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印伟
新闻人物
◎冯印伟
周校长知道上晚课是违反“减负”规定的,所以毕业班上晚课时,他要求校门要关紧,监控要盯紧,值班人员的神经要绷紧。然而就是在这样周密布防的情况下,几名记者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教学楼,并且具体细致地把初三毕业班上晚课的情景录制了“纪录片”。昨晚,营舶电视台在新闻栏目中播出了《人小压力大,减负成空话》的报道。在这个“纪录片”中那位端庄的女主播义正词严地指出:“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晚间八点放学,一中的做法违背了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减负的规定……”
这颗炮弹把周校长轰得头像被炸开似的疼痛。他觉得自己特别冤枉,特别倒霉。全区各校毕业班都上晚课,都怕中考考不出好成绩,特别是像一中这样的收费学校,考不出好成绩就招不来择校生,招不来择校生就收不来钱,收不来钱学校怎么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记者们能不能替当校长的考虑考虑?
清晨,周校长站在校园的一个僻静地方,忍着头痛正冥思苦想“怎么办”,满江区教育局辛宇局长的轿车便驶进了校园。周校长忙迎了过去。
“昨晚的电视新闻我看了,上火了?别上火。你千万别影响工作,不能见困难就退缩。”辛局长紧紧地握着周校长的手,表示问候和安慰。
辛宇当局长多年了,办事老练。她不进校长室,她要陪着周校长在花团锦簇的校园里“散散心”。她说:“晚课是不能在学校上了。但是,减负不能减责任,更不能减成绩,中考全靠你校和九中拿成绩呢。”
“我校的名声都被搞臭了,势气大减还能考好吗?”周校长忧心忡忡,“今年我校招生肯定困难了。”
“如果中考考出个状元,找个记者写一个状元专访,让人们知道一中还是状元的摇篮,招生还是没问题的。”辛局长说。
“怎么出状元呀?我校把晚课停了,别的学校继续上晚课,我就是快腿的兔子也赛不过昼夜不停脚的龟。”
“你这儿一被通报谁还敢上晚课了?当校长首先就应该是一个智者,当十多年校长了,这点事就被难倒了?”辛局长从皮包里拿出一份《营舶日报》,递到周校长手里。
“报纸也向我开炮了!”周校长第一眼就看到第三版通栏大标题《一中晚课太晚,毕业班熬灯苦战,减负难以兑现》。
“不要光看批评你的文章,看看下边的那篇报道。”辛局长指着第三版的下方让周校长看。周校长见第三版的下方有这样一个标题《愉快中学习,锻炼中成长,磨练中成才》。标题的下方是表扬九中的报道。报道说九中每天下午四点三十分放学,九中通过高效率地教学,把欢乐还给了学生。
“每年中考九中都和我校一决雌雄,他怎么能不上晚课呢?”
“报道上说得很明白,九中是通过高效率教学提高学生成绩的。”辛宇局长说一中被通报的事副区长知道了,副区长让他过去,他不能在这儿谈得时间太长。临行前,她叮嘱周校长:把报道九中的那篇通讯好好读读,好好向人家学学。
辛宇局长走了,周校长把目光又投向表扬九中的那篇报道。读着读着,那篇报道还真就引起周校长的浓厚兴趣。报道说,九中建立了家校通,通过网络视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家校通?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就能和老师面对面地“通”了?周校长眉头一皱,豁然大悟:九中的魏校长太狡猾了,表面上拓展学生视野,实际上是把晚课搬到学生家里了。家校通,绝妙的高招,看来还真得好好向九中学习。
当天,周校长就布置家校通工作。一中建了六个家校通演播室,他要求网络要高速的,视频要高清的,教师要写电子教案,毕业班学生家里没有电脑的买电脑,没上网的立刻上网……
第三天,家校通正式开课。学校晚四点二十分放学。学生们吃过晚饭,便坐在家里的电脑前开始听课。晚课从晚五点上到晚十点三十分,比在校上晚课的时间还长。晚课后,每科都有一名教师通宵达旦地坐在电脑前等候着,只要学生有疑问,随问随答。二十四小时,教学工作如同时针一样永不停步。
周校长也常常到家校通教室听课,家校通的功效超出他的想象。老师们或在网络下载课件,或自己制作课件,使许多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比教师单纯地用语言讲述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家校通为提升学生成绩撑起一片蓝天。
周校长正兴致勃勃地备战中考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又有一颗炮弹“轰”向他。还有三天中考了,一中又被营舶日报通报了。通报说该校知错不改,通过家校通晚课照开不误,表面上看学生正点放学,实际上在家上的晚课时间更长,这种变本加厉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的做法必须纠正。
“你呀,你呀,怎么总往炮口上撞,副区长对这事非常生气。”辛宇局长打来电话,“家校通别讲课呀,留个作业做个辅导就可以了。你深更半夜还讲课这不就让人家抓辫子了。”
无可奈何,家校通被迫停止。
第一颗炮弹打在周校长头上,第二颗炮弹不仅打在他的头上,还打在他的心上,打得他的心直淌血。毕业班攻坚战正在进行,中考信息正忙着传播,家校通停止了,这不是要一中的命吗?周校长觉得自己和一中的前途都被炮弹炸毁了。两次通报,他觉得他这个校长位置不稳了,一中也臭名昭著了,中考成绩和能招多少学生连想都不敢想了。不仅他这么想,也有小道消息说他的猜测是对的——这学期结束他就要被撤职。周校长虽然特别悲伤,特别压抑,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听课,导课,督战,而且还在师生面前流露着自信而又愉快的微笑。他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师生们蓬勃向上的热情,特别是毕业班师生的热情。他时不时地到家校通的教室里欣赏自己的“杰作”,看着那最新款式的摄像机、麦克、耳麦、电脑,心里不是滋味,有一种物是人非花落去,高擎红烛也枉然的伤感。
这天早晨,周校长开车刚进校门,见教学楼门前有好多人,这使周校长紧张起来,他担心又出什么事了。周校长急忙下车,见一楼的财会室门前排着两行队,保安正维持秩序。他快步走过去,问保安这些人来干什么,还没等保安回答,站在他身旁的一位女同志说:“还用问吗,都是来交择校费的,你来这么晚还能交上钱吗?”
按着上级要求,政府办的学校一律不准收择校费。一中有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是政府办的,不收费。北校区以聘任教师为主,算是民营的,继续收费。周校长知道今天是开始收择校费的日子,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交费。这些人中有人认识周校长,他们过来和周校长打招呼。“前些日子电视和报纸批评你们,说你校课上得多么晚,可我却觉得那是你认真负责。”另外一位新生家长说:“听说你校毕业班学生在家里就能上课,以后能不能从一年级就家校通,省得孩子晚间总去网吧。”“那批评就不符合实际,不吃苦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吗?”周校长万万没有想到二次炮火不但没有让他身败名裂,却让他威名大振,声誉鹊起。看来轰响的炮不一定都有杀伤力,也有轰隆隆的礼炮。
一中今年中考考出一个市状元,要来一中读书的学生更多了。招了一千三百名学生,创历史新高,而全区其它学校没有一所招生超千人的。众多家长拿着钱托人要进一中,但是,学生太多,教室有限,装不下了,交多少钱一中都不要了。
新学期开学了,周校长没被撤职,而且一中的规模扩大了。区教育局把两所离一中较近的学校划给一中,这样一中就有了东西南北四个校区,其中两个校区是收费的。中考丰收了,校区变大了,招生超额了,周校长觉得这才是风雨之后见彩虹呢。他觉得闻鸡起舞、卧薪尝胆是传统美德应该发扬,不过方法要科学,落地要开花。他要求老师们继续在家校通上讲课,留作业,评价作业,还要传授一些家教方法,但是每天下午四点前这些工作必须结束。学生放学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打开题库,每天照样学习到晚间十点钟,谁要想当“学霸”还可以参加家校通举办的考王大擂台比赛……
这天放学铃刚响,一名副校长急匆匆地来到校长室,紧张地说:“不好了,来了几名记者,他们拿着手提电子秤正量着咱校学生的书包,他们说学生的书包太重了,都要把学生压垮了。”
“他们又来了?”周校长不满地说。不过,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你通知学生把书桌堂的书都装进书包,背着鼓鼓的书包走出校门,让记者们好好看看我校的学生读了多少书。”
副校长满脸狐疑地看着周校长,不知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开玩笑:“你这又不成新闻人物了”
“我也不想当这样的新闻人物。”周校长意味深长地说,“兴许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呢。”
(责任编辑 侯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