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改善民生

2015-05-30 10:48:04郑彩荣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资总额消费水平经济体制

郑彩荣

“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热点问题。近几年高考将对这一热点进一步进行考查,可能是单课的,也可能是综合的,下面我们结合高考试题加以例析,以理清解题思路。

例1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解析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而该企业“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例2  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解析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解除了人们对“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等问题的困惑,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共识,社会因此出现“下海潮”。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例3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  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考查把历史材料置于历史背景下准确分析和阐释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数据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准确分析。从数据看,这期间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都远高于城镇,联系1979~1984年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可看出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A项不符合史实且无材料依据;C项与材料无关;D项误读材料,是迷惑项。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例4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解析  建国以来,农业合作社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合作社;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农民,故A项符合题意。在这三种制度下,土地的用途主要是农业生产,故B项是三者的共同点;土地的所有权都属于集体,故C项也是三者的共同点;土地的规模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排除D项。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例5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  题干材料中“1985年”的时间信息和关于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比率的规定,本质上反映了新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生产效益,将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说明了经营方式与分配方式的改革,故主要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正确答案为C项。A、B、D三项未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

答案  C

猜你喜欢
工资总额消费水平经济体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溢出效应的作用及优化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山西省国企工资将实现能增能减
支部建设(2019年5期)2019-11-18 19:59:10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10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9:35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