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5-05-30 10:48成芳
学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情解决问题教材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探究,关注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课题。“问题解决”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经过思维加工与转化来解决问题,以达到学习新知,掌握技能,提升能力以及参与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落实新课改理念,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将思考与思维结合起来,运用旧知与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提升,从而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将教材的研究与学情的了解结合起来,设计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學难点

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活动,教材与学情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以往的教学忽视学情,照搬教材。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与新课改同步,在编排体系与素材选择上具有很大的调整,非常重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正确认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数学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实现对教材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如果没有对教材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就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等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深入地研究教材中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编排体系与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教材的研读要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与组织顺序;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材与呈现方式;各阶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明确要求。

第二,实现对学生学情的动态掌握。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以学定教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基本理念。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全面了解,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性,即此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所掌握的知识等,同时又要了解学生的特殊性,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只有正视这种差异,才能让教学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全程参与。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测试、与家长交流等来对学生的情况有基本了解。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要了解学生思考与思维全过程,把握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情况的动态了解。而只有对教材与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来设计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实际问题,从而使问题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实现成功的问题解决教学。

二、将设计教学预案与动态生成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就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的归宿。在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而是要在把握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预案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生成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才是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第一,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就数学教学而言,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只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的运用,而学生的自主提问则代表着学生思维的全过程,是学生经过主动思考与思维后从现实生活中所提炼与抽取出来的数学问题,这正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自主发现与创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与探索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如植树问题研究的是树的棵数和植树长度以及棵与棵之间的距离等数量关系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学生所熟悉的在街道两旁开放的路段种植柳树以及围绕着湖泊封闭路段种植树木来创设情境,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再加以必要的启发与诱导,学生自然就可以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来,从而经历了从生活素材中提取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

第二,主体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一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合作学习这是现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发挥群体的优势来解决个体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否则就只能是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性进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思维,通过问题信息的整理来确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对知识点的选择与加工。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合作交流,才能实现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学生探索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并不是学习的附属,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探究,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问题解决评价方式

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积极认知的推动力量,让学生看到成功与不足,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这也正是小学数学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之一。但这并不是以往的结果性评价,以一个分数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要知道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渐进与积累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也不能采用同一的标准,而是要切实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相结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起初要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现实生活中提取问题,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所考查的是学生能否独立地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否完整地表达思维过程,是否学会自我反思。这样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更加贴近学生学情,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可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学生在评价中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总之,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研读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进行全面改革,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此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018。

作者简介:

成芳,女,28岁,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白银市骨干教师。曾获甘肃省数学优课评比二等奖,现任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数学教研员。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学情解决问题教材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