学的方法:有不懈的努力,再加上必要的禀赋。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很多我没有想到的东西,但仅仅这些,往往就是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了,所以诸如我等,势必只能是庸人。

庸人就庸人吧,也没什么不好的,社会金字塔,不也需要巨人的底层支撑嘛。我就常常这样安慰自己的一事无成,并且在百无聊赖的岁月中日渐消磨壮志,不复年轻的姿态。只是有时候看到苏老泉二十七岁才开始读书、周有光七十多岁才开始学用电脑写作这些“大器晚成”的实例,内心忍不住也会有一些涟漪;再看到身边那些前辈、同龄人,甚至后辈人都在成长的路途上不停奔忙,于是不免焦虑起来,生怕有一天自己被他们甩在身后太远,失去与友朋交流的能力。正是怀着这样深深的恐惧,我于前两年陆续写下《总有一种恐惧让你惊醒》《人生已在庸常中滑过》《我站在你的世界之外》等小文,表达了自己对成长的念念不忘。只是可惜,念念不忘是念念不忘了,却始终没有付诸行动,于是时光就在不断的哀怨与遗憾之中一再地流失了。尤其是面对汲安庆之流果决力行者,更是备感汗颜。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安庆文字语文
鱼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种出来的“逍遥居”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