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鑫
[摘 要]大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对世界主要的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纽约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和比较,以此为国内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3.066
都市圈地域空间结构是都市圈经济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都市圈发展通常有两种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机制,包括行政规划与管理、制定产业政策、出台融资扶持政策等;二是市场主导机制,包括产业转移、建立区域性专业市场、促进区域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等。政府起宏观调控与指导的作用,对整个都市圈内的空间结构、产业组织形态、交通网络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市场主要发挥微观主体的作用,合理分配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优配置。根据组成结构的不同,都市圈可分为“单核心都市圈”和“多核心都市圈”两种。其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受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产业布局、城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 东京大都市圈:多中心的分散型网络发展模式
东京大都市圈既是日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是世界级大都市圈。东京战后的经济复兴和人口的恢复增长使得日本人口和大企业纷纷向东京集中,日本的国土构造形成了“一极(东京都)一轴(太平洋沿岸轴)”结构。这种“一极”结构导致东京功能过度集中、城市过度拥挤而且无序蔓延,城市竞争力下降,东京的空间规模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向外扩张。为了抑制城市规模无限扩张,控制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中心区继续集中,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转变成为必然,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多中心结构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由于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制度,东京大都市圈的规划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配合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而展开的。1955年首都建设委员会制定了东京大都市圈规划,设定首都圈的城市结构分为内圈市区地带、近郊地带和周边地带,在周边地带培育以已有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市。日本政府根据对细分的这些区域和次中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和产业布局,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投资。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主中心区域—次中心区域—郊区区域—较边远的县镇区域等多核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模式,各区域形成一个内在相互联系和结合、协同发展的有机体。东京大都市圈已逐步形成各级中心城市发挥自身特色,既分工承担不同职能又强调合作,互为补充,有效弥补了城市经济空间对生活空间的破坏,共同发挥出整体集聚和联动效应。
2 纽约大都市圈:从“点”到“面”的轴向扩展的空间扩展模式
1870年前,美国只有在沿海的重要港口聚集少数经济中心,由于各城市间的联系较少,显现出彼此独立发展的状况,呈斑点状分布。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横贯大陆铁路网的形成,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各城市的建设区也基本成型,形成了单中心城市体系。1920—1950年是美国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各城市的建设区已经成型,中心城市规模较前一阶段继续扩大,城市发展不断向周边郊区扩展,超越了建成区的地域界限,整个区域逐渐形成了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由最开始的斑点分布扩展到轴线辐射结构。在极化和轴线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慢慢连接起来,形成了都市圈的雏形。1950年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交通和通信革命随后而起,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加速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出现,次中心区域的形成,沿海交通主干线将各个中心城市及区域连接起来,且大量的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在干线两侧。圈内各城市的形态演化以及枢纽功能逐渐走向成熟,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沿着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方向向外扩展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纽约为核心的都市圈。整个都市圈区域建立了具有联系密切的功能性网络,纽约都市圈的空间扩展模式已经从“点”连续地扩展到“面”的轴向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一体化。
3 巴黎大都市圈:轴线引导的多中心空间扩展模式
19世纪初,巴黎就是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到19世紀中期,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在巴黎过度集中,引发了交通拥挤、住房短缺、郊区扩散、区域蔓延等城市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法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区域规划探索,并把城市发展规划调整作为保持巴黎国际城市地位的有效措施之一。1958年,规划部决定在城市轴线西端紧邻巴黎城的近郊区拉德方斯建设新的商务区,并加强娱乐、居住等功能,使巴黎城市发展沿轴线自卢浮宫小凯旋门—协和广场方尖碑—凯旋门伸展到拉德方斯大拱门向西延伸。1960年,巴黎地区规划部出台《巴黎地区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城郊划定4个近郊城市极核,建成“多中心巴黎”,重新整合无序蔓延的城市化空间。1965年和1976年的《巴黎地区城市发展与管理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主张沿交通干线开发8座新城,形成若干发展轴线,总体上体现了轴线—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布局。20世纪90年代的巴黎空间规划仍然延续了70年代的思想和原则,只是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潮流,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在1994年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以及巴黎大区整治计划的引导下,将大区划分为建成空间、农业空间和自然空间,强调实施战略措施保护自然空间,建立绿化带,确立自然保护区,制订城市扩展计划,使三类空间协调发展。现在巴黎城的外围地区,沿塞纳河、马恩河、卢瓦兹河河谷方向共建设五座新城承担部分功能,并形成了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控制城市扩展。这种通过轴线引导规范城市的空间增长,建设副中心和新城分布城市功能,为经济进一步发展释放了增长空间。
4 上海大都市圈:圈层发展模式
上海都市圈在经济密度和经济联系上呈现里三层、外三圈的空间布局结构。所谓里三层,指的是中心城市上海本身在经济密度上呈现的3个圈层。根据地均建筑面积、三产能耗、地均产出、人口密度、房价、地均就业等9个指标的计算,可将上海市分为3个圈层,即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外部圈层。而所谓的外三圈,则是指大上海都市圈,围绕着上海这个经济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可分为3个圈层,联系紧密度从里向外逐渐减弱。第一圈即上海本身,是整个大都市圈的核心所在。第二圈则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这一圈层与上海的空间和实际交通距离最为接近,与上海的经济社会联系也十分紧密。第三圈是南京、镇江、南通、宁波、绍兴、扬州、泰州和舟山。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都市区的交通系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设施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一直在增加,每年在100亿元左右,其中轨道交通投资占近一半的比重。已经形成了由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道路以及部分轨道交通组成的城市交通系统,基本完成了由内外环线间“环线”+“射线”状、内环线内“网格”状构成的路网形态布局,有利于核心城市扩散效应的发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核心城市扩散效应逐渐加强,空间发展逐步由轴向扩展转为圈层扩展,在地域上形成圈层空间模式。这种空间发展模式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区域核心城市综合功能突出,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了管理决策职能、商业和研究创新职能,集聚了大型公司或集团总部,并且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围绕核心城市而展开,增加核心城市的通达性。
参考文献:
[1]Wheeler C H.Search,Sorting and Urban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1,19(4): 879-899.
[2]董晓峰,史育龙,张志强,等.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 1067-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