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丽群
小学语文教材每篇精读课文的后面都会安排3-5道习题,它是编者根据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针对不同文体特点精心编写的,它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忽视课后习题,感觉它没什么作用。然而,笔者却认为课后习题既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抓手,也包含了教学的重难点,它绝对是生成高效课堂的一条捷径。
一、利用课后习题,引导课前预习
我县2010年实施“353高效课堂”以来,教师们为了在固定的单位时间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约而同选择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都凸显了学生学习的重点,导教、导学、导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教师若能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就能使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明白预习是必要的学习习惯,让预习更有效。如“这个故事真感人,我要多读几遍。”“课文对我很有启发,我要好好读读,并且背下来。”可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我会认”、“我会写”、“读读写写”等类型的习题,可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生字、新词。
例如,《争吵》课后第1题:“默读课文,我们再来评一评‘我和克莱蒂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了这道题,就能较好地抓住文本的中心。学生在预习时,也许不能完全理解或只能略知皮毛,但为课上质疑和汇报交流做好铺垫。
二、巧用课后习题,确定教学内容
聪明的教师在备课时务必先确定教学内容,而课后习题是确立教学内容的重要凭借和依据。
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课后有这样几个习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了课文,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3.课文中的一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从三篇短文里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选做题: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第一题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文中的部分语句较长、较拗口,学生容易读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给予纠正。二、三题结合起来不仅提示了文章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深入走进重点段的中心问题——围绕作品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课文领悟种种写人的方法。还揭示了不同的作者写人的密码——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有的侧重人物的动作、有的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神态……这都是学生感悟、习得文本语言的重要凭借。选做题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本课的习题紧扣文本,有效引领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学习了表达。
三、妙用课后习题,强化朗读训练
教材后的习题,朗读占了相当的比重。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熟课文”、“复述课文”等。如此煞费苦心地编排,意在训练并提升学生的语感。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第三、四自然段。”依托这一习题,我设计了如下环节: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用心品读,细致概括。再通过齐读、引读、指名读、男女合作读、挑战读等丰富的朗读方式,最后提出参考性的记忆线索: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一步步帮助学生,从而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
四、善用课后习题,指导随文练笔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文后习题进行的快捷的习作训练。或想象补充,或内容挖掘,形式多样,内容迥异。
如《新型玻璃》课后小练笔“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可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再写一写。
又如《威尼斯的小艇》课后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这一习题让学生把课堂习得的方法,恰如其分地选择了最合适的时机,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和景物融合起来进行描写迁移到了自己的习作中,一举多得。
总之,教师具有关注课后习题的慧眼,并创造性地使用,发挥其优势,定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