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针灸及拉伸运动对专业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的影响

2015-05-30 03:43:43张丽丁帅
2015年43期
关键词:按摩

张丽 丁帅

作者简介:张丽(1988-),女,汉族,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体育学院,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丁帅(1992-),男,汉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生,体育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体育保健方向。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整理等研究方法,采用按摩、针灸及拉伸运动等方法,以河北省自行车队为例,对专业自行车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进行恢复,以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及时处理。通过中医理论和运动康复知识的指导,寻找出对缓解运动性疲劳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按摩;疲劳恢复;训练影响

1.绪论

运动性疲劳一直是医学、训练学专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运动性疲劳基本分为形体疲劳、精神疲劳、脏腑疲劳,这三种类型往往混合出现,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嗜睡多梦、精神不振、厌恶训练、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1],这样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等都会有相应程度的负面影响。

自行车运动属运动项群理论中的体能类项目,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赛属于体能主导速度类项目,中长距离场地自行车赛、公路自行车赛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的项群,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极高。自行车运动在竞技体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超负荷训练的方法进行体能、技能的训练,给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疲劳,甚至可能产生运动损伤,所以掌握疲劳恢复、损伤康复的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河北省自行车队为例,主要运用按摩、针刺特定部位、艾灸及拉伸运动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运动后疲劳恢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及时处理、训练后自我恢复的指导。通过中医理论和运动康复知识的指导,寻找出对缓解运动性疲劳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北省自行车队公路组、中长组、短组的40名队员为调查对象,对按摩、针灸及拉伸运动对专业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的影响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有关运动性疲劳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查看相关的书籍并收集、阅读有关的资料。

2.2.2 访问调查法

通过在河北省自行车队实习,对专业自行车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缓解与身体康复,了解并掌握按摩、针灸及拉伸运动对运动员的疲劳恢复、康复训练等的效果。

2.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按摩、针灸及拉伸运动对运动员训练的作用及影响,将研究结果分析整理,为将来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2.4 归纳整理法

本文将研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归纳总结,运用表格的形式对运动员的训练后的疲劳恢复、训练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 按摩、針灸及拉伸运动运用于疲劳恢复的作用原理

按摩疗法是一种良好的物理刺激,以“经络学”、“脏腑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手法的良性刺激既可以加快经络、气血的运行,又可以缓解肌肉在负荷后的紧张度,增加肌肉的伸展性,使紧张的肌肉放松,加速疲劳肌肉中乳酸的排除速度,因而可以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针刺特定部位是指采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特定的部位(即穴位),用于激发人体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体机能,祛邪扶正的治疗目的[2];艾灸疗法是通过燃烧艾绒柱,作用于穴位或身体的特定部位,以其渗透性很强的热力作用通过经络进行调理身体。灸法可以补救针刺和药力所不及,用以治疗阳气虚衰,机体脏腑功能不足之证最为适宜[3],通过穴位艾灸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可加快消除运动性疲劳或促进运动后疲劳恢复[4];拉伸运动主要采用瑜伽中特定的体式配合呼吸与音乐,通过身体的各种姿势,在肢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伸展。像肩倒立式,血液流向头部和上半身,双腿的充血现象得以消除,肌肉得到放松,加速了血液的循环,肌肉的僵硬和酸痛得到消除[5]。

在竞技体育中,提高竞技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是目标,然而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6]。通过在河北省自行车队的实习及研究,总结出,按摩放松为最主要且最常用的恢复方法,对于特定的队员为每日一次常规放松;针刺和艾灸主要用于当运动员出现拉伤或劳损时进行康复;拉伸主要用于训练结束后统一集中做特定部位的牵拉,缓解肌肉僵硬、疲劳感,见表1:

3.2 按摩、针灸及拉伸运动对疲劳恢复的作用及影响

3.2.1加速代谢产物排出,缓解运动疲劳

大负荷的训练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从而引起肌肉酸痛、运动能力下降等各种不良反应,大部分运动员的大腿酸疼胀痛导致入睡困难。例如柴某某,练习自行车6年,大腿外侧肌肉疼痛许久,骑行时加剧,导致不能高质量的完成训练任务。针对此情况,首先对其进行腿部循胃经按摩放松,但未见好转,而后采取针刺方法选取髀关、伏兔、血海、阴陵泉、足三里、太溪、痛点等,第二日大腿疼痛明显减轻,在进行两次针刺后,两大腿疼痛感基本消失,骑行时未见不适感;颈肩部的劳损可能进一步发展成颈肩综合症,肩周炎等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进而影响训练。大腿外侧肌肉、髂胫束的疲劳可能会引起膝关节的疼痛,严重的将暂停训练。当对运动员这些易疲劳的部位进行放松恢复后,据运动员反馈,由非常好到无感觉的比例分别为75%、20%、5%、0%,共计100%。运用这些方法缓解运动性疲劳效果明显非常好和好的比例约占到95%,见表2:

3.2.2减少运动损伤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训练效果

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的现象,训练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的剧烈变化而产生适应,从而提高身体的各个方面的机能,取得训练效果[7],即超量恢复。如石某某膝关节的疼痛导致做蹬踏动作时发力困难,疼痛难忍,导致无法训练,暂时休养;颈肩部劳损是自行车运动员的高发部位之一。例如李某,练习自行车3年,颈肩部时常酸痛骑行时加剧,在训练过程中时常需要按摩师进行按摩放松,尤其在大运动量时更为严重,对其采用针刺列缺、风池等穴位五次后明显好转,至今未反复;腰肌劳损的人员在队中所占比例也较大,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效果显著,基本缓解了酸痛、僵硬症状。在对队员进行康复后,能够高质量完成训练的占66.67%,按计划完成训练的占20%,大部分完成训练的占13.33%,不能训练的占0%,见表3:

3.2.3预防运动损伤,缓解精神疲劳

在竞技运动中,运动训练所带来的伤病难以避免,几乎是每个运动员都会遇到的最大障碍,因此也成为提早结束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的主要原因。发生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如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自身能力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等,而当身体、精神疲劳到一定程度时损伤的几率也将大大提高。所以在运动后做适当的伸展练习不仅能改善由于乳酸积聚而造成的酸痛感,还能使紧张的肌肉在运动后得到放松,防止由于过度训练导致的肌肉僵硬和血液回流减慢,减少血液淤积在离心脏较远的四肢中。伸展训练还能拉长肌肉和肌腱,避免肌肉在大强度训练后受到强大的拉力而紧缩,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并能有效防止运动性损伤[8];瑜伽的拉伸练习要求练习者心静体松,呼吸自然,排除杂念,强调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体式以舒适为主,并维持一段时间,不勉强动作幅度。在这一要求下伴随着瑜伽的音乐进行身体的拉伸、扭转,对内脏器官、肌肉、脊柱有自我按摩的作用,不仅能平和心境,缓解大强度训练后精神的紧张,还使紧绷的肌肉得以放松。训练间歇运动员也要自行进行拉伸,预防及减少训练中肌肉的拉伤和痉挛。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传统中医认为劳累会降低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的代谢输布依靠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得以实现,同时又是脏腑、经络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劳累也会造成精、气、血、津液的不足,较轻症候均可通过休息调养或自行恢复,而过度劳累则出现机能下降,精血能量不足,结构的改变等。按摩、针灸及瑜伽中拉伸运动对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恢复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第一,通过按摩不但能加速局部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有些人在按摩过程中很快进入睡眠。

第二,针刺疗法有着深层刺激经络运行,行气活血的作用,主要应用于轻微的肌肉拉伤和一些简单的运动损伤中,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由于严重的疲劳而产生的疼痛。

第三,艾灸具有很強的热力效应,其产生的温热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和病变或疲劳、损伤部位而深入刺激,常做艾灸还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第四,瑜伽中的拉伸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关节的运动幅度,有助于肌肉的疲劳恢复,降低在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配合语音冥想与呼吸吐纳的方法,可以使队员注意力集中、缓解由于训练、比赛产生的压力、焦躁等精神疲劳。

总之,按摩、针灸及拉伸运动从方法手段上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运动性疲劳是行之有效的。博大精深的中医知识是我们挖掘和整理的重要素材,借用中医的疗法,选择性的将其运用到运动员训练后的运动性疲劳恢复中,将来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4.2 预防及缓解运动性疲劳的建议

按摩、针灸和瑜伽拉伸对于疲劳的缓解效果显著,各队伍应配备专门的疲劳恢复与康复人员,避免出现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负面影响,如放松过度或者二次伤害等。另外自我放松在缓解预防运动性疲劳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管在在训练中或训练结束后都进行自我恢复,其中拉伸是简单易行且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总结或者引进一套专门的拉伸方法进行推广。(作者单位: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05-306.

[2]李国辉.对中医针刺疗法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5):90-92.

[3]刘晨光,包信通.艾灸缓解运动性疲劳的临床观察[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3):21-23.

[4]吴立红,陈志刚.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运动性疲劳效果的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9):696.

[5]王蕾,伊兴峰.瑜伽在中长跑恢复训练中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5):168-170.

[6]邓树勋,王健,乔德才.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8.

[7]赖秋媛.针灸调神法改善运动性疲劳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8]袁凤敏.浅析拉伸训练方法对训练的重要性[J].创新科技,2013:68.

猜你喜欢
按摩
基于气和三焦理论探讨脏腑图点穴法的理论基础
抓耳挠腮的中产阶级,需要一场特殊的“按摩”
按摩配合弹拨分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今日健康(2016年7期)2017-04-12 01:29:11
老年软组织损伤“筋结”按摩法探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2:39
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研究
按摩结合牵引点压复位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研究
牵引、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综合症
浅谈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医学信息(2015年14期)2015-04-29 17:28:39
按摩在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中的重要性
医学信息(2015年7期)2015-03-20 07: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