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芾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和创新的能力,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仔细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工作中我对些选择的误区进行了些总结。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内容选取的误区
1.合作内容过难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是一环套一环的,环环相扣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假如,题目设计得太难,有的甚至在学生一点经验都没有的情况下设计一些合作学习,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是好,即使通过合作也无法解决。久而久之,他们的合作欲望将被我们的教师在无声无息中扼杀。我曾听了这样一节课:《年、月、日》。教师在教学平年、闰年时,首先出示了一些年份,然后出示这样一个问题:然后请你通过小组合作,议一议,这些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难住了,平年、闰年,学生可能有点熟悉,但平年闰年的计算方法他们从末接触过,我看到一些小组也在讨论合作,但没有一个小组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我想,这个地方,如果教者这样改一改:先讲解一下,一般年份如何计算平年闰年,再出示合作题目,让生通过合作发现问题,整百年的怎么办?这样是不是更能达到合作的目的。
2.小组合作主题不集中,流于形式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我们很多数学老师只是从形式上认识和掌握了合作学习,并没有更深地去理解和应用合作学习,肤浅地将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混为一谈,认为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只要教师出示合作题目,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只要进行了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我们更多的从课堂上看到:很多教师为了体现他的教学理念比较新,经常让学生展开讨论。
3.合作内容过于繁杂
通过观察,很多教师不去研究倒底要合作什么,哪些值得去合作、研究,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师生在合作活动中几乎都淡忘了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只注重了过程,忽视了带来的后果和教学效率。事实上这些活动仅仅是让学生动了起来,忽视了活动过程中的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等因素。其实,合作学习比较适合于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探究性质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它不是万能的,必须与班级授课制、个别化教学相结合,把班级教学与合作学习穿插进行。很多教师为了体现他的教学理念比较新,经常让学生展开讨论。有些老师提出了一个主题,立即宣布小组合作;有些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看到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于是就组织小组合作;有些教师往往不考虑是否必要,动不动就采用小组合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随意性很大、次数太多,在合作学习中花的时间较多,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
二、避免以上几个误区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通过实践,我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1.“矛盾”型的内容
利用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进而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 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让学生判断78、195 、1403 、172 、264 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地发现195 和264也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判断不符。这时,我再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因为这类内容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会特别投入。
2.假设型的内容
让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问题经提出,学生便思绪飞扬,热情高涨。
3.发散型的内容
让学生围绕某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如,在教学“用简便方法计算298+99”的时候,让学生来讨论下简便方法,有的用300+99-2;有的用298+100-1;也有的用300+100-2-1,计算方法多种多样。这样的合作学习,人人参与了学习过程的讨论,思维得到了发散。
4.适合互考互评的内容
在设计笔算乘除法的练习时,我让小组成员互相出题。由于这种练习容易出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不会有难度,而且会使学生有种当小老师的成就感,在互考互评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而且在大脑高度兴奋中轻松地巩固了知识。
5.规律性明显的内容
如在教学中可出示下表,让学生找找有什么规律。
2424÷101=24 4848÷101=48 9696÷101=96 2424÷202=12
4848÷202=24 9696÷202=48 2424÷404=? 4848÷404=?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这些除法算式有如下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学生虽然不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但是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些规律,并且在小组内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这是非常可贵的。
6.强调动手操作的内容
如“相交与平行”课中有这样个知识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发现学生对这种经过操作得来的结果比教师讲解理解得更透彻。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将对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带来新的挑战,而小组合作学习中内容的确定,还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加合理,更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