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查问题研究

2015-05-30 20:24:52汤雅乔
2015年48期
关键词:产业关联产业集群

汤雅乔

摘 要:产业集群是地理上企业群的集中,这些企业群是处于同一特定产业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相关组织。产业集群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研究范围不仅包括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还包括政府、相关行业协会及民间团体。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求平衡;企业间相互学习,加快了信息和技术在行业内的流动速度,产业集群也具备了一定的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

虽然贵州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贵阳产业集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企业、政府、非盈利机构间的合作协调体系尚不健全,政府对于创新资源的引导力度不够;产业集群内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关键的支撑机构,集群化的学习水平不高;企业的后续研发能力有限,产品品牌知名度不够、市场占有份额不足;高水平研发人员数量不够,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仍然影响着贵阳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关联;研发能力

引言:本文通过结合贵阳市产业集群现状及相关数据,归纳总结出在贵阳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的对策,从而不断整合贵阳市产业集群,实现优化发展。

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地理上企业群的集中,这些企业群是处于同一特定产业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相关组织。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的多个产业相互融合,超出一般产业的范围,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研究范围不仅包括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还包括政府、相关行业协会及民间团体。

二、贵阳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从近年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贵阳已经初步形成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

1.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是贵阳市乃至黔中经济区的重点园区,贵阳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此。通过集聚效应,装备制造业将会形成以贵阳为核心,遵义、安顺为两级,贵黄和黔渝高速为轴线的遵义—贵阳—安顺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和贵阳小孟和高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有望打造具有中心部地区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末,贵阳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9.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同比增长10.9%。

2.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近年来,贵阳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倾斜,景点建设的加快,软、硬件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总的来说,贵阳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

截至2012年,贵阳已有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9个,农家乐以其特色和功能细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发展已初具规模。全市星级酒店数量已增加至8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有5家;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全市物流总收入达到288.76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加值130.43亿元,增长幅度为21.5%;

贵阳的会展经济发展具有较好势头,2012年会展收入突破100亿大关,贵阳为打造生态文明城市,近年来举办茶博会、酒博会以及动漫亚青赛等一系列项目,进一步显现其品牌效应,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打造为为国际品牌。

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平台,重点建设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实现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统领全市产业和园区发展。

截至“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贵阳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33.3亿元,占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2013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6.4%,同比增长17.8%,实现工业增加值199.1亿元,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9.2个百分点。

三、贵阳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根据2015年1-3月统计数据显示,贵阳市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达到472.01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9.90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17.54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34.58亿元,同比增长10.3%。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对于GDP贡献最大,达到49.7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次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对GDP贡献达47.92亿元,同比增长6.4%。这说明,相关产业园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立与运作对于贵阳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帮助并且效用在进一步提升。

贵阳市2014-2015生产总值对比情况

在贵阳市的产业集群中,铝及铝加工业、磷煤化工业产业集群对于资源有强烈的依赖性。相关资料显示,磷煤化工业产业集群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依靠资源优势,具备较强的规模竞争能力,但是在节能减耗,延长生产链,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加强投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铝及铝加工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产业发展效益上,特别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方面的工作还需加强。

在分析产业相关因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相关资料显示,贵阳市的食品制造业(以老干妈为代表)在国内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由于产业自身特点,在提高效益、降低能耗方面存在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产业内各企业分布较零散企业往往不具备较强的后续研发能力,规模竞争优势大大削弱,如果扩大企业规模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医药制造业依据资源优势、能耗低效益高的特点以及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贵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逐渐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为贵阳的GDP做出了贡献。但从下表中我们也能看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医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行业内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规模、提高后续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制造成本,解决企业分散、交流缺乏等问题,是研究进一步整合产业、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过程的重点。

在对贵阳市工业园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制造业产业集群普遍存在产业链不长,产品处于产业链初级加工位置等问题,如铝挤铝加工产业集群、磷煤化工业产业集群。在磷产业中,磷矿开采和黄磷就属于初级产品,这两者在贵阳市磷产品中站绝大部分,处于主导作用,其产值在总产值中份额大于70%,而附加值高、处于产业链高级加工位置的磷产品只有磷酸、酸酐和高效肥等几种。铝磷等资源型产业需要资金投入技术改造,效仿其他地区投入高新技术升级现有设施、提升工艺条件,淘汰落后产能,才能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整合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由数据可以得知,产业集群能够帮助企业间相互学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相互交流,产业内的知识和技术得到扩散,企业间相互促进,竞争力也得到增强。但是贵阳市的产业集群确实缺乏交流的,这与产业投资与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有关,各企业由于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不够,主导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企业间关联效益较弱,产业集群对于促进交流、扩散知识、配套设施、降低成本、创新技术的帮助不大。为推动贵阳市实体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贵阳市按照《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意见》要求,堅持发展产业集群。加大投资,发展互联网、电子原件、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并以此带动制造业,推进铝磷产业向高效益、低能耗、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高效整合,延伸产业链;引进汽车龙头企业,扶持一系列配套企业,加强制造业竞争力,打造高精尖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医药资源,寻求科技创新突破口,发展保健养生产业,提高医药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巩固医药制造业产业集群。(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产业关联产业集群
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贸易的引致效应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7期)2016-11-12 04:58:42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37:56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19:07
结构与关联:我国批发零售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1:16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7:42
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产业关联演变与关键路径选择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1:55:25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新疆旅游产业关联度研究
上海、杭州、宁波、深圳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3: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