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肯界
[摘 要]东莞是国家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也是广东省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实验区。目前,东莞在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方面的确迈开了步子,包括出台科技金融顶层方案、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力度以及构建多部门协调机制,然而创新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未来还得在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制定科技金融相应法律法规、搭建一个全方位信息平台以及建立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科技金融;政府主导;信用担保;风险补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3.014
一直以来,东莞被冠以“世界最大代工厂”的名号,这个名号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曾为东莞带来了丰厚的财富积累,也为东莞经济腾飞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然而,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这个名号如今也成了阻碍东莞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桎梏,由于这座城市是以加工贸易起家的,本身对科技创新的依赖性就不高,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不大,科技在产品价值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这也就意味着在新时期,中国经济要摒弃过去那种严重依赖资源、人力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而寻求以科技带动经济增长的集约式经济增长模式。当前,科技就是一把悬在东莞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借助这把利剑、将东莞经济引入一个产业转型的正轨上?这成为了东莞决策层面临的一大难题。
1 东莞科技产业现状
截至2015年8月,已落户东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也是4个,另外还有3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引进企业科技特派员587人。
2013年,全市研究与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总额109.93亿元,比2012年83.02亿元增加26.91亿元,增长32.4%;R&D经费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0%,比2012年的1.66%提高了0.34个百分点。纵向上,R&D经费略有增长,但与珠三角其他周边城市相比,东莞这一方面却显得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不及深圳的一半(2013年R&D经費投入584.61亿元),也比佛山、珠海、中山、惠州等城市低,虽然2014年这一指标占GDP比重达到2.25%,但还是没有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全省平均水平为2.32%)。
2013年,全市R&D活动人员6.08万人,比2012年增长6.1%,其中,研究人员为1.26万人,增长30.7%;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5.01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8.5%,其中,研究人员为1.04万人年,增长42.9%。
除此之外,东莞这几年的科研成果也是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表1就是东莞近4年专利申请情况。
2 东莞科技金融现状
东莞是国家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也是全省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实验区。东莞也正在利用这个契机积极地进行产业转型,目的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科技金融这一方面,东莞算是迈开了步子。
首先,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方案及措施。2014年,东莞市政府颁布了《东莞市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工作方案》,提出引导天使投资、推动银行加大信贷力度、推进贷款贴息、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计划;2015年6月,又出台了《东莞市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实施方案》,全面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2015年7月,市政府又先后印发了《东莞市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实施办法》、《东莞市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施办法》、《东莞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以及《东莞市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实施办法》等通知,建立了银行信贷风险补偿、创业企业贷款贴息补助、创业投资风险补助、科技保险补贴等全面支持科技金融的工作机制。
其次,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力度。在这一方面,东莞市政府进行了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的创新:第一,市财政设立首期5000万元的“东莞市创新创业种子基金”,这一基金全部用于并仅限于投资东莞市内注册的种子期、初创期等创业早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或者项目;第二,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创业机构风险补助资金,用于对在东莞注册的创业投资机构在投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过程中的亏损弥补;第三,市财政安排2亿元作为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合作银行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支持。
最后,建立多部门的协调机制。科技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是单靠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东莞市财政局伙同科技局、经信局、外经贸局、发改局、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银监会、试点银行,组建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
3 东莞科技金融现存的问题
尽管东莞在科技金融各个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步子迈得还不够大,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1)未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环境。到目前为止,东莞还没有制定一系列相对应的支持科技金融政策法律法规,有的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法律适用范围较广,对东莞本土企业针对性不强。一个地方经济要可持续、健康地发展,首先要把这个地方的制度环境先建立起来,才能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才能保证一个比较公平竞争的环境,否则,科技金融各项具体实施方案、办法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2)财政科技支出的转化率不高。近几年来,东莞市财政对科技的支出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见表2),也反映出东莞市政府对科技创新路子坚决的态度。但是,财政科技支出的转化率不高,财政科技支出的运行效率偏低,科技成果不明显。另外,东莞市财政科技支出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支出明显倾向于那些大企业,然而大企业对科研本身就有充分的认识、详细的规划,对他们的投入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更需要帮助的是一些对科技研发认识不足、资金相对欠缺的中小企业。
(3)科技金融的支持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当前,东莞科技金融的资金渠道来源于政府主导。无疑,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处于萌芽阶段,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科技金融的初期,政府主导为主,但是政府在主导整个科技金融资金来源的同时,要适时地引导金融机构、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市场。在目前情况下,东莞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科技银行,这个科技银行是满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建立的,同时,东莞市政府也鼓励中小微企业以知识产权进行质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然而,对知识产权的评估是一个艰难的工作,目前东莞还没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另外,东莞的信用担保制度也很不健全,这样在造成金融机构惜贷的同时,也会使到一部分优质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或者项目融不到资金而半路夭折。
4 东莞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对策
(1)应发挥政府在科技金融工作当中的主导性作用。东莞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在当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主导性工作,否则,科技金融工作就会乱成一盘散沙,最终会导致所有的责任在各参与方之间互相推脱。在这一方面,东莞市政府可以制定出一套税收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另外由于东莞是以全球代理加工出名,东莞的产业对科技的依赖性本身不高,这就造成东莞科技产业相对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东莞只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个省级实验室,这显然不能够满足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政府的专项资金应该拿出一部分资助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建立以及这些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鼓励更多全国著名的高校在东莞建立研究所,同时应通过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成立科研部门,不断积极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2)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协调机制。鉴于科技融资的风险性,政府有必要搭建一个科技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控股或者参股的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信贷风险补偿金组成。同时应充分发挥保险的平衡作用,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稳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科技企业的服务范围。其次,政府可以主导组建科技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最近的案例是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已经着手建立了广东省粤科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13年6月21日,公司专注服务全省科技中小微企业。最后,政府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到科技金融这个发展战略当中,引入更多的创投基金、并购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同时开发更多的、更新的金融工具来满足科技融资。
(3)构建一个科技金融的全方位平台。科技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涉及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参与方,要实现这个系统工程各参与方信息的相互衔接,有必要也非常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整合各参与方资源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定期公布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专项资金政策、风险投资状况、创新创业项目、企业信用评级等信息,并且不断地进行更新,有效地衔接了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与企业等之间的信息沟通,搭建起各方互动的工作桥梁。
(4)出台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东莞科技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引导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产业基金等新的金融模式参与进来,減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1]李颖.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和对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李心丹.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明明.关于科技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8):50-55.
[4]杨雨清,李华民.基于风险功能视角的科技金融的政策性禀赋[J].南方金融,2013(9).
[5]骆世广,张新华,王燕.广东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