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图书馆推行借书数量无上限的现实解读

2015-05-30 10:48苏伟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苏伟观

摘要:在高校图书馆借阅量逐渐走弱的大环境下,有着海量藏书的中山大学图书馆推行借书数量无上限的新规,并通过缩短借阅限期的方式来规避借阅紧张。通过分析,笔者指出,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优化藏书结构、增加开放时间、合理制定借阅限期、提高借阅数量、引导使用电子书籍等方式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關键词:高校图书馆 借阅无上限 藏书结构 借阅紧张

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山大学图书馆从这天起,正式实施外借图书数量无上限的措施。全国范围内,推行“无限量借书制”的高校至今寥寥无几,在广东,中大此举也是首创。

借书数量无上限的出发点,当是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借阅需求,而服务于读者也是所有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第一要义。一项新政策的推行,无疑是要经过慎重考虑和详细讨论的;中大推行借书数量无上限,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解读到很多东西。

1 中大推行借书数量无上限的现实背景

1.1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萎靡不振。我们先来看一组广州大学图书馆提供的数据,见下表[1]: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校图书馆的借阅量每况愈下,持续走低。

萎靡不振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电子阅读的逐渐普及和兴起,藏书结构不完善导致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功利性阅读的社会氛围导致的阅读兴趣降低,特别是深阅读的兴趣降低,等等。

中大的程焕文馆长在接收采访时也说了推行借书数量无上限的目的是“希望借阅量会大幅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高校图书馆借阅趋势逐渐走弱的基本情况。

1.2 中大藏书量丰富。据程焕文馆长所言,中大有五六百万藏书,推行借书数量无上限的新规,没有问题。这种回答显示了中大的底气:藏书量丰富。重点大学在经费预算方面相对于普通高校有着先天的优势,因而每年在图书馆上的投入也要比普通高校的图书馆更充裕;中大图书馆于1924年随着建校伊始,历史悠久,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藏书也是数量巨大;高起点,高投入,保证了中大藏书量得无比丰富。

1.3 研究型高校对文献参考的需求相对较大。中大是研究型本科高校。研究型高校,对阅读量以及阅读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查阅资料,写论文,是教师和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教师和学生在做课题研究或者写论文时,经常要参考大量的书籍,而中大之前实行的是每人限借10本,这对于很多“学霸”型的学生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1.4 场地限制导致外借增加。由于图书馆的空间有限,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在馆内找到座位学习,找不到座位的,自然只能通过外借图书的形式,在馆外其他地方进行阅读和写作。

中大图书馆并不是24小时开馆。以南校区总馆为例,开放时间是每天7:30-22:30,而借还书处是每天8:00-

22:30,所有的进馆读者都被压缩在每天15个小时以内,而另外9个小时的时间,并没有很好地起到读者分流和图书回收整理上架的作用。

2 推行借书数量无上限的弊端及对策

2.1 藏书结构不合理导致类型书借阅紧张。一个图书馆的空间决定了藏书数量的上限,在知识更新换代频繁的21世纪,很多采购的图书,会变得不再适应新时代的教学与研究,历史积累有时候反而成了图书馆的累赘,导致藏书结构不合理。根据二八定律,只有约20%的图书利用率较高,而80%的图书利用率很低。受欢迎的图书收藏较少,供不应求会导致类型书的借阅紧张,这跟藏书总量没有直接的关系。

2.2 借书时间段集中导致时段性借阅紧张。高校课程的时间安排都比较集中,专业书的临时性借阅紧张会出现在学期中段、学期末两个时间段,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大的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比例较高,在公务员报考至考试阶段会同样出现时段性借阅紧张,而这个紧张时期,基本上是靠近学期末的阶段。

2.3 相应的解决对策

2.3.1 加大藏书数量,完善藏书结构。每年采购回来图书,都是对藏书数量的良好补充,应参考图书馆所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因应教师和学生的借阅需求,做好采购规划;并适时淘汰一批不适宜的旧书,多进多出,不断完善藏书结构,达到外借多的图书收藏多,外借少图书的收藏少的预期效果。

2.3.2 缩减借书限期。提高每本图书的流通速度,也可以达到部分缓解图书借阅临时性紧张的问题。中大的图书外借限期,由原来的60天缩减为30天[2],并且所还图书已有预约的不能续借,这也是提高了图书在读者手中的周转速率。

3 其他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之处

3.1 提高图书外借数量。每个高校图书馆的情况都不一样,在馆藏图书数量可以保证的前提下,是可以考虑通过提高图书外借的数量,来方便读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学生外借数量就由原来的10册提高到现在的20册[3],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绝大部分该校学生的借阅需求。

3.2 合理制定借书限期。由于结构性藏书缺陷,即使中大号称五六百万藏书,也还是将学生借书期限由60天缩减为30天,以避免借阅紧张的加剧。合理制定借书限期,可以尽可能地优化图书流通速率,提高图书利用效率。对于借阅率高的图书,可以相应缩短借书限期;对于借阅率低的图书,则可以适当延长借书限期。

3.3 完善藏书结构。当藏书数量满足办学基本条件之后,藏书结构应尽可能优化,更新换代快的知识,相应的图书要淘汰速度快一点;借阅量大的图书,采购的时候要增加副本数;对时效不太敏感的图书,应选择核心的,经典的。多次的进出调整之后,藏书结构会趋于合理,结构性借阅紧张将得到缓解。

3.4 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在条件允许下,延长开放时间,让读者留在图书馆进行文献阅览,可以分担部分借阅紧张的压力。广州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已经在开辟24小时开放区,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3.5 引导读者使用电子图书

图书电子化,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趋势。电子化占用的场地面积很小,而且可以远程服务于所有读者。图书馆在纸质馆藏不足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发展电子图书,并引导读者使用,让读者多一个选择的学习渠道。

参考文献:

[1]邓尧伟.《信息共享空间:思考、行动与计划》.广州大学图书馆,2014年11月.

[2]《图书馆借阅制度》.中山大学图书馆,2014年4月22日.

[3]《校园卡和借阅证管理办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2014年9月.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