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蝶
【摘要】 本文对《诗经》英译在国际上的复译和国内的复译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两个方面进行:(1)国际复译的异彩纷呈和国内复译的兵微将乏(2)国际复译的系统性和国内复译的凌乱性指出国内复译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
【关键词】《诗经》英译 国际国内复译比较 设想
《诗经》是作为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从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直至至今。同时,《诗经》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由于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产生了诸多译家和译本,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因此,《诗经》的翻译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出现了许多《诗经》的译本。本文拟对《诗经》国际复译与国内复译的分析比较,探讨诗经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
一、《诗经》的复译
首先,复译是指针对同一文本,在同一时期或在不同时期推出不同的译本的行为,即共时和历时两种,前者指同一原著在同一时期有多个译本,如2008年《沉思录》集中推出18个译本,涉及14家出版社,20名译者;后者则指同一原著不同时期的不同译本,如《红楼梦》仅来说,从1920年至今就有10余个版本,涉及多种语言,多国译者。由于知识的增长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变得不确定时,复译等行为就继而发生。迄今为止,《诗经》翻译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和十分广泛的实践基础,仅英语翻译也已经有了逾百年的历史,世界上几乎每一种主要文字都已经有了《诗经》译本。在国际汉学家和中国本土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诗经》复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人提供了众多风格各异的阅读文本,为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二、《诗经》英译的国际复译和国内复译的比较分析
由于国际的地域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译者本身的生平,身份,政治哲学观点和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诗经》的国际复译和国内复译也呈现了不同。笔者在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为以后的《诗经》翻译研究提出几点设想。
1.国际复译的异彩纷呈和国内复译的兵微将乏。早在17世纪,西方基督教来华的传教士就开始翻译儒家的经籍。《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颇受重视。1626年,比利时人金尼阁用拉丁语翻译了包括《诗经》在内的“五经”,这是已知的《诗经》最早的西文译本。1829年,英国汉学家J.F.Davis在其专著《汉文诗解》里以《诗经》和先秦至六朝民歌为例论述中国诗歌格律,开创了《诗经》原文英译的先河。19世纪,随着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的势力扩张,欧洲汉学热进一步升温。1871年,英国汉学家里雅各(James Leggle,1814--1897)在伦敦出版了他的《诗经》英译本,这是《诗经》第一部英文全译本。20世纪,《诗经》英译全面繁荣,国际诗经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1954年庞德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经》英译本《诗经:孔子所审定的古典诗集》,译文行文流畅节奏感强,富有诗意。
相对于国际诗经复译的异彩纷呈,在我国翻译研究史上,《诗经》翻译研究的历史却并不长,其英译研究只不过是近二十年左右的事,迄今为止还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一个价值及其巨大的翻译研究领域在我显然是被漠视和搁置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许渊冲,汪荣培两《诗经》英译本的出版,诗经研究在我国曾出现过一次小小的热潮,近年来又恢复了沉寂。1993年,许渊冲的《诗经》英译本出版,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个《诗经》英文全译本。汪荣培,任秀桦的《诗经》英译,是继许渊冲之后出自中国人之手的第二个《诗经》英文全译本。直到最近两年《论许渊冲的翻译美学思想》(韩昆)和《汪荣培古诗英译技巧(任利)的发表,才对中国《诗经》英译者的研究首开先河。因此,历史短,规模小,强度小,影响小是我国《诗经》翻译研究的总的特点。
2.国际复译的系统性和国内复译的凌乱性。《诗经》的国际复译从开始出现就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其传教士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基督教,弘扬基督教义,才开始翻译儒家经典,使西方了解中国。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的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统治控制中国,开始掀起了汉学热,这样人们对《诗经》认识和理解开始从文化和文学的角度来发掘,《诗经》在国际上的复译也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在国际上各个汉学家对《诗经》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如英国学者里雅各通过对中华经典《诗经》的翻译和介绍,从思想,文化,文学诸方面对《诗经》进行跨文化阐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译介阐释”。里雅各对于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如崔述等学说的重视以及对孔子删诗说的考证等,体现其海德格尔的“阐释循环”思想(他认为,我们对任何东西的理解,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以头脑里预先准备好的思想内容为基础,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参预。我们头脑里意识的“先结构”,使理解和解释总带着解释者自己的历史时代的色彩,所以,阐释的循环是不可避免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循环,但这种循环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就地打转转)以及客观派的阐释风格。他认为,译诗必须透彻了解原文,尽可能地贴近字面,不增译,不意译。他的译诗基本上是分行的散文,既无节奏,也无韵脚,但读起来颇为自然。美国学者庞德鉴于《诗经》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庞德采用加题注和脚注,对同一首诗做两种不同的翻译等方式来弥补翻译的不足和译文难以传达的内容。又如英国学者韦理(Arthur Walley,1889--1996)他将《诗经》译成自由诗,第一次打破了《诗经》风,雅,颂的次序,以诗歌内容编排,分为婚姻战争,农作等十七类。其翻译完全超越了儒家传统,成为纯粹的文学研究。
相对于国际上《诗经》英译研究的百家争鸣的景象,我国国内对其的研究多是零星的和不系统的。周发祥于1993年从《诗经》文化传播的角度对《诗经》有总体评述,其观点颇具参考价值。许渊冲的译诗用的是典雅且富于韵律的诗化语言,既有紧扣原诗的直译,也有旨在传达原诗韵味的意译。汪荣培作为我国著名的《诗经》翻译家,对其英译的总结是传神达意,主张翻译要形神具备。马祖毅教授在他的《汉籍外译史》中对《诗经》翻译的历史和译本状况介绍相对比较全面,先后涉及了多种语言译本。但是在总体上,这些研究都还不够系统和全面。
三、对国内《诗经》英译翻译研究的设想
通过对《诗经》英译的国际复译和国内复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对《诗经》的英译研究成就比西方同行的研究成就还相差很远,为此,笔者认为对于《诗经》的今后的英译研究要更加全面系统和彻底,要从诗篇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诗经》英译的各种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理论升华,使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重大作用。
四、结语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英译研究可以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但通过国际和国内《诗经》复译的对比分析,我国《诗经》英译的研究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包延新,孟伟.诗经英译概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李玉良,王宏印.《诗经》英译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西安外语学院学报,2006(4).
[3]文军,郝淑杰.国内《诗经》英译研究二十年[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6(108).
[4]马祖毅,任容珍.汉籍外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李瑞凌.汪荣培“传神达意”翻译标准考辨[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
[7]杨玉玲.许渊冲翻译理论述评[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