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珊珊
摘 要: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其活动势必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样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地理气象是体育实践运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体育运动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本文则对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地理气象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望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
关键词:体育运动;实践;地理气象
自然地理气象是大自然所形成的天然环境,并且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依赖的人们来说,无可避免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地理气象对人类体育运动实践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地理气象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则分别从地形、气温、气流、温度及风力对几方面探讨对体育运动实践的影响,对积极应用有利因素,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地理位置对体育运动实践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较丰富,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如:高原地区,温差较大,且气压较低,空气稀薄,对人类体育运动有重要影响。若人类在低压环境下进行体育实践训练,则能够增加体内红血球的数量,从而增加体内的氧成分,最终可提高体育成绩。因此,当前很多体育运动小队在比赛前都会采用高原缺氧的方法来进行训练,进而进而体育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就当前来看,我国的游泳、田径等运动在比赛中得到优秀成绩,大多源于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尤其,非洲小国由于处于东非高原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可增强运动人员的有氧呼吸训练,世界其他较少国家的运动员能够超过非洲运动人员的耐力。此外,高原地区的空气较稀薄,有较小的空气阻力,其地心引力也较小。因此,高原地区有利于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尤其是短跑、跳跃及投掷等运动。
另一方面,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时差效果。地理上每15°相差1小时。而人类所生活的位置也就决定了日常生活规律,若体育运动员远离日常训练的地方,则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人类生活规律遭到破坏时,人体对其产生反应。在地理学上,时差会引起人类心理疲劳,进而使体育运动员不能较好的发挥体育能力。已有学者对气象因子对体育活动的影响作出了相关研究,表明:地理中的雾气对体育运动成绩的足球、帆船、射击影响较大;风力对足球、赛跑及射击的影响也较大;气压与空气密度对投掷、赛跑、跳远的影响大。
二、气温对体育运动实践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体温度约在36.5-37.2℃间,若人体温度过高或过低,极易影响新陈代谢,甚至威胁人类生命。除了人体内的原因对体内温度有影响,而周围的地理气象问题也会影响到体内温度。若外界地理温度较高,则会增加皮肤温度,使得皮肤与体内的温差较小,从而不利于依靠热传导来对体温达到降温的目的,最终影响人体内的热量平衡,使人体温度升高。因此,若处于高热环境,在此环境下进行体育运动,势必减弱人类散热能力,影响血液循环,甚至体内缺水而引起的脱水现象,降低体育运动能力。据相关数据显示,体育运动活动中的射箭外界适宜气温约22℃;自行车、田径、射击等运动的外界温度适宜约为18℃;而游泳的水温适宜为25℃。另一方面,冷环境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也较大。若长时间处于冷环境中,则可能导致体内热量过度散发,从而使得机体失去了对温度的控制能力,导致人体温度过低。温度过低就会加强人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增加氧耗量。处于冷环境下的氧耗量约是正常环境下的15倍。由此表明:在冷环境若进行耐力运动,则会增强脂肪动用。
三、气压对体育运动实践的影响
地理气候中的气压对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也起到重要影响。地理中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强,主要是空气中的分子运动与地球重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气压的高低与海拔有着直接关系:若所在位置的海拔较低,如:平原、盆底或丘陵地区,空气较大,密度也大,而重量加重,气压相对较高,也就不利于体育运动训练;若所处的海拔较高时,相应的空气较稀薄,而重量则较轻,相应的气压也就较低。陆地气压的高低还与与湿度有直接相关性:当海平面的气温下降时,空气遇冷就会冷缩,增大密度,相应增加重量,从而使气压得到升高;反之,海平面的气温升高时,空气就会受热发生膨胀,导致较小的密度,相应降低重量,而气压也得到降低。因此,随着高原的海拔高度的增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也较大,可降低体育运动者的肌肉功能能力,但对短跑训练则不会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地理气象问题较多,对体育运动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应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若为体育运动比赛,则应对当地的地理气象加以研究,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模拟训练方法,提高竞赛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小帆,雷敏,史兵等.气候与体育教学内容选择[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5):15-18.
[2]李继军.自然地理因素对体育运动能力提高的影响分析[J].科技信息,2011(33):628,806.
[3]孙一帆.浅谈青岛市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对开展航海运动俱乐部的影响[J].商情,2011(1):129.
[4]穆少川.影响体育文化分布的地理因素[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