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娟 李星霖
最近听了一节三年级语文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二课时。这个老师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教学环节比较清晰。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给人感觉很沉闷。课堂上学生举手的很少,只有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所以老师几次鼓励学生:“大胆点!勇敢点!”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无动于衷。很美的一篇文章,学生理解课文说的都是套话,讲得一点感情也没有,很难看出来是老师所问的“最感兴趣的地方”,读得还磕磕绊绊的。我丝毫感觉不到学生品味语言的快乐。他们似乎没有获得新知识的愉悦。因此这堂课令我思索了很久。
老师们不重视或者说忽略第一课时,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谈话中了解到,老师们认为第一课时内容简单,学生只要把生字学会了,课文读读就行了。
在老师们眼里,只有第二课时才是好课。各种教研活动中所展示的课,无论是观摩课,还是优秀课,甚至包括有的名师,在上公开课前也不亲自上第一课时。老师们大都上第二课时,几乎没有人愿意上第一课时,大家都认为第一课时简单,上不出风采。
思考、建议:其实第一课时是基础,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训练,没有第一课时的情感蓄积,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
第一课时的基本任务是字词的教学。小学各年级字词教学都很重要,尤其是在低中年级时,字词教学是重点。没有对字词的学习、理解,就无法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关键词语需要反复读,需要理解,有的还需要查查字典,更需要写一写、记一记,而这些怎么能完全没有老师的指导呢?
第一课时的另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读通、读顺课文。这是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关键。先让学生自己有充分的练读时间,然后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是否读得通畅。尤其要注意文本易读错的地方以及需要指导停顿的长句子等。如果教师发现学生课文没读顺,就不应该指导深入理解和感悟。那样势必会有一种“拔苗助长”的可能。
第一课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然后相互交流初步收获,或者是疑问。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交流的高潮处,或者是学生的疑难处、矛盾处再适时切入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然后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达到“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的目的。
其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是不同的,个性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他们的初读感受或是疑难问题,也是有深有浅、有表面有本质的,但都完全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个人经验,是极其个性化的阅读经验。学生经过对话交流相互碰撞之后,更能产生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火花”能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它也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引子,更是教师执教第二课时的最好契入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教师预设第二课时最宝贵的实践依据。恰恰教师在备课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备学生。这么重要的初读又怎么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呢?
上述这三方面的指导,又怎么会没有精彩呢?而事实上没有这三方面的指导做基础,第二课时的精彩又源于什么呢?我个人认为这种所谓的“精彩”只能是表面做文章,也不过是些花拳绣腿而已,根本谈不上扎实的语文课堂训练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因为老师没有上好第一课时,所以课堂上很多问题就出现了:有很多学生课文读不熟,有些新词不理解的也没查字典,一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感知,对文章的层次结构也不了解。由于对课文读得不够熟,所以第二课时对课文内容理解就不深,很多学生课堂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只能是几个学生的“精彩”表
演了。
而这节课学生没有热情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缺乏相应的指导,但更主要的是学生本身因为缺乏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没有自主探究做基础,也就没有了合作学习的兴致。教师给学生自我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读书的形式又很单一,小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根本没有什么可互相研究的,因为他们没有自主学习、充分阅读、思考的过程,也产生不了问题。结果就是学生没有潜下心来品味语言,感受不到作者语言的优美,看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文字而已。难怪他们没有激情。
我认为这节语文课,教师如果在上好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再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自主阅读的时间,让他们用笔去勾画圈点批注,学习作者的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深入思索作者的写作目的,欣赏文章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海水的美、海底的富,这样效果会好一些。不能让学生陷入简单的语言形式分析中。本节课尤应以读为主,议为辅。导读:“仔细读课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的?”再加上适当的有关这篇课文景色的课件渲染,配合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创设良好的氛围,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我想交流的效果会好些。
雖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第一课时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始终都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遵循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福建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