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斌 李志萌 马回
[摘 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五年来,在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客观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成效,找出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工作方向,对进一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自《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及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实施成效进行定量评价,就进一步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规划;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5-0079-18
[作者简介]孔凡斌(1967—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李志萌(1965— ),女,湖南醴陵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农业经济研究;马回(1986—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例”(12&ZD213)、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13JBGP028)与江西省普通高校科技落地计划科学前沿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优化技术”(KJLD12065)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By: Kong Fanbin,Li Zhimeng & Ma Hui
Abstract: During i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economic strateg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has been active in exploring new models of a harmonious co-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cology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planning.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Planning,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some rela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自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实施与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项建设顺利展开,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不仅要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而且要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江西样板、引领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面提供良好示范①。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研究,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差距,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背景
(一)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条件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29°45,东经115°47—116°45,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以及环湖区间来水,经湖盆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是否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社会经济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其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会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②。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功能分区的要求,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三个功能分区③。
(三)规划的定位及目标要求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四个定位: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全国其他湖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发挥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以生态产业建设为核心,建成全国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和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制造业、商贸和物流中心,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机制。围绕上述定位,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09—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①。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大幅增加,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与我国周边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江西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引领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措施及成效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1.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成效明显,湿地面积显著增加②
图1反映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促进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恢复和发展。2009年,湿地面积为46937.5公顷,到2013年末湿地面积为78830.22公顷,较2009年增长约31892.72公顷,增长幅度达67.94%。但是受到上游来水减少、湖区水位严重下降等因素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湿地面积2011年后的增长幅度出现明显回落,不仅低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01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对区内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封山育林面积波动上升
如图2所示,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封山育林面积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末,区域内封山育林面积达到311.18千公顷,较2009年增长约42.97%。但相对于全省的增长情况来看,区内增长的速度及比例相对较低,需要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促进封山育林面积的增长,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63%的总体目标。
3.绿色屏障建设显效,森林覆盖率直追总目标
图3反映出了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2013年绿化覆盖率匀速增长的状态,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从2009年的44.62%增长至2013年的45.26%。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展,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将会提高。
4.绿化工作显效,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步增长
从图4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09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88平方米,到2013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14.86平方米,约增长25.08%。对比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化覆盖率变化图(图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同绿化覆盖率的增长趋势一致,增长幅度比例相似。可见,随着绿化覆盖率的增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会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2012年前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2年开始逐步超越全省平均水平,到2013年末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5平方米,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化工作成效十分显著。
总体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的各项措施实施成效比较明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符合生态经济区的实际,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措施及成效分析
1.水环境状况改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强
截至2013年末,鄱阳湖流域内的85座县(市)级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提前完成建设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城区全部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管网工程正在完善,区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正加紧推进,新增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能力6000吨/日,完成规划目标的40%,区内各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
(1)水环境改善
根据图5所示,2013年全省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污水处理率呈现增长状态,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效果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污水处理率始终高于全省水平,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实现38个县市区全覆盖,废水处理能力不断加强。
水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行,区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末,鄱阳湖水质状况整体稳定,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改善,水体总氮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如表1所示,从全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废水中氨氮排放量对比可以看出,排放总量占全省比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到2013年末仅占全省的36.27%。依据表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省比重波动变化,到2013年末变化明显,下降至全省总量的40.89%,水环境状况改善明显。
(2)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强
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区内所有市县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如图6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末,鄱阳湖上生态经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82%,高出全省约12个百分点,区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不断向实现区内所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靠近。
2.大气环境逐步优化,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
大气环境保护治理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所有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防止产业承接中的污染转移。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污染排放不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必须实行“关停并转”。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粉尘防治。加快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在线实时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高污染、高危险物品和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
(1)大气环境逐步优化
如图7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较稳定,从2011年开始略有持续下降。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逐步提升,二氧化硫排放的情况呈现不断好转的趋势。
如图8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持续下降情况,氮氧化物排放具有良好的控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产值的不断提升,工业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从图9可以看到,全省烟尘排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2013年相对于2009年具有明显的下降幅度,约下降84000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烟尘排放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相对于全省的不断下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烟尘排放上面的工作开展出现较明显的问题。针对烟尘排放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或者寻求其他更加有效的方法开展工作,降低烟尘排放量。
(2)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
在固体废弃物、永生物综合治理方面,一是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膜、地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推广畜禽排泄物收集与再利用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未处理排放;二是工业方面治理重金属污染,加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重点防控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三是城市废弃物方面加快推进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建立和完善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如图10所示,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固体永生利用率接近80%,201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同全省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准,且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总体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各项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及技术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到2013年,各项主要指标均显示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区内污水处理实现38个区县市全覆盖,垃圾运转能力不断增强,立即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工业污染物、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烟尘排放方面工作出现问题,需要改进和加强烟尘排放监管方面的工作,不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指标增速较快,如表3所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9年4491.39亿元增长至2013年8452.6亿元,年均增长12.1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9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增长迅速,第一产业由2009年459.51亿元增长到2013年697.44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0.2%、18.3%、5.1%和10.8%;第二产业2013年达到4947.71亿元,是2009年的2.02倍,4年来翻了一番;第三产业2009年为1580亿元,2013年达2807.45亿元,年平均增长19.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三产比重分别为10.2∶54.6∶35.2、9.1∶57.2∶33.7、8.7∶56.5∶34.8、8.3∶58∶33.7、8.2∶58.5∶33.3,三产中第一产业比重在绝对值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比重进一步缩小。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工业投入,使第二产业无论是生产总值还是比重上都呈现上涨趋势,第三产业则在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产值比重较为平稳。
2.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快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内动力明显增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明显提高。
2013年区内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192.06亿元,比2009年增长53.1%,比全省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44.2%。
2009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一步强化国家粮食主产区地位,明确安全责任,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建高标准良田90万亩,建设高产示范片共计436片;启动建设了一批良种繁育基地、高产创建示范片、机插育秧与推广示范基地,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启动建设了多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区域站及监测网点、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集中展示区,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区内粮食总产达217.44亿斤,比2009年增长15.91%,增速比全省高10.31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1.38%,比2009年提高3.39个百分点。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区内有19个;前8名产粮大县全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分别为丰城市、鄱阳县、南昌县、余干县、高安市、新建区、临川区和樟树市;其中,丰城市、鄱阳县、南昌县粮食总产量超过20亿斤。
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稳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山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广“猪(牛)—沼—果(粮、鱼、油、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优质油菜基地建设工程、鄱阳湖水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生态柑橘基地建设工程、生态茶园建设工程、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实施进度良好,共建设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130个,新建设高标准菜园121个,面积11.43万亩,新建育苗中心25个,年出苗量25000万株,创建蔬菜标准园67个,面积8.46万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100万亩。2013年区内油料总产达74.23万吨,比2009年增长21.6%,增速比全省高1.9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为60.76%,比2009年提高0.92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经济区着力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鄱阳湖生态优势和重点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建设绿色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基地3个,配套建设相应研究开发中心1个、生态农业观光园2个,推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如表4、图11所示,区内肉类产品由2009年的135.67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149.46万吨,年平均增长为2.54%,占全省比重为43%。生猪出栏:2013年为1498.24万头,比2009年的1341.72万头增加156.52万头,增长11.67%,占全省比重为46.03%。园区内水产品:2013年达149.44万吨,比2009年增加25.72万吨,年平均增长5.19%,占全省比重为60.09%。
3.新型工业驱动力增强
《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重点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龙头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加。工业已经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壮大生态经济的主要支撑力、实现绿色崛起的主要保障力。
如表5、图12所示,2013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42.3亿元,同比增长22.46%,占全省比重为56.15%;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为4826.6亿元,2013年增长到9296.70亿元,增长了92.61%,占全省比重为69.42%;主营业务收入及利税总额2013年分别为16741.92亿元、1337.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45%、19.12%,占全省比重则分别为60%、51.7%。
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效果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规划》提出的光电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主要工程任务进展顺利。如表6所示,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达702个,比2009年增加108个,占全省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的46.63%;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为776.34亿元,是2009年的2.13倍,占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7.59%(见图13);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为3306.9亿元、194.91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2.86倍、3.08倍,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比重分别为54.82%、50.85%。
4.现代服务业规模化扩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和改善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加快节能环保服务业、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商贸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80.00亿元,2010年为1865.89亿元,同比增长18.09%,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2392.73亿元,同比增长28.2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2570.94亿元,同比增长7.45%;2013年为280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省第三产业比重为56.78%(见图14)。
旅游业稳步发展。随着《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旅游要素配套和便民服务建设不断加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乡村旅游、温泉庄旅游、森林旅游等生态旅游迅速升温,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大旅游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内部分国家4A级以上精品景区旅游基础市井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一批鄱阳湖生态码头和环湖旅游公路网,重点打造了一批示范点、生态旅游名镇(名村),南昌、九江、鹰潭、抚州等地的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设主要工程任务顺利推进。2013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25009.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189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8%。国内旅游人数24846.22万人次,同比增长22.11%;国内旅游收入1863.55亿元人民币,入境过夜旅游者163.6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76%。其中接待外国人53.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49%;香港同胞56.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19%;澳门同胞24.4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7%;台湾同胞29.5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70%。旅游外汇收入52508.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3%。
商贸物流业稳步发展。区域内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强,行业经营连锁化、物流配送化、管理网络化、企业规模化、业态新型化、服务系列化、设施现代化逐渐凸显,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如表7、图15所示,2013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27亿元,同比增长18.46%,占全省比重达58.52%,比2009年提高2.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297.70亿元,同比增长35.3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9.41%;限额以下批发零售法人企业销售额2597.71亿元,是2009年的2.32倍,占全省比重为69.7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营业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2%,是2009年的1.52倍,占全省比重为58.66%;2013年区内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6个,年成交额达1073.42亿元,占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的69.85%;与上年相比增长7.06%,增速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
拓展金融服务效果显著。信贷力度支持不断加大,2009年年末,区内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63.2亿元,经过四年的发展,到2013年年末,区内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至9072.9亿元,增速高达98.83%。使用金融市场融资取得明显突破,2009—2013年,区内企业通过IPO融资合计32.26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合计374.57亿元,区内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种债券融资94.51亿元,发行企业债合计160亿元。保险产业的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区域内保费总收入由2009年的96.74亿元增至2013年的180.61亿元,增幅达86.7%;区内保险赔付金额由2009年的24.87亿元增至2013年的64.31亿元,增幅达158.59%。金融体系日趋完善,《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区大力引进境内外银行和股份制金融机构,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金融机构,2010年到2013年,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38家,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16家,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聚焦效应逐步凸显。财政补贴对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2009年,区内政策性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分别为226万元和1470万元,截至2013年末,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分别为10892万元和7257万元。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近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1.铁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铁路事业发展迅速,初步构建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快速铁路网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周边重要经济区之间的快速铁路通道,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等区域的联系奠定了更为优良的区位基础,也使省内各地市联系更为紧密。
全区7项铁路干线项目已完成4项,完成率达到57.1%。如表8和图16所示,除2011和2012年外,全区的营运里程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且全区2009—2013年铁路营运里程年均增长率为4.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昌九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实行了高速铁路零的突破。向莆、衡茶吉铁、九景衢、京九向塘以南段电气化改造进展顺利,形成了京九、浙赣、皖赣铁路联系本地各中心城市的运输网络,使江西省与周边主要城市联系更为紧密,基本形成南昌至省内各设区市1小时、至周边主要城市3小时、进京6小时高铁交通圈。
2.公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及全国重要地区的公路通行能力稳步提升,公路建设里程稳步增长。省会城市南昌到各地级市,以及九江、景德镇、鹰潭等相邻城市之间早已互通高速,鹰瑞、石吉、澎湖、九瑞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都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地区信息、人员的快速流动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公路总里程达592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548公里,新增36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57681公里,新增505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15.68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通往周边省的出省主通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所有县(市、区)半小时进入高速公路网络的目标。区域内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达2634公里,公路路面优良率达到85%以上;区域内县乡道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县道50%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水平,乡道90%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水平。另外,乡镇和行政村100%通水泥(油)路。
3.水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水系高等级航道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形成了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良好的生态水运体系。在内河航运建设方面,如表9和图17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省内河里程在2013年具有一定增长,2009—2013年全区内河航运里程年均增长率为0.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6个百分比。
4.民航设施建设
截至2013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4个民航机场,占全省民用机场总数的66.67%。其中,宜春的明月山机场已经建成并开始营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正在加紧扩建,民用机场年均增速约为5%,高于全省3.33%的年均增速。初步形成以南昌、九江、景德镇、宜春、上饶为主要枢纽,达到联通全国主要城市和联系全球的机场网络系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在100公里半径内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提供支撑。
总体而言,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综合交通体系,使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人员、货物、信息便捷往来,形成了以昌九景为中心、通江达海的4小时环鄱阳湖区发展经济圈,为促进本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生态城镇、城市建设、招商引资、消费品市场、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
1.生态城镇创建和城市建设均稳步推进
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县市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成效显著,居住环境明显趋好。
如表10和图18所示,2009年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88平方米,到2013年增长到14.86平方米,累计增加25.08%;2009年至2013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均增长5.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
如图19所示,2009年全区建成区绿地化覆盖率为43.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1个百分点;2013年全区建成区绿地化覆盖率为46.30%,比同期增长2.6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0个百分点。
2.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江西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努力打造环境品牌,把扩大投资与扩大开放、全民创业结合起来,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平等准入、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①。如香港理文集团在瑞昌投资3亿美元的理文化工项目、香港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在南昌投资2.74亿美元的华南城项目、四川金天集团在湖口投资50亿元的硅锰合金新材料生产项目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在成为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热门地带。
如表11和图20所示,2009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6.49亿美元,在全省所占比重达65.84%;2013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到63.64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80.59%。2009—2013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增加37.15亿美元,累计增长约140%。2009年区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695.36亿元,在全省所占比重达50.86%;2013年区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增长到2219.3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52.39%。2009—2013年,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累计增加219.16亿元,累计增长约219%。
3.消费市场稳中趋旺
《规划》实施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多方筹划,积极应对,改善消费环境,开拓消费市场,刺激消费增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消费品市场运行活跃、稳中趋旺,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如表12和图21所示,2009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25亿元,占全省比重达56.20%。2013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27元,同比增长18.46%,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58.52%。2009—2013年,区内社会消费品总额累计增加1353.02亿元,年均增长19.38%,比全省平均累计增长高1.56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387.9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6.96%。2013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297.70亿元,同比增长35.3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9.41%。2009—2013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累计增加909.79亿元,年均增长46.91%,比全省平均累计增长高2.36个百分点。
4.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
《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尤其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表13和图22所示,2009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233.64万人,占全省比重达40.2%;2013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351.56万人,同比增长2.31%,占全省比重达40.09%。2009至2013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累计增加117.91万人,累计增长9.56个百分比,年均增长2.3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平均增长速率0.07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1.08万人,占全省比重达39.99%。2013年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60.56万人,同期增长0.1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40.23%。2009至2013年,城镇化进程加快,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故区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累计减少0.53万人,年均减少0.2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速率0.15个百分点。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调研及统计分析,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近五年来,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推进过程来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江西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既面临加快发展、做大总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保护好青山绿水、巩固好生态优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任务艰巨①。由于江西地方财力有限,相对于繁重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投入能力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持续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难度很大。
(二)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近十年多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以及近年来鄱阳湖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的问题十分突出,枯水位天数平均延长51天。这种常态化、趋势性的枯水期低水位,给全区生态、民生、经济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一是严重威胁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主要是湿地面积萎缩,候鸟生存环境变差,各类鱼类资源衰减,枯水期劣Ⅲ类水质比例明显上升。二是严重影响湖区生产生活,主要是灌溉水源不足,居民饮水困难,湖区血吸虫病呈上升趋势②。
(三)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力度还不够,许多体制机制创新要么没有实施,要么实施力度不强。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目前仍然进展缓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条件较好的城市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仍遥遥无期,鄱阳湖银行尚未筹建,国外金融机构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也没有动静。绩效评价考核体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绿色GDP制度目前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离真正实施困难重重,使得鄱阳湖生态资本价值难以真正体现。市场调节机制创新、政府引导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绿色消费机制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参与机制方面,许多项目仍然没有改变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传统模式,未能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以兼并、收购、参股、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还刚刚起步,非政府组织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制创新不足。另外,利益补偿机制也不完善,有关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对象和补偿者等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农业节水补偿、养殖业退出补偿、重点污染企业退出补偿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未实质开展。
(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力度不够
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经济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尤其是南昌这样的省会城市,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既对流动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又有更好的容纳城市人口的能力,因此,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最高①。南昌、景德镇等几个大城市的城镇化率远高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二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城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只有南昌1个;2014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也只有南昌,超过200万的只有南昌和九江。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缺乏,小城镇发展能力不足,城镇规模结构极不均衡,难以发挥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三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协调。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城市化与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在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工业化率。自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化率滞后工业化率6个百分点以上②。
(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水陆空全面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特别是高铁和港口建设落后,与兄弟省市差距较大。江西高铁建设严重滞后,2014年9月16日才开通第一条高铁—沪昆高铁江西段,北上南下的高铁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港口和水运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支持力度不大,内河水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省道、县道、乡道建设相对滞后,国家投入少,补助标准低,尚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策建议
(一)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控总量、减存量、压增量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在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建立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当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从而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是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加强水生态建设,巩固“五河一湖”及其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水质的稳定提高。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改善自然生态平衡,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提高环境修复能力,巩固退田还湖、还泽、还滩成果①。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维护,积极推进濒危野生动物繁育及放归自然,促进其野外种群的恢复与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依托江西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进一步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产业结构布局。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效率,确保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量;提升区内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打造品牌效应。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打造出在国内农产品中的领导品牌。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范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力争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先进装备制造、光伏产业、生物制药等产业培育成区内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低能耗、低污染、技术密集型行业,推进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②,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从“黑色”转向“绿色”。三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江西省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好生态旅游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建立体现责任、价值、公平与监管的体制机制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评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推行分类考核办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并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增加开发强度、节能减排、耕地保有量、生态建设、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管理等评价指标。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明确问责对象、问责主体、问责内容和追责范围、追责方式、追责程序。二是建立严格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化主要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和矿业权制度改革,推动森林资源利用制度改革,设立中国南方(江西)森林碳汇基金,推进碳汇造林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交易③。三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力度;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最终形成具有政策和法律保障的长效生态补偿体制。四是建立环境资源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各项环境资源监测体系;完善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应急机制。构建多元、立体的社会监督监测网络。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源头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力度④。
(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协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发挥资源整体效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发挥出来,促进整个区域城镇化建设。积极建设布局科学、结构协调、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产业支撑力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挥区域内大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主导作用和辐射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推动建立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充分重视特色小城镇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打造其优势产业,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实现经济区新型城镇生态化建设,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镇,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五)形成优质、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建立布局协调、能力充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是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环十通”综合运输通道,实现经济区主通道与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周边省交通主通道相连通,区内中心城市群、城镇带互相连接,形成布局合理、通畅快捷、能力充足的运输通道。二是湖区交通网建设。完善连通核心保护区的控制开发带范围内的旅游景点、居民点的公路网络、湖区航道网、沿湖码头等设施,为滨湖区的旅游、居民出行和经济活动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交通体系。三是高效集约发展区交通网建设。建成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区内县(市)半小时内进入高速公路。建成以县道为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建设连接干线铁路的支线铁路、产业集聚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区内综合码头、产业专用码头及支流航道。实现客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网络。
(六)融入并共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随着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环鄱阳湖城市群将与长江中游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共同形成长江流域的特大型城市群,南昌将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汉、长沙,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①;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②。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协调发展;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通过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发展动力③。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构建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体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共同体”,维护长江生态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