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清
【摘 要】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细、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要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抽象的道理,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热情。例如数学教学与其它领域相结合,创立专门的数学区域,结合生活,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播下“学以致用”的种子。
【关键词】数学;抽象;教学手段;操作材料;角色游戏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细、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要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抽象的道理,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当然,我们在3~6岁的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首要,而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抽象的。而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幼儿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幼儿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量、形、数、时间、空间等数学内容,幼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主动获取相关的数学经验,真实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在幼儿心灵深处播下的“学以致用”的种子,会让幼儿在一生的快乐发展中受益。
一、教学手段多样性,注重操作材料
1.数学教学与其它领域相结合
单纯的学习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也难以理解,我们将数学活动与语言、音乐、美术、体育等游戏结合。如常用的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中,渗透对1~12个钟点的认识,在《跳格子》游戏中,练习1~10的数序;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
2.操作材料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师的职责是提供材料、观察、了解、帮助幼儿自己去探索。”如学习多角度分类,我设计了“分纽扣”游戏,提供给幼儿的纽扣包含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材料不同、厚薄不同、双孔和四孔等多种因素,看一看、比一比谁分的方法多。这类游戏的探索性很强,它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发现,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3.创立专门的数学区域
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和自我发现的机会,我在活动室里专门创设了一个数学活动角,放置了各种教玩具。其中有分类盒、分类板、印泥、各种印章、彩笔、连线图、几何图形片、实物卡、各种标记卡以及各类操作单,还有一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瓶盖、贝壳、水果核、纽扣、豆子、回形针、雪糕棒、木珠、雪花片等等。
二、结合生活,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播下“学以致用”的种子
1.有趣的游戏
有很多与数学有关的小游戏,例如我们在数学区域中投放一些电话、积木、数字、图形,年龄小的宝宝玩打电话游戏,大宝宝玩的塔积木游戏等等,这些游戏中都渗透着精彩的数学内容。在游戏中以幼儿为主导,我们老师作为一位引导者,引导幼儿之间一起活动和运动,他们更有机会思考数学问题了。
2.与“我”相关的数字
宝宝们为知道他们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而感到自豪。很早的时候,宝宝们就能确定他们的年龄。知道自己的身高,我们可以在区域中提供皮尺,让幼儿互相量一量子的身高、手指的长度、手臂的长度、脚的长度、头发的长度等,然后记录下来,这个由大班的孩子来完成,他们是很感兴趣的。
3.管理钱财
幼儿能摸钱、数钱、存钱、把钱分类和在人督导下花钱。领他们逛商场告诉他们买东西必须付多少钱,他们可以节省多少打折钱,这方法固原不错,但教幼儿关于钱的价值比这更好。随着幼儿长大,当他们做家务活时给他零用钱,让他们开始学会工作挣钱。
4.日常游戏
在幼儿园,教师除了围绕量的比较、排序;数的分解、组成,简单的统计;根据生活情境简单地加减运算和自然测量等数学教育内容目标,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外,还会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像值日生分发物品、按人数摆椅子、幼儿活动分组、活动区材料的摆放等,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与探究,如分发碗盘时,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计算出与各桌人数相等的数量,在椅子摆好后核对人数时有几种数数的方法,幼儿分组时怎样排序的等等。
5.家园共育,在家中的培养
在家里,提醒家长也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购物前让幼儿计算准备买几样东西,购物时看看已经买了几样,还有几样没买;今天吃饭需要摆几个碗、几双筷,几个盘;如果每个人吃一个水果,要洗几个等等。家长要充分发挥与孩子一对一的优势,尽量为孩子创造学习数学的机会,帮助幼儿在多种活动中,反复体验数与物的相互转化,才能有助于幼儿真正建立起抽象的数的概念。
总之,幼儿园数学教学过程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如何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发现数学关系,获得数学经验,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不断探索、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学期儿童数学教育》.林嘉李丹玲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冯雪红.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性解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1).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