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5-05-30 00:02许晓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设计实践工作室艺术设计

许晓婷

内容摘要:广西外国语学院以“立足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东盟,接轨国际”为服务定位,发展创新,培养全面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专业基于此的设置更应立足于民族特色文化,引入东南亚设计思潮,掌握传统民间艺术等设计技能,培养解决问题、胜任单位的创新能力人才。笔者通过对艺术设计学专业两年的任教,带着教育者、设计者乃至学习者的身份,在教学期间探索和总结出关于构建“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实施意义,提出在当下设计产业中教学方式的更替和革新,促进实践导学有秩序有规律的进行。

关键词:艺术设计 工作室 设计实践 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且综合性极强的新兴学科。它通过设计一种创造性的人为事物,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它是集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造物活动(李砚祖语)。艺术设计专业是我校艺术学院的本科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分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艺设计、游戏动画设计、服装和纺织设计。在类似专业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各个院校百花齐放、方式众多。工作室教学模式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时效性的一种,我学院亦实验进行着。

“工作室”一词最早源于西方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它是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授课教师组成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近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一种师徒式教学训练模式。”[1]早在1919年,德国成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并形成了著名“包豪斯教学体系”,一直以来指导着各大设计类院校的教学进程,其中“包豪斯”对设计工作室模式教学的引入更是一项成功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等院校便已开始采用包豪斯的工作坊教学,推广至今已有300多所设计类高校,其中成效较好的有上海市政府在同济大学挂牌的“林家阳原创工作室”、中央美术学院第一至七工作室等。

一.实践实训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和谐氛围。”[2]是针对高等学校所有学科和全部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的要求。

我院亦提出改革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即如何积极深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如何着重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着力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等教学教改问题研究。以下,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这亦是我院对实践教学的贡献和意义。

1.从“纸上谈兵”到“实践实训”,培养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执行通常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这种漫长和复杂不在于某一教师或者学生的具体执行力,更多是整体思维和实际操作的误区。理论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真理,但当今教学部分更多的将其执行为“教条化”、“经验主义”等等以更多停留在教材、理论、课堂这些局部思考教学的模式下,简言之,我们教学未能真正的“实践”,即便实践也只是局部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面对此类误区,工作室模式带给我们的就是更多社会实际咨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不同领域的设计大赛,平面类的主要有“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产品设计、动画设计方向的“中国学院奖”,工业设计方向的“红星奖”等专业比赛,借此让学生完完整整投入到一个命题的设计中,从主题概念到视觉转化再到设计完成乃至最后投出获奖这整个过程,是一个系列性的学习,它让学生的收获远远超过课堂上的“看字解文”。

2.校企合作,培养社会型人才

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亦是一场小型的“商业征战”,所谓“工作室”它必定依托于企业,企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输出”对象,亦是让社会检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对象。那么我们校方就必须与企业搞好关系,与之在某一层面上建立项目合作关系,为避免若校方未能培养出一个合格毕业生的情况,我们更需提前对学生进行“洗脑”,这是一场从思维到身体能力的实战。具体到艺术设计专业来讲,学生面对一个项目首先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思维,即对企业项目要求、对商场基本现状的分析,与客户的沟通是一种感性的机智,对设计的创作又需要专业的知识技术,最后成品的生产到反馈是综合的考虑和处理,这一“战争”不仅让学生赢得了技术和自信,更获取了应得的报酬,甚至可能从此签订了“终身契约”。这些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亦或者是学生自己都是双赢的局面。

3.以人为本,培养创造性人才

就人文主义情怀来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带有他们天生的“魅力”,他们充满着个性与张扬,想法独特、行为大胆等更是他们的“骄傲”所在,虽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们确实因以上性格在设计领域里收益匪浅。学习中他们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满满的花样和创新,更让教师不忍抹杀掉他们的自我,更多是解放天性,大家一起“动”起来的场面方可以正真的让他们发挥自我创造自我。工作室教学中,我们更可以让他们小组竞争,发表、设计不同的方案,以研讨会、自主自荐的模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工作室模式下的丰富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结合如何加快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将传统课堂教学以教为主改变为以学为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等等问题进行思考,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跳出来,以当下设计青年的身份对创意产业充满好奇和期待,将社会中具有影响力的咨询内容引入课堂。

1.项目入学

将实体项目融入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当下设计产业的流行资讯,趋势,寻找挖掘学生感兴趣又与专业息息相关的内容搬入课堂。例如,在学习招贴设计课程中 ,我们可以结合当下春季最流行的时尚主题或者关注话题丰富课堂资源,比如“奥斯卡电影艺术节”期间,我们可以寻找入围或获奖电影海报作品进行主题讨论分析,让这些热门话题冲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又可以享受视觉盛宴,这样无疑会获得一种绝佳的教学效果。还有一种项目就是真正的合作项目,它的是一样商业的搏斗行为,它的文本数据上会有明显的收获,引诱和刺激着学生的主动性和竞争力,拓展身心。

2.以赛促学

设计专业类的大赛目前在市场愈演愈烈,影响力亦是非凡,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设计竞赛提上作业日程,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领略大赛细则,解读命题,参加比赛,这是一种专业上的良性竞争,学生可以体会设计的专业性和学习的重要性,再不会一直沉寂在自己的思维和创作中,让他们拿作品说话,用专业发声。通过个别之间的合作和组织更能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后的企业合作模式。

三.工作室模式下的组织教学方法

“小组教学”模式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式,它强调交互式、互动性设计方案的探讨和驳论,由单一的观点和思维演变成集合的概念,在相互辩论的刺激中进步,在一步步编辑中完成配合,这是小组教学的团队力量。另外,学生在其中完全扮演设计师,踊跃并有逻辑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就像企业商业模式下的提案讨论大会,在这里除了必要性讲解的“老板”或“老师”,最主要的是学生设计师的陈述和说服,这更体现出“学生讲、老师听”的“教与学”关系的转换,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充沛的自信心,面向社会。

四.工作室模式下的基础教学基地

艺术设计专业其实就是以实践实训为主的专业,更多的时候它都是需要大量的动手,而能满足学生实际动手的配置和设施就更显重要了,像不同的设计课程需要不同的训练场地,平面专业的有“计算机房”“印刷工作室”、“摄影棚”等,动画专业的就需要“多媒体互动工作室”,产品设计需要“陶艺作坊”,服装设计则需要“缝纫工作室”“化妆间”等等,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少不了学校的投资,往往在这方面就会有一定的不足和欠缺,我们学院目前计算机房相对完善,印刷工作室和摄影棚也正在筹划中,但迟迟不见效果,这方面就需要建议学校做出相应的措施,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另外,工作室教学的基地还有一种要求,就是能有一个固定的教室场所,艺术设计的学生创作比较随性,相对熟悉和固定的地方对专业探讨和激发也是有促进作用的,同时固定的工作室才能发展的更完善、更成功。

五.结语

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应利用发展的眼光,从真正意义上为艺术教育的多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针对学科特点,注重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我校立足东盟的定位,我们建设“服务东盟”这一艺术设计校内实训基地,并引入实践教学,既深受学生欢迎,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策划与东盟各国艺术院校举办两岸三地大型写生活动,或共同举办艺术设计展览,带动我校与东盟国家的发展,为今后广西与东盟各国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契机,同时今后也有望形成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桥梁的东盟国家文化交流新局面。我们艺术设计实训基地应积极寻求东盟地区以外更高层次的高校学者来我校座谈,同时建立东盟国家雕塑、服装、陶艺等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工作室,丰富学生视野,拓宽办学思路,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操等,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杨超,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艺术科技,文艺教研。

[3]李建军,构建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2012(2),31卷第2期。

[4]陈教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初探[J],艺术百家,2012,(2)。

[5]宁绍强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10)。

[6]穆荣兵等,转型期的设计教育管理[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

注 释

[1]王操等,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高校[2005]8号文件。

本文为2014年广西外国语学院校级项目《建设服务东盟的艺术设计校内实训基地探索》(自筹类)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设计实践工作室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突破作业重围,激扬生命活力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
浅析任务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适老性住宅设计初探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