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争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新时期的中学德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教育好90后一代,培养跨世纪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战略眼光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工作。
“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了家庭的富裕和科技发展的成果,也接触了新的科技产品和前卫的信息技术,对网络和游戏有着积极的追求,但由于从小没有遭受过什么挫折,他们自尊心强,心灵比较脆弱,追求时尚,但做事却缺乏耐心和毅力。这些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一般听不了批评,因此许多老师都说“90后”学生难教难管。对于这样的教育对象,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发现一条基本的教育规律——在沟通中教育。有了沟通,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有的放矢,享受教育的乐趣。沟通需要讲究艺术。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学生愿意接纳的朋友时,他们的心灵大门才会向你敞开,才会服从你的管理和教育。以下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并与同行交流。
一、创设和谐情境,为沟通扫除障碍
众所周知,和谐的情境,会让情境中的人身心放松,不会有封闭和抗拒的心理,容易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这是人与人之间迈出沟通的最佳时刻。在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主动的,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被动的。教师主动找学生谈话,多数是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处于主动一方的班主任,要选择好谈话时机、地点和情景,才能使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二、在活动中沟通教育
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班会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如举行《美与丑》辩论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举办《交流与合作》主题班会,让学生改变以我为中心的处世方式;利用多媒体,举办《停止抱怨,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云贵川边远山区学生生活的艰难,知道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除了班会课,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培养他们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三、与家长平等沟通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不能因为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一味地批评家长,甚至把家长也当成挨批的对象,或对家长大发怒气,应该平等地与家长探讨。所以我觉得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真正尊重每一位家长,充分调动他们中的积极因素,多与家长讨论教育问题,并积极利用手机、家访或单独见面时的机会征询他们对学生教育的意见或建议。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90后的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微信,微博,qq群,真真假假的消息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观念到处传播,加之他们又处于成长期,既渴望独立个性,又缺乏辨识能力。因此,如何教育好他们,不仅对家长提出了挑战,也对老师提出了挑战。要教育好他们,必须家校联手,才能有成效。因此,老师要学会让家长成为你教育学生的帮手。
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沟通
现在的90后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在家里形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并及时告知家长,引起家长的重视,并要求配合教育,让缺点不间断的受到控制,直至被消灭。
如果说学生是一艘刚刚起航的船,教师就是掌握引航的舵手,家长则是护航的水手,只有当这三股力量有机的凝聚在一起,教育效果才能是加法,才能促使航船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
最后一点是为人师表,要做学生的榜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老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执教者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他的一言一行会无声的影响着身边的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而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改变学生,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否则工作总是良苦用心,但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新的时期教育有新的特点,只有班主任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好90后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才能教育好90后。教育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