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异地,意味着比年轻人更高的难度,更高的适应成本,以及更漫长的适应过程。但判断老人晚年幸福不幸福,重点并不在漂还是不漂、移居还是留守,而在于医疗、福利有没有保障,退休金是否足够过上体面的生活,精神生活是否充实。
有这么一群老年人,本应在家乡安享晚年,却要离开生活已久的故土,来到陌生的城市落脚。他们操持着不同的口音,来往于家和幼儿园之间;他们每天带着孩子,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家长里短;他们生活的重心就是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老年漂”。
这是一个数量庞大却容易被忽略的群体。2015年初,网络热帖《父母有义务带孙子吗》引发热议。
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年轻人(65%)认为父母没义务带孙子,但近七成年轻人(68%)仍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带。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老年漂”人口已近16万人。
孩子在外拼明天,父母跟着漂余年
在城乡二元格局尚未打破的今天,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老年漂”的境况让人感慨良多。亲情难弃、故土难离,当两者无法两全,所谓“取舍”总归艰难。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的深入,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老年漂”群体势必会不断壮大。只是,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过得好吗?
与年轻人主动漂在异乡追寻梦想与未来不同,老漂族告别生活了半辈子的熟悉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漂在异乡多少带着点无奈与被动。老漂族中的许多人,为了减轻子女的压力,宁可委屈自己,默默忍受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孤独的思乡之情。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项调查就显示,在300名50岁以上从外地来武汉市投奔儿女的“老漂族”中,79.2%的老人感觉很孤独。此外,64.7%的老人“在家独处”打发闲余时间;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后,49.7%的老人选择了憋在心里不说。正是因此,“老漂族”也成为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
平心而论,父母能漂的,大部分属于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大城市生活,小两口尚且不易,假如老人前往同住,生活成本不降反增,一来子女承担不起,二来恐怕大部分父母自己也不忍心。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老年漂”的反义词就是“空巢老人”,尽管“空巢”的原因不尽相同,但跟“漂”一样,有的出于自愿,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媒体用“漂”和“空巢”这样的词来形容当代部分老年人的现状时,已经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道德判断,并且混淆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父母的状况,也把出于自愿的独立生活,与不得已而为之的长幼相处混为一谈。大家之所以对“空巢老人”和“老年漂”的现象心怀愧疚,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承受着“父母在,不远游”的良心压力。
不只是寂寞,医保、社保也是问题
杨训玲的家在江苏兴化,这是个仅有10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
十年前,女儿小静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抱着“为爱走天涯”的信念,跟随男友来到宁波工作。
在此之前,杨训玲从未到过宁波,为了孩子,她和丈夫陈鸣第一次坐上了开往宁波的汽车。
和很多父母一样,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夫妇俩主动担下了找房子的任务。
杨训玲清楚地记得,在炎热的午后,她和丈夫坐着公交车,从汪弄社区到二号桥市场,为孩子们的出租房购置碗筷等家居用品。
“当时,孩子们都在海曙区上班,我们就在附近的汪弄社区租了间房,总共40多平方米,房间小得只能放下一张钢丝床,我和老伴就挤着睡,怕掉下去,还特地用椅子拼着床。”
那年,杨训玲刚退休,本该过上了清闲安逸的老年生活,却不得不重新体味年轻人的艰难拼搏。
后来,有了外孙女,杨训玲夫妇又在海曙区买了學区房,负责外孙女的接送。
为了尽快熟悉这座城市,陈鸣和杨训玲常常会坐着公交车到处转,被女儿夸奖“比宁波人还宁波人”。
可是,直到现在,仍有些事在提醒他们,离“宁波人”还有段距离。
“社保不在这,医保不在这,每次看个病、配个药,都要自己掏钱,很心疼的。”为此,杨训玲总是很注意,生怕自己生病,要孩子们花钱,“去年,不幸生病住院了,花了七八千,我又赶紧回到兴化,把医药费给报了,你说折腾不折腾。”
中国有句古话:“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父母在世,子女不出远门。
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很多子女选择了为生计、为梦想去“远游”,并带上了父母一起“远游”。
这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追逐美好生活的想法,然而,对他们的父母而言,这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让老年人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离开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去面对未知的生活,这是多么大的挑战,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年轻人工作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没办法啊,小孩子总得有人看啊。”
这样的感叹背后,是对儿女无私的爱,也是深深的无奈。
当“漂”成为无可奈何的选择,我们只是希望,他们至少能“漂”得安稳些、踏实些。决意发挥余热的“老年漂”,当然有理由获得更多的善待。
可是,我们的公共服务,却未就此做好准备。比如,医疗保险的关系转移和异地结算,还很不方便……诸如此类,涉老公共服务的“地域区隔”,严重影响了“老年漂”的切身利益。不知有多少人,会因此平添烦恼?
特殊群体养老难倒逼保障制度改革
“老年漂”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这一群体只会越来越大。城市如何接纳他们、善待他们、服务好他们,让异乡成为故乡,就成了社会与政府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95%以上的城乡居民。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实现,大多数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并开展了直接结算,一些地区还进行了“点对点”跨省结算的尝试。但异地就医结算手续依然比较复杂,异地医疗服务监管尚不到位。
部分受访老人认为,“老漂族”面临的问题需要配套的社会政策进行疏导和保障,有关部门应为老年人的流动创造客观条件。诸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要尽快实现全国联网,给老年人提供跨区域结算的便利。
与此同时,随着“老年漂”群体的不断扩大,城市在软硬件设施上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值得追问。比如作为看病场所的医院,比如作为锻炼场所的公园,比如作为养老场所的养老机构等。
另外,给予漂泊老人市民身份,在权益与自由层面享有户籍人口同城待遇,这才是解决“老年漂”问题的根本路径。虽然目前户籍制度还未有深层调整,但细节的服务应不算奢望。比如在衣食住行上给“老年漂”同等优惠,发挥社区的组织协调功能,关爱他们的晚年生活,引导子女在奔波之余关注进城老人的精神需求……凡此种种,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只要解决以上问题,至于新的朋友、新的生活……相信经历无数人生艰险的父母们,有能力开启人生新的一页,并无必要把迁徙想得那么悲情。
(《燕赵都市报》2015.10.22、《南方都市报》2015.10.21、中国经济网 2015.10.2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