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军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令人难以想象,而且这种速度还在不断的加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应既要使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基础,又要使学生具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优质教育;合作学习;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巨大进步以及网络传媒技术的普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社会的风云变幻,人们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巨大,面对这种形势,过去那种一枝粉笔,一本教科书,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显然已经格格不入,探索一种全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新课程改革要力图改变那种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特别重视教学方式变革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①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或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施以影响,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学生的思想状态、情绪变化都是影响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高效的关键因素,想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就要把他们置于一个愉快、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去。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②师生之间若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就不能得到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这无疑会使我们的教育变的低效甚至无效。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找出困难的成因并给予帮助,做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这样有助于建立好师生关系,也是优质高效教育的前提。
二、还时间于学生,放手让学生学习
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令人难以想象,而且这种速度还在不断的加快,所以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终身学习”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应既要使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基础,又要使学生具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学生没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必定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和发展,所以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还要授之以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教师要尽可能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三、发挥学生合力,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是一种学习群体。在教学中广泛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旨在打破传统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顺利开展教学的必要条件。
首先;建立学习小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搭配成若干的学习小组。通常4至6人为妥,保证优势互补和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时间,以便小组探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小组长可由民主推选出具有较强责任心、组织管理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也可以采取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锻炼与施展才能的机会,防止思维定势和惰性的产生。
其次:激励竞争,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学习小组构建之后,展示和发言的平台往往被优等生和中等生所霸占,属于学困生的展示机会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有意识强调“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比如经常评比最佳学习小组,并及时给予奖励,采取单课评比和积分评比相结合的竞争方法,来调节和扭转这种局面。在展示得分时,优等生展示一道题得2分、中等生得4分、学困生得6分。在诸如此类的激励机制下,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仅仅提高自己的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认识到自己对小组承担的责任,变压力为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助、互动和互进的学习局面。
最后,同质同构学习小组模式的尝试。好中差搭配的学习小组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回避,即优等生在这样的学习框架下发展空间较小。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在一周中最少要有三到五节课进行同质同构小组学习,即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自编班,让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相仿的学生一起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取长补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学习框架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层次等方面的不同,布置难易程度不等的作业,适应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
当然,构建高效课堂,提倡小组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而应在继承传统创建优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思想,融合古今中外的一些先进教学方法来实现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①《列宁文选》
②《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