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欲”论的官德意蕴

2015-05-30 10:07郑小九
廉政文化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官德论语孔子

郑小九

摘 要:《论语》“不欲”思想的内涵是节制欲望,即在禁欲与贪欲之间寻求一种“中庸”状态。为政者的贪婪是春秋末期一种普遍的政治事实,这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根源。“不欲”思想具有明确的官德指向,“不欲”是为政者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孔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节制美德的君子。“不欲”论对我国廉政建设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在于,鼓励官员向具有节制美德的榜样学习,以崇高的道义来引导欲望的升华,以刚性的规则来制约欲望的泛滥。

关键词:孔子;《论语》;“不欲”;官德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5)04-0080-05

在《论语》中,在人的欲望的调节与控制的问题上,孔子依据一以贯之的中庸原则,提出了“不欲”的主张,即克制过度的、贪婪的欲望,努力在禁欲与贪欲之间寻求一种恰当的、合适的平衡,努力实现个人的身心和谐以及社会不同等级之间的利益和谐。孔子的“不欲”论主要是针对为政者的贪欲提出来的,是其“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篇》)思想的重要内容,有着鲜明的官德指向,对我国当下的官德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一、“不欲”论的思想内涵

《论语》有七处提及“不欲”,其中两处指的是一种德性标准,其含义是节制、不贪。一处是《颜渊篇》中,季康子向孔子抱怨猖獗的盗窃问题时,孔子对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另一处是在《宪问篇》中,子路向孔子问及“成人”的标准问题,孔子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在其余五处的语境中,“不欲”意思是“不想要”“不希望”等,本身不具有实质性的伦理意义,如《颜渊篇》和《卫灵公篇》中都出现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构成独立的道德规范,不是本文论述的对象。

作为德性要求的“不欲”,不是禁绝人的正常欲望,而是要克制过度的欲望。这一理解是符合孔子的中庸原则的,中庸之道就是“叩其两端”(《论语·子罕篇》)、“允执其中”(《论语·尧曰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就是在“过”与“不及”之间把握好一定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属于“过”,达不到这个“度”属于“不及”。在人的欲望的把握上,“欲而不贪”(《论语·尧曰篇》)正是中庸境界的准确表达。孔子尊重人的正常欲望的满足,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篇》),他甚至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篇》)与此同时,孔子强调人的欲望要求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要以道义来约束欲望,“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篇》),“见得思义”(《论语·子张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不欲”是“成人”的主要德性之一。“成人”就是“完人”“全人”,就是具有仁德、智慧、节制、勇气、才艺与礼乐修养的人。孔子在阐述“成人”的标准时,提到“公绰之不欲”(《论语·宪问篇》),这就是说,“不欲”是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朱熹在论及孔子的“成人”之道时,将“不欲”阐释为“廉足以养心”(朱熹《四书集注》)。在《论语·宪问篇》中,原宪问孔子,“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回答:“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这就是说,一个人没有贪欲的毛病,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孔子认为申枨不能算作一个刚毅的人,原因是“枨也欲”,即申枨的欲望太多。可见,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的君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人格完美的“成人”,就必须具备“不欲”、节制的德性。

节制欲望会造就社会和谐,放纵欲望会导致社会失衡。以鱼的获取方式为例,孔子主张“钓而不纲”(《论语·述而篇》),即要用鱼竿来钓鱼,而不要用渔网来捕鱼。我们不能够把“钓而不纲”简单地理解为孔子的一种个人生活习惯,必须看到其中蕴含着的深刻内涵。贪欲者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一网打尽”或“竭泽而渔”的获取方式,必然后患无穷,既会破坏生态的可持续性,又造成了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占有上的严重失衡,还给后代子孙的利益获取制造了巨大障碍。因此,从创造人与环境的和谐、代内利益的平衡、代际利益的和谐考虑,只有抑制贪欲,使其不至于产生破坏性后果,才能够让世世代代的人们都能够共享自然带来的“取之不尽”的利益。

关于人的欲望的合理控制,《论语》还有其他形式的表达。《论语·子罕篇》记载,孔子称赞子路不以“衣弊缊袍”为耻时,引用《诗经》中“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一句,其中“不求”就有“不贪求”的意思。当颜回向孔子问及关于仁的道理的时候,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论语·颜渊篇》)所谓“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不正当、不合乎道义、违背礼仪要求的欲望,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戒色”“戒斗”“戒得”是人生不同阶段欲望控制的着重点,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影响人的生命的和谐。

二、“不欲”论的官德指向

“不欲”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从普遍性的角度讲,是对于每一个人的道德要求,即任何一个人都应当节制自己过度的欲望。从特殊性的角度看,孔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不欲”论,是有其明确的现实针对性的,其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处于社会上等阶层的为政者。这就是说,孔子的“不欲”论具有突出的官德指向,要求为官者一定要养成“不欲”的美德,节制贪婪的欲望,为民众做好表率,这是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

之所以说孔子的“不欲”论具有鲜明的官德指向,主要理由有如下方面:

第一,为政者的贪婪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一般说来,作为政权运行的管理者,为政者实际上掌控着多种社会资源,他们对于财富、权力、享乐等资源的敏感性较其他人群更为突出,在一个没有有效约束的机制下容易滋生膨胀的欲望。在剥削制度下,不平等的经济现实和政治现实使得贪婪成为剥削阶级共同的、必然的人格特征。王亚南先生指出:“历史家昌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是相砍史,但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廉吏偱吏在历史上之被重视与被崇敬,乃说明这类人物该是如何的稀罕。历代对于贪官污吏所定法律之严酷,更说明这类人物该是如何的多。”[1]从《论语》的记述看,贵族阶层的贪欲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季氏在“八佾舞于庭”(《论语·八佾篇》)的仪式中,梦想着做一国之君的荣华。季氏虽然已经达到“富于周公”(《论语·先进篇》)的地步,却还要通过增加税赋的方式大肆聚敛财富;孔子的弟子冉有不仅没有制止,反倒帮助季氏搜刮民财,孔子怒不可遏,当着众人宣布冉有“非吾徒也”(《论语·先进篇》),将其逐出师门。权贵们奢靡腐化,沉溺于宝马和女色之中不可自拔,“好色”重于“好德” (《论语·子罕篇》),“齐国归女乐,季恒子受之,三日不朝” (《论语·子罕篇》)。

第二,为政者的贪婪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根源。《论语·颜渊篇》记载,作为统治阶级、上层贵族的季康子“患盗”,对于社会盛行的盗窃之风感到忧心忡忡,向孔子请教治理之策。对此,孔子没有指责下民作乱,而是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季康子所代表的贵族阶层:“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篇》)孔子的逻辑是这样的,位于社会上层的统治者贪婪无度,欲壑难填,大肆攫取社会财富,下层百姓必然民不聊生,盗窃等“作乱”行为的发生就是必然的。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篇》)即下层百姓在无法继续忍受其穷困的时候,不会像君子那样固守其穷困状态,而是会成为既有统治秩序的破坏者。《论语·颜渊篇》记载了鲁哀公与孔子弟子有若的一则对话,鲁哀公问有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的建议是,税赋水平降低一半,由十分抽二减为十分抽一。鲁哀公对此无法理解,有若解释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若的意思是说,如果遇到年成不好,统治者必须节制贪欲,要学会过苦日子;如果税赋过高,税源得不到涵养,百姓日子不好过,国家的财富就会枯竭,以国君为代表的权贵集团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了保证。

第三,孔子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有节俭美德、“不耻恶衣恶食”的为政者。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社会的、民众的、长远的利益的实现,他就不会过于关心、计较个人的、近切的欲望的满足。孔子生逢乱世,礼坏乐崩,人欲横流,他本着改良社会的入世精神和救世使命,希望社会回归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的等级秩序之中,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的幸福生活,体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篇》)的社会关爱,达到“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子路篇》)的和谐理想。孔子把造就民众幸福、实现社会和谐的希望寄托在君子、贤人的培育之上,要求他们崇尚节俭,宁俭勿奢。孔子是节俭的倡导者,“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论也。”(《论语·里仁篇》)主张当政者要“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篇》),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做到“惠而不费”(《论语·尧曰篇》),对百姓多施加恩惠,不去浪费民财。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篇》)即对于礼,孔子认为礼的根本是情感上的真诚,而不在于礼在形式上的奢华,主张礼的形式要做到简朴、节俭。

第四,为政者“不欲”德性的培育,需要向具有节俭美德的榜样学习。《论语》中的节俭表率有很多,如禹、孔子、子路、颜回等。孔子对禹极为推崇,称赞禹就是一个具有“不欲”美德、“不以恶衣恶食为耻”的榜样,“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篇》)禹就是以这种姿态、作风、形象为民众做表率,领导人民完成了治水大业,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美名。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不耻恶衣恶食”的典范,孔子称赞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篇》)他对于安贫乐道的颜回更是大加赞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孔子也是实践节俭美德的楷模。他说“俭,吾从众”(《论语·子罕篇》),即大家都很俭省,自己也应该如此。他以简单生活为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篇》)孔子曾经想搬到非常偏远落后的九夷去住,有人劝他不要去了,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在《论语·子路篇》里,孔子称赞卫国公子荆,说他在居住条件上不追求奢华,稍有改善就非常知足。

三、“不欲”论对官德建设的启示

孔子是在当时的剥削制度的背景下对为政者提出“不欲”的道德要求的,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期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并不表明这一思想就没有价值,相反,在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但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依然“死而不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人欲望被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上的今天,有必要继承和弘扬孔子的“不欲”论。孔子的“不欲”论对于我国当今的官德建设有如下方面的启示:

第一,做到“不欲”需要高扬道义精神,“以义导欲”。道义与利益、德性与享乐之间冲突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现实之中二者的激烈冲突又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冲突在为政者那里体现得最为充分。如果为政者沉湎于对财富与享乐的追逐之中不可自拔,就必然会丧失对道义、德性的兴趣。正因为此,孔子才不厌其烦地劝导他们做到“欲而不贪”(《论语·尧曰篇》),要“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篇》),要“忧道而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篇》),要“好德”而不要“好色”(《论语·子罕篇》),要“喻于义”而不要“喻于利”(《论语·里仁篇》),把“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篇》)作为成就完美人格的重要条件。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篇》)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当今的官德建设的深刻启示在于,即官员必须在道义追求、德性修养上坚守高标准,在物质追求、生活享受方面坚持低标准,以高层次的欲望抑制、制约低层次的欲望追求。习近平同志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2]只有树立崇高的道义信仰,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够为预防贪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信仰状况、道德状况,必须对干部进行扎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精神懈怠”现象,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

第二,做到“不欲”必须坚守为官的规则底线,“以礼制欲”。要使官员做到“欲而不贪”,就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篇》),即既需要道义的引导,也需要规则的限制。如果说道义对欲望的引导是内在的、柔性的,那么,规则对欲望的限制则是外在的、刚性的。孔子的“不欲”论包含着对于底线规则的维护,这一底线就是体现儒家道义的礼制,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礼制的要求,不得逾越礼制的界限。孔子到70岁时才敢说自己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距” (《论语·为政篇》)的境界,因而就众人来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篇》),即一个人对自己强化约束、节制好欲望,就不容易有过失。我国今天的官德建设也要坚持德法兼治、双管齐下的方针,以严格的国家法律、党的纪律、道德规范为官员的行为划出一条“警戒线”,通过对于规则的不折不扣、全面彻底的坚决执行,使有贪念的官员“不敢越雷池一步”。2013年1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的批示中要求:“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3]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刚性的制度约束、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其深刻意义就在于此。

第三,向具有“不欲”美德的榜样学习,“见贤思齐”。孔子非常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管理者应当为被管理者、上层人群应当为下层人群做好表率,强调“政者正也”(《论语·雍也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孔子提出著名的“德风”与“德草”理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篇》)孔子在与季康子的对话中直言:“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篇》)这就是说,为政者的贪婪是社会混乱秩序的根源,如果统治者能够“不欲”,为下层百姓做好榜样,他们就不会“犯上作乱”。如果说在剥削制度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由于阶级对立、阶级局限、利益冲突,绝大多数的为政者不可能成为民众的道德榜样,那么,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官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他们应当而且能够为大众做好表率。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4]

习近平同志2013年4月19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5]他号召广大干部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孔子的“不欲”论是我国优秀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廉政思想中的“点睛之笔”,我们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其加以继承和弘扬,定会有助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治理目标,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17.

[2] 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3-54.

[3] 习近平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N].人民日报,2013-01-29.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5] 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N].光明日报,2013-04-21.

责任编校 王学青

Officials Morality Implications Embodied in the Teaching of “Non-desire” in the Analects

ZHENG Xiaojiu (Research Center for Clean Governance Culture,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of “non-desire” in the Analects is moderating desire, seeking a balance between asceticism and indulgence in desire. Avarice, popular among officials, which led to social disharmony, was a political reality in the last stage of Chun-qiu. The objective of “non-desire” to officials morality was unequivocal. “Non-desire” was a basic moral regulation that officials need to abide by, and the aim of Confucian education was fostering gentlemen who had the morality of self-abnegation. The profound values of the thought of “non-desire” to government integrity building of China are as follows: encouraging the official to learn from the good examples with the morality of self-abnegation, promoting desires to lofty morality and justice, and controlling the flood of desire with strict regulations.

Key words: Confucius; the Analects; “non-desire”; officials morality

猜你喜欢
官德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孟子的官德思想及当代启示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官德
全面从严治党需加强官德建设
《周易》中的官德修养思想探析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