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不见

2015-05-30 10:48:04王开杰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规律

王开杰

前景提要:

作为参加工作17年的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己是看着、听着、学习着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一步步成长的。2014年11月17日经纬小学,我有幸第四次在哈尔滨现场聆听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回想前面三次,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翻出过往的文字,细细品读,仍然让我心潮澎湃。再次写下一组文字,记录下我的敬意,也书写下我的成长!

见与不见——见

再次见到吴老师,见到了吴老师一直挂在嘴边的熟悉微笑,见到了吴老师的数学课堂,见到了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见到了学生们课堂结束时的恋恋不舍。毫无疑问,再次见到的是带有吴老师明显风格特征的数学课堂。这种风格特征一切如常,亲切自然,真挚生动,智慧深刻,回味绵长。如5年前香滨小学的初见,又仿佛2年前、1年前的再相见,抑或是与吴老师同台杭州“千课万人”展示活动,吴老师的风格特征愈加清晰,愈加让人印象深刻,今天这种风格特征更是弥漫充盈在整个会场中,无处不见!

对于“商不变的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而言,有一个最难把握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对于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不为零的数,商不变)早有了解。这份了解源于已有大量相关除法知识的积累,源于逐步形成的运算能力发挥的潜移默化作用,也可能源于过早的提前学习等。面对这份学生的了解,老师们的选择大多是两类,要么是对于学生已有认知视若不见,全当新知来展开教学;另一种则是将这部分规律教学视如鸡肋,一带而过。

而见到吴老师的课堂却是另一番景象:简洁情境引入,再辅以二维的正比例数量关系,继而借两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充分引导学生暴露自己对于问题的初始想法,再通过同伴之间的比较辨析、交流碰撞进而逐步完善、建立模型。“面对很多学生已经知道的问题,要不要学,该怎样学?”吴老师的这节课做了精彩的回答,对于老师们来说极具借鉴价值。

见与不见——不见

李玉贵老师(台湾)曾说过:“ 一个好的课堂,是上着上着老师就不见了 。”在这节“商不变的规律”课堂上,我看见了这样的吴老师,又或者说“我看不见吴老师了”。

吴老师真正退到了后面,学生们走向了前台。学生由略显青涩的表达开始,到侃侃而谈,针锋相对,再到互帮互助,智慧迸发,思维的火花不时闪现。生生的精彩互动,正是吴老师课堂中最美、最独特的风景!

从本节课学生的认知起点来看,不同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各不相同:有完全不知道规律的,有了解一点的,有熟悉掌握的,更有可以进行数学表达进而实际应用的……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这正是“看不见的吴老师”在发挥着作用。这“看不见”中,有吴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这“看不见”中,有吴老师对学生学情的充分预设;这“看不见”中,更有吴老师对课上问题的及时判断、敏锐把握与适时介入。面对学生都要求回答的场面,该选谁来讲呢?那发人深省的“意义同学”怎么会出现得这样恰到好处呢?教师退到后面,则须要更敏锐地关注前面。课堂上该如何不着痕迹地巧妙引导,吴老师为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见与不见——我见

课后,我争取到了与吴老师对话的机会:

“吴老师您好!向您提一个问题:在场有很多老师,大家往往受课时计划所限,不能有很大的驾驭空间。就如,这一内容的课时安排只是一课时,如何处理本节课未完的其他内容,如果一定要在一节课既讲完又练到,哪些部分可以删减呢?”

吴老师给出了大课程观的提法,讲到课程安排有时可做加法,有时可做减法的答案。更是呼吁要给教师上课、备课多些空间的提法……

会后,有老师与我交流,讲我是在明知故问,说我是借吴老师的话,回应诸多领导对老师们平时的“苛刻”要求!我一笑置之。在此不作评价,以下只是表达我参与此次课堂教学观摩的感受:

1. 教什么——看清方能提升

一节数学课“教什么”本不应该是有争议的话题,因为这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但观摩吴老师的课却可以带给教师们一些启示与思考,即数学教学的设计要从整体(知识体系建构与学生长远发展)来思考,可以不拘泥于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可整合、可取舍、可加减。

商不变的规律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吴老师与学生们呈现的课堂中并没有处理规律中的除法(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也没有处理“0除外”这一特殊情况。这样的选择(教什么)看上去有些异于常理,课后吴老师从课程观的角度(前面提到的),以及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中的原因做了细致的解读。吴老师的见解高屋建瓴、引人深思,应该说带给一线老师们极大的启发。

在这里要补充一点我的理解,其实吴老师对于这一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目标(教什么)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教学风格(怎么教)影响的。吴老师的课堂总是能够极大地凸显学生中心的理念,开放、包容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活力。同时学生又并不是单一的中心,吴老师的教学又总能巧妙地体现一种平衡(时而见时而不见),既以学生为中心又以教师为中心,这两个中心通过有效的问题预设和敏锐的问题捕捉做了很好的衔接。

但这样课堂就会遇到一个难以回避的掣肘,即借班上课的师生须要建立默契(更多指向的是学生对于老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适应)。师生难免要有一个试探(甚至是反复试探)的过程,而这一打破陌生建立默契的过程恰恰又是吴老师课堂极为闪光之处。可随之而来的也就是要想在规定的时间(40分钟)完成规定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我们解读很多观摩课并不以限定的时间作为严格的卡尺,这是有原因的。

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期待:名师们带着自己的学生上课,那定会是更胜一筹的美妙。

可对于更普适的数学课堂,教什么呢?一节课40分钟,按照教材编排展开教学,按照课时计划走的教师还是大多数(绝大多数),从这一角度去思考一节常态、适合大多数老师自己的实践课,也许会更受益!更普适地教,开展更普适的教研活动希望成为一个方向。

向吴老师学习,学习、揣摩、实践这师生双中心显然任重而道远,须要脚踏实地,非一日之功。如果回到更为平常的课堂,暂且抛开高大上的理念与做法,先来弄清这一内容(商不变的规律)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至少有“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全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除法的简便计算。更进一步可能还有“相关规律的迁移类比(见2.怎么教)等”。

由此,我想表明一种观点,吴老师的课(教什么)显然不是商不变的规律唯一的上法。老师们的特点不一、风格迥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对待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冷静判断,否则就只会学到热闹,偏离门道。吴老师基于大课程观的理解,基于自己对课堂、教材的把握,基于借班上课的学生实际,她的课不会适合下面的每一位老师,也不可能适合每一位老师。面对精彩的课堂,我们不应只是心动、激动,简单地模仿,更要看清、学习、借鉴执教者的思考与研究,进而结合自己现有的实际来提升视野,丰富课堂,乃至形成风格。

2. 怎么教——还可以怎样教

“就这节‘商不变的规律,吴老师是怎么教的,还可以怎样教呢?如果我来上,会有怎样的突破呢?”这是观摩学习中,我一直不断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冒昧借吴老师课的思路为线索,展开一些自己的思考,欢迎批评指正。

吴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后交流中提到,特别看重通过学生自主合作交流,通过数学表达(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图示表达)来建构数学模型(商不变的规律),感受数学思想,尤其提到将这节课重点放在理解商不变的规律中“乘”的基本规律上。这一解读切中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体现了吴老师对于知识的深刻把握,课堂的呈现也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吴老师的设计意图。

对照一下人教版教材(左图),显然吴老师处理的是“例8(3)”中的左半部分“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借此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教材,同一页教材中“例8(1)、(2)、(3)”,这三道小题给出了三个层次,两个角度对除法规律的解读。这里是否可以一起引入它们,借助辨析比较会不会对商不变规律的建模更有帮助呢?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吴老师的这节课已然满满,如何再加入这样的内容呢?换种问法,这节课中可不可以对某些环节进行整合,有些方式是不是可以变化呢?

吴老师课堂中看重学生的数学表达,学生的交流互动,但有了更好(多样、有层次)的数学表达就代表学生对商不变规律有了更本质的提升吗?试想,不同的学生的表达方式并不相同,学习风格也不尽相同。可能有更善表达的学生,也自然会有学生属于“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的,这不应是辨别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情况的唯一途径。借助外在的数学表达让学生来质疑与深化规律的理解,应该只是一种方式,而非唯一的方式。整合一些表达环节,压缩一些时间,进而借助前面的三道小题,三个层次,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揭示规律,体会规律的不同变式,对于深入理解规律也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丰富的变式对于概念的建构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再如从“商不变”可以联想到“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同样也可以联想到“积不变,和不变,差不变”;进而继续延伸到“商变”等一系列规律的探索。这样的联想类比会更丰富学生对于运算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更远些,在学习了小数、分数运算以后,规律也可以再提升。“数学思想主要反映了认识的深度,那么,就只有从较为广泛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也即十分重视视角的广度,我们才能达到较大的深度,也即准确地揭示出相关知识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郑毓信语。)

当然知易行难,说永远比做要容易。再次感谢吴老师的课堂带给我的启示与思考,实践的道路永远艰辛,与走在这条路上的老师们一起共勉。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规律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余数比除数小
读写算(上)(2016年4期)2016-12-01 03: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