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走新的丝绸之路,我觉得这对于我们国家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在很多产品都过剩了,有的窝在国内你打我,我打你,不如把过剩的产品,过剩的生产力输出到国外。其实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有一些地方相对不够发达,有一些机会,我们到那既可以解决中国过剩的产能,又可以带动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就业。同时,通过在周边国家的投资、生产和发展,把一些好的产品还可以运到中国来,我觉得这样多赢的格局是对的。
那么,如果开放农产品进口,对我们国内农产品生产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农产品是非常大的范畴,我们国家一直说要死保18亿亩农田的红线,我觉得这是对的。因为中国十多亿人,谁养得起我们。但是我觉得在农产品的进口,特别是粮食的进出口问题上来,我倒是建议确保大米、小麦,我们现在吃的主要的口粮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出台更多的政策,保证我们大米和小麦的种植、运输、储存,保证我们口粮的供给。另一方面,适度的放开非口粮,非口粮指的是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等等,这些通过国际的调节,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出口,少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度的进口,这样确保口粮供给的同时,又能够享受国际粮价相对的低成本。
现在我们很多的粮食比国际上要高,高20%、30%,甚至高50%,由于价格比较高,生产的肉蛋奶产品价格也比国际高,现在我们肉蛋奶产品比国际都高,这实际上让我们全国老百姓买单。怎么适度进口一些相对低的非口粮、饲料,使我们肉蛋奶的成本降低,让老百姓享受这种开放带来的价值,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方面,如果适度的放开非口粮的进出口,使得我们中国食品加工业得到发展,现在我们持续放开了铁矿石的进口,导致中国钢鐵工业大发展,培育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工厂,中国在农产品这方面工业比例是很不够的,我们每年进口差不多1亿吨左右的粮食,这1亿吨有保有放,保我们的口粮,放非口粮,通过放来提高我们的食品加工综合能力,来让我们来劳动百姓享受低成本的原料,让我们土地能够休息养生。因为我们18亿亩土地11年连增,这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我们土地用了太多农药化肥,能够通过适度的放开,适度引进非口粮,实际上引进玉米、黄豆、高粱、小米就是引进了别人的土地、阳光、水资源,我觉得这些资源适度的引进对我们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