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2015-05-30 09:50:09白春晖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年4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

白春晖

摘要:如何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问题。从思想认识、利用途径、政策措施、效益成本方面剖析农作物秸秆未有效利用而被焚烧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促进秸秆资源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利用。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4-0001-02

当前,为了防止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但从阜新市乃至全省情况来看,农作物秸秆尚未得到高效利用,除了少部分秸秆被还田外,相当一部分被焚烧或废弃。如何有效利用秸秆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促进其资源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利用,有效解决因秸秆焚烧或废弃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各地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1 农作物秸秆被焚烧的深层次原因

1.1 思想认识问题

尽管各地出台了秸秆焚烧的禁令,也派出大量人力监管实施,但一些农民固有的“一烧了之”的简单化处理方式,让监管人员难以应对。农民选择焚烧秸秆,主要基于以下错误认识:一是缺乏科学种田认识。有些农民误认为焚烧后的秸秆可作为富含钾肥的草木灰肥料来肥沃土地,并能杀死病虫害,可谓一举两得。但实践证明,焚烧秸秆不仅不会肥沃土壤,反而会破坏土地结构,加重土壤板结,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二是缺乏法律意识。在春耕、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民急于整地、播种,为图省事任意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与安全事故。三是缺乏秸秆利用知识。一些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认知水平不高,不了解秸秆究竟有何用途,认为秸秆只能作为燃料用于烧火取暖做饭。如今家庭取火燃料多样化,加上产出的秸秆量大大超出家庭用量,所以农民对余下秸秆随意处置、就地焚烧。

1.2 利用途径问题

虽然很多农民已经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也知道大量秸秆弃之可惜,但他们没有找到恰当的出路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秸秆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相反却带来如何处置的负担。一是秸秆工业化企业较少,加上秸秆体积大、物流成本高,导致秸秆没人愿意运、没人愿意收。一辆中型货车一次能装800 kg左右的秸秆,去掉人工费、油费、车辆折旧费等所剩无几,所以做秸秆运输的人很少。二是农民饲养牲畜减少。以往农村每家每户都会饲养数量不等的猪、牛、羊等牲畜,需要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畜牧业发展加快,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与之相适应的饲料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分散的农户已不再饲养牲畜或大大减少牲畜饲养量,导致秸秆的饲料功能基本消失。三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有待研发创新。对农作物秸秆的高效综合利用尚处于探索之中,无法提供成熟的、技术经济性可行的大规模综合利用秸秆的技术成果。可见,消化秸秆能力有限,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足,以及运输难、成本高等诸多因素,制约着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从而影响禁烧工作的有效实施。

1.3 政策措施问题

秸秆禁烧是政府积极宣传倡导的一项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性措施。但这项措施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主要靠舆论宣传和当地政府强力管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乡村干部面对乡里乡亲手段不能太硬,太软更不行,只好被动堵口,疲于应付。如果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遇到一些农民采取思想和行动对抗,很难从法律层面上加以解决。宣传教育是必要的,但也只能解决一部分农民的认识问题,根源性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1.4 效益成本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秸秆的综合利用不能靠政府的推动,必须走市场经济的路子。问题的焦点在于秸秆综合利用与拥有秸秆资源的农民之间建立双方盈利的平衡点。例如:秸秆还田技术是好,但必须配置大功率农业机械,这无疑增加了作业量、提高了成本,给经济效益本来就低的农业及收入较低的农民增加了压力;而直接焚烧秸秆不仅成本低,且非常便利。据测算,进行一次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每公顷成本就增加600元。秸秆肥料化是目前最简单、最适宜的秸秆处理方式,但从成本上看,以秸秆为辅料的有机肥生产成本高于以其他原料为辅料的有机肥生产,导致其价格缺乏竞争力。目前,秸秆收购价格约为400~440元/t(含收集与运输成本),有机肥生产企业将秸秆加工成秸秆粉后成本约1 428元/t,而使用砻糠粉的价格仅为1 000元/t,这就影响了有机肥生产企业利用秸秆制作肥料的积极性。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气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需加施氮肥中和,这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此外,利用秸秆需要专门的堆放空间建立秸秆收集和储运系统,由于秸秆分布广而散,且其堆积密度远低于木质材料,导致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影响了秸秆的工业化及产业化发展。

2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2.1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明确责任主体,由政府牵头,建立由发展改革、农业、环保、财政、科技、公安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考虑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强化目标考核,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及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

2.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立法工作,出台地方规范,明确秸秆禁烧区域和政府部门执法职能,增强禁烧工作的可操作性,明确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落实秸秆禁烧工作责任。加大秸秆禁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监控,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对秸秆还田机、秸秆压块制粒设备、打捆机等农业机械予以补贴。对秸秆生物质发电厂给予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对秸秆运输车免收过路过桥费。引导企业、农户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现农民得实惠、企业获利、环境受益的长远目标。

2.3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利用已有的各类资金渠道,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领域的资金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推动秸秆肥料化。对以秸秆为主要添加材料的有机肥加工企业、食用菌生产企业给予补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将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或产业列入享受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扶持范围,完善相应的资金支持政策。

2.4 加强科技支持力度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包括秸秆发电、秸秆制板、秸秆气化、秸秆编织、秸秆饲料、秸秆基料栽培食用菌等,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应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组织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对秸秆还田、有机肥生产、食用菌生产诸环节开展合力攻关。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秸秆腐烂还田、有机质变化、土壤营养结构配比等基础研究给予资金支持。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入厂指导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生产难题,降低经营风险和生产成本。加快秸秆还田、秸秆成型燃料等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大秸秆利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重点发挥农村经营服务组织的作用。

2.5 加强宣传引导力度

采取“疏堵结合,变堵为疏”的原则,做好禁烧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认识水平及参与意识,使禁烧秸秆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Abstract: How to effectively use straw crops and reduce resource waste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article, it analyzed the deep reasons of straw not effectively used but burn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inking, utilization way, policy and benefit and cost, and rai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straw resource recovery,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crops; straw; ban the burn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10:01:50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9:08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40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青海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西安洁姆环保公司餐厨废弃物生态处理调研报告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44:26
提高驰放气综合利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