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5-05-30 10:48:04程向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程向东

【摘 要】 目的:观察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新生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单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雾化吸入给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气喘、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的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

【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42-01

新生儿肺炎为儿科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均未能完全发育成熟,故一旦因黏液发生阻塞极易导致严重后果,其治疗的关键是要短时间内帮助患儿祛痰并解除呼吸道的阻塞[1]。笔者采用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4例新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男患儿48例,女患儿26例;胎龄30周以下者6例,30~37周者35例,38~41周者33例;病程2~5d,平均(3.5±1.2)d。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应用抗生素以及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沐舒坦针剂(贝林格尔英格海姆法玛两合公司,产地:德国,批号:20130529)行静脉滴注给药治疗,针剂需先采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20ml,给药剂量为7.5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的配药为15mg沐舒坦配以0.45%生理盐水4~5ml,雾化吸入时将患儿取卧位体位,每12h进行1次,15~20min/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准确记录两组患儿气喘、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完全恢复的时间。

1.4 疗效评价[3] 显效:气喘、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均消失,胸部X线片显示阴影吸收;有效:气喘、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胸部X线片显示阴影有一定程度吸收;无效:气喘、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均未见缓解,胸部X线片显示阴影无吸收。以显效率、有效率之和计算临床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恢复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气喘、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的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主要臨床症状多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以及发热等,在不能获得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其病情发生反复且持续加重,甚至可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患儿的生长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故临床在对本疾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沐舒坦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盐酸氨溴索。相关药理学研究证明[3],氨溴索不仅具有抗氧化以及溶解黏液的作用,同时其还能降低氧自由基的生成,并对炎性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具抑制作用,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当氨溴索作用于气道的分泌细胞后,将促进气道内浆液分泌量的增加以稀释痰液而有利于其排除,同时也可加快分泌物的溶解,加快纤毛运动,使呼吸道黏膜表面的活性物质可发挥正常的保护作用。然而,在单纯进行静脉滴注给药的情况下,其药物需随血液的循环才能被输送到病灶,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治疗效果,而且也很容易出现药物浓度在各部位分布很不均匀的情况,甚至还可诱发某些不良反应。而雾化吸入作为沐舒坦的另一种主要给药途径,经压缩与雾化处理后所喷出的颗粒直径不超过5μm,一般在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即可直接将药液吸入呼吸道,而再由于氨溴索对肺组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故很容易将药物集中于病变部位而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继而弥补单纯静脉滴注给药治疗的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气喘、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的完全恢复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正德,金玉,余唯琪,等.新生儿肺炎流行的病原学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2):1205-1207.

[2]李毅.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1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12.

[3]张怡,陈培. 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分析[J]. 四川医学,2010,31(4):28-29.

[4]周福.分析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J].医学信息, 2013,26(3): 114-115.

(收稿日期:2015.02.02)

猜你喜欢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7年5期)2017-04-18 18:24:53
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炎症介质及肺血流指标的影响研究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80例临床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5期)2017-01-23 23:41:54
自制叩背器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
浅析新生儿肺炎生理病理结构实施精心护理方案的效果
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沐舒坦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外医疗(2015年28期)2015-12-02 02:20:08
雾化吸入结合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1)
雾化吸入结合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