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霞 吴丽霞
【摘 要】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两种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茵栀黄注射液配伍后外观、颗粒数、pH值等变化情况,并采用HPLC法检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抗感染中药配伍后的稳定性。结果:茵栀黄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呈棕红色,轻度浑浊;双黄连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呈无色澄透溶液,混合后8h内pH值、微颗粒个数均无明显变化,12h含量测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宜与茵栀黄注射液配伍,与注射用双黄连配伍后pH值和含量值均稳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配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96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14-02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新一代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血药浓度高、半衰周期长的特点,可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治疗中[1]。临床上常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其他的药物联用,但与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研究相对较少。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注射液的药物成分复杂,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pH值可能出现变化,造成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2-4]。本文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茵栀黄注射液配伍前后外观、pH值等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抗感染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pHS-2C数字酸度計(上海光学仪器一厂);UV-2501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成光仪器有限公司);GWJ-3型智能微粒检测仪(北京汉柏科创仪器技术开发中心)。
1.2 药品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24);注射用双黄连(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国药准字Z20043854);茵栀黄注射液(神威药业;国药准字Z13020772);5%葡萄糖注射液(安徽丰原淮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78)。
1.3 方法
1.3.1 外观及色泽变化 模拟临床用药剂量,分别取20ml茵栀黄注射液和40ml注射用双黄连置入250ml5%葡萄糖溶液中,摇晃均匀,观察两组溶液外观、色泽及沉淀等情况;分别取40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置入两组溶液中,摇晃均匀,观察两组溶液外观、色泽及沉淀等情况。
1.3.2 pH值及微粒数量测定 分别取40ml注射用双黄连和茵栀黄注射液置入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中,摇晃均匀后测定溶液pH值,计算直径大于10μm、25μm的微粒数量。取40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置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观察混合8h内pH值及微粒数变化情况。
1.3.3 药物含量测定 ①贮备液的制备:精密配置200mg/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5%葡萄糖溶液作为A溶液;取250ml葡萄糖溶液稀释40ml注射用双黄连作为B溶液。②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取1.0、2.0、5.0、10.0、50.0、200mg/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溶液,分别进样10μl测定,以峰面积为X轴,以相应浓度为Y周,制作线性回归曲线。③配伍稳定性测定:模拟临床用药剂量,取40ml注射用双黄连置入250ml5%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稀释,再取2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置入混和液中摇晃均匀,经0、1、2、4、6、12h取1ml溶液,并采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经过滤取10μl溶液注入HPLC仪器中,观察其色谱图,并计算其含量。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茵栀黄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配伍后外观色泽变化。外观色泽变化标准:Ⅰ度:混合液颜色无异常,无沉淀物质产生;Ⅱ度:混合液颜色浑浊,无絮状物质产生;Ⅲ度:混合液浑浊,有颗粒混合物产生;Ⅳ度:混合液颜色浑浊,有絮状物质产生。②记录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配伍12h内pH值及微粒数变化情况。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配伍12h内在5%葡萄糖溶液中含量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色泽变化 注射用双黄连置入5%葡萄糖注射液后外观色泽与配伍前无没明显差异,均呈无色澄透液体;茵栀黄注射液置入5%葡萄糖注射液后,颜色加深,轻度浑浊,无颗粒或絮状沉淀物出现,见表1。
2.3 含量变化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配伍12h内在5%葡萄糖溶液中的含量分别为101.10%、101.49%、101.11%、101.50%、100.93%、101.49%,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2.2 pH及微颗粒数 配伍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pH值为5.54,≥10μm和≥25μm微颗粒分别为56.0、2.1个,混合液8h内pH值和微颗粒个数均无明显变化,见表2。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用于呼吸系统感染、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5-6]。研究发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半衰期相对较长,可长时间作用于机体,并能抑制细菌复制[7-8],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其他抗感染药物联用增强疗效。国内外均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抗感染西药配伍后稳定性研究的报道,但与抗感染中药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9-10]。
本文分析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茵栀黄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等的变化情况。发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茵栀黄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颜色加深,轻度浑浊,表明两者配伍用药可能发生反应产生不溶性物质,影响临床治疗及安全性。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配伍后外观、颜色与配伍前无差异,且配伍后pH值与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提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配伍后较为稳定。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未对配伍后药物毒性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宜与茵栀黄注射液配伍使用,与注射用双黄连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pH值和含量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秀清.氟罗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曲松钠、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3.
[2]黄元,任经天,郭晓昕,等.从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研究探讨配伍对中药注射液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警戒,2010,7(12):738-741.
[3]吴秀荣,林焕泽,李桃,等.5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J].中国药业,2012,21(7):6-7.
[4]张洪峰,陈晨,李倩,等.中药注射液与抗生素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335-337.
[5]许丽贞,陈燕丽,邹艳,等.奥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他巴唑钠、氟罗沙星之间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826.
[6]江波,陆瑾,徐俊,等.不同加药方法对3种中药注射剂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4):331-333.
[7]叶可人,吴明钗,陈爱芬,等.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5):1329-1330.
[8]孙立光.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存在配伍禁忌[J].药学实践杂志,2010,28(2):153-153.
[9]Wei Li,Jun Wang,Yu-Zhu Hu.Photodegradation of fleroxacin injection: Kinetics and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J].AAPS Pharm Sci Tech, 2013,14(2): 578-84.
[10]李文杰,尹晓飞,范雪亮.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稳定性问题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22): 99-100.
(收稿日期: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