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在世界教育史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教育哲人们也把培养人的道德放在了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其实,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各种教育指导性文件中也都明确地指出了教育要以德育为先。但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冲击,我们的学校教育渐渐地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了一边,以至于我们的教育频频出现不该出现的故事。请看下面一个案例:
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半左右,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309室里正在举办一个天文物理专题讨论会,中国籍物理系留学生卢刚博士也在现场,卢刚从小聪明勤奋,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由国家公派来美留学,他的成绩一直骄人,但自从从中国来的另一位留学生——山林华来了之后,这种情况开始改变,他的成绩总是排在卢刚之前。这让心胸狭隘的卢刚无法忍受,现在因为嫉妒,使他的心态渐渐疯狂起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正在降临……
卢刚在会议室旁听了约5分钟,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戈尔咨教授,教授应声倒下,继而又朝史密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卢刚却又冷静地将枪口瞄准了他记恨已久的另一位赴美留学的学生,他的“竞争对手”——山林华博士,他一连朝山林华的头部和胸部开了数枪,山林华当场死亡。
卢刚又来到系主任办公室,枪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柯森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然后举枪自杀。
这件事当时震惊了整个美国,甚至是全世界的物理学界,因为卢刚枪杀的都是当时世界上物理学界的泰斗。后来有人预言,卢刚的行为,使美国在太空领域至少停滞十年,给人类开发太空领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看完这个案例,我不知大家注意其中的一个关键词没有,那就是事件的起因,是因为嫉妒。卢刚之所以制造了这样的血案,是因为他对比他更有才华的山林华心存嫉妒,他无法忍受别人的才华在他之上。
卢刚事件用血的事实告诫我们教育者,如果忽视品德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将带来恶果。卢刚就是他所有的受教育生涯中,他的教育者没有重视他的品德教育,更多地注重了他的智育,没有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可见,忽视了一个人的品德教育,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可以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者重视卢刚的品德教育,那么即使他学习成绩不好,不能出国留学,那么他仍然可以保留一条鲜活的生命,现在他虽然被国家送到外国去留学了,但是他却使那么多的教育者用来培养他的心血付之东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忽视了对一个人的品德教育,那么对他的智育越多,他的社会危害性就越大。
那么,我们的德育在这个案例中能起什么积极的作用呢?其实,嫉妒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实现对一个人产生嫉妒心理后,如何正确理解自身价值(当然这里边有心理学的范畴),如何把嫉妒化为动力的这样一个过程。
基础教育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最重要的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完整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在基础教育中是不是应该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而把其他教育放在第二位,我们的有关管理部门是不是应把考核学校德育是否合格视为衡量办学成功的标志。因为一个人的学识平庸对社会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是道德低下却会给社会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呢?
首先在人上下功夫。就是把学校最优秀的老师派到品德教育岗位上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会带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我们应当委派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学校应当常年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学校整个教育的中心工作。从低年级的写字的坐姿教育开始,到高年级抗挫折教育,政教处应该与教导处携起手来,让所有智育中都渗透德育,让德育反过来去促进智育的提高。
第二,把班级质量工程的重点转移到抓好品德教育上来,使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德育。首先要求班主任把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学校把评价机制的好坏定位到班级的品德良好、遵守纪律、尊敬师长上来,而不是考试成绩等等。其实,笔者认为:一个班风良好、积极向上、尊师守纪的班级,它智育质量一定也会是佼佼者,不可想象的一个班风涣散的班级会有好的智育质量。我听过一个臧老师的报告,她就是把自己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班级教学的根本,我虽不知道臧老师班级的智育效果怎么样,但是我只听她的报告,就可以认定她的班级一定是一个智育成绩优良的班级。
第三,加大品德教育的投入和教育环境建设,增加品德教育的教学时间。学校应该花大力气组织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品德高尚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产生模范作用,使整个学校都洋溢在一片“品德高尚光荣”的舆论氛围中。
学校还要适当加大品德教育的财力投入,建设一些有利于德育的楼堂馆所或者德育宣传媒体,以营造利于品德教育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去影响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