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武
[摘要]教师运用问题设置、模拟表演、语言描述、教学媒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且富于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 创境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21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语言描述或直观手段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形象且富于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进而激发学生乐学、想学、会学的情感。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情,有境无情不是情境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激起学习的内在动力。
创设教学情境也是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提高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其次要掌握创境的一般方法。
一、问题设置创设情境
教师精心设置疑问,提出有思考意义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这是简单易行的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有位教师讲《祝福》时,如此导入新课:“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是谁?请同学们阅读《祝福》,找出这样一位人物形象。”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发现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二、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模拟课文人物的动作形态进行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加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中体验课文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某位教师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不但把自己装扮成别理科夫的形象进行情境化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要求学生模仿别理科夫的面部表情并加以表演。课堂上笑声不断,泪水不止,大家充分体会到别理科夫这个文学形象的可笑、可悲、可怕。
三、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采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或风趣的语言以及形象的比喻、简单的幽默对课文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使学生产生想象性的故事情境或景物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想象,扣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讲解虚实相生的道理时,让学生背诵贾岛《寻隐者不遇》一诗,引导学生品味这个道理。
四、教学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可以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动起来,深刻地感受有关教学内容,轻而易举地实现教学目的,还省时高效。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弄清黛玉行踪,利用电子白板播放一个有宁荣二府的鸟瞰图的flash视频,让学生从课文中勾画对应的词句,学生大脑中便会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动态的情境印象。
五、音美配合创设情境
教师若能具备一些美术功底,那么几根粉笔,几秒钟内就可用板画勾画出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文章意境。若能配以一些音乐或者歌曲,效果更佳。如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赋”时,引入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歌曲《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叙述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比”时引用《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讲清了“比”就是比喻比拟。讲“兴”时,引用《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就是“兴”。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充分地运用直观教学
运用多种学生喜爱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视频、配乐、学具、游戏、猜谜、演示、实验、讲故事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情感,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如果买几枝鲜荔枝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边看实物边读课文,甚至可以让大家边吃边品文章,感受荔枝“丹”的形色香味,品味科学小品文优美的语言,我想学生对这样的语文课一定终身难忘。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创设的情境不仅要有趣味性、新颖性、多样性、时代性,更要考虑科学性、思考性、针对性、实效性。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