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015-05-30 07:22王雷
中国市场 2015年45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王雷

[摘 要]当前我国人口健康素质普遍下降的严峻现实使得高校实施终身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深刻论述了“终身体育”理念的内在必然性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教学;理念渗透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5.190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技能和习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不重视对意识、能力培养的弊端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缺乏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由此而导致的普遍健康水平下降、人才素质降低的后果令人担忧。高校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理念的主要宣传者,是培养和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的关键环节,因而渗透和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终身体育”理念及其内在的必然性

1.1 “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

所谓 “终身体育”, 是指人在一生中,即从人的生命开始直至结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理念旨在培养人们终身参与体育实践的能力和习惯,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是一种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体育理念。

1.2 “终身体育”理念的内在合理性

作为贯穿于人一生教育的“终身体育”理念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首先,“终身体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人类健康的需要。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生活中的生物活动减少,生物能的消耗也越来越少,这使得原有的生物功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衰退,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为了维持一个好的体质水平,就必须不间断体育锻炼和对身体活动进行必要的调节的行为,来保持一个良好的体质水平。其次,“终身体育”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知识和观念更新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就对现代人类的精神和身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有充沛旺盛的精力、积极健康的心理以及强健的体魄,不仅是人自身身体上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为了适应这些需要,人们就不得不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最后,“终身体育”理念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闲暇时间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意识上的改变,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体育运动的休闲具有健康、文明、充满活力的特点,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休闲时增进身心健康,还能够抵制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介入生活。

2 高校体育教学渗透“终身体育”理念的必要性

2.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我国高校体育传统教学是以运动技术为中心、以体育成绩为目的的“应试”式教育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育理念、锻炼方法及思想意志方面的培养,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高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合理等方面。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高校体育旨在以体育技术的传授为主,在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和培养,忽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过分单一、古板,体育教学的考核体系也不尽合理。例如,在教学中对技术的完美、成绩的达标视为直接的教学目的,在体育技能和成绩的考核上只看重运动技能、运动成绩方面的评价,忽略学生的自身锻炼的兴趣培养和实际锻炼能力的提高。这种对“规范”和“成绩”的单一追求,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压力感甚至逆反心理。尽管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向已有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在现有高校体育的教学大纲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并没有太多体现,相反,原有的考核标准仍是高校体育教育关注的首要。尽管教育改革大纲中已提出了很高的思想境界,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校体育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方面的培养体现得并不多。这种旧有的“应试”教学模式无法完全胜任培养能力、增强体质的教学任务,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住了学生,降低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

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民族的命运,然而目前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却颇令人担忧,据《上海教育》报道: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状况连续下降趋势,在6~18岁的学生中,肥胖发病率高达15%,部分地区的学校发病比例甚至突破了30%,同时还出现了与肥胖相关的一些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中老年才出现的病症。另外,当前我国知识分子的体质也普遍不佳,体弱多病,平均寿命仅为58岁。许多作出卓越成就的中青年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则更是令人心痛不已。因此,实施提高全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措施已是刻不容缓。人的健康状态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教育对其思维和心理意识以及行为方式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青少年们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树立并形成了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掌握了运动的方法,培养了对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强烈的兴趣,形成了终生体育运动的生活方式,那么对于他们体质的改善和身心健康的提高将大有裨益。这对我国当前人口健康素质降低的现状将会有很好的现状将会有很好的改观,并对增强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综合国力有效地发挥作用。

3 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

3.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纳入“终身体育”理念

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有相关的内容明确指出,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及运动技能的同时,发展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将“终身体育”理念纳入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中,使其有意识地加以体现,是确保“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和实施的前提。

在将“终身体育”理念纳入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中,重点是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在开展教学改革时,着眼点应从以往的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和在校学习期间的健康体质方面转为兼顾从长期的、终身的角度来考虑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问题。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还应包含学生在毕业后走入社会乃至终身的独立而长期的体育运动的问题。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中,应加强体育教学的短期效果与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完成体育教学设置的着重考虑学生长远锻炼与健康的目标任务,为“终身体育”理念在学生毕业后人生中的实现打好基础。

3.2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落实“终身体育”理念

将“终身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实现有效的落实,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调整和改变。这要求高校的体育教育要在考虑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学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其次,在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避免呆板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则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最后,应注意“终身体育”思想在教学评价中的渗透和落实。在教学评价中是否真正渗透“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决定其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避免以往对量化指标过分强调的做法,应重视综合评价,确保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化的特征;并关注个体差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真正保证教学评价中 “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与落实。

参考文献:

[1]潘静敏.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理论界,2011(11).

[2]张文英.大学体育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