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把德育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内外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11
德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这句话道出了“德”的重要性。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置于首位。可见,德育首位莫动摇。既然德育如此重要,教师就不该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语文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利资源。因此,教师要“以文为本,以文明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不少都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感。教师要善用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如《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首先,抓住题眼,即抓住课文标题的关键词“始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接着让学生齐唱《我的中国心》,在歌声中渗透德育;理解课文内容后,着重讲解关键词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探讨交流,在概括主题思想中进行德育渗透;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如果我出国留学了”为主题,完成一篇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文章,在班级中交流。这样,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了有效培养。
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关于亲情描写的文章也很多。如朱自清的《背影》,记叙了父子的真挚感情,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这份亲情后,细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然后联系生活,说说父母对自己关爱的语言或行为,以及自己该如何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中走出来,想想现在该为父母做点什么,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文以载道”精辟地揭示了语文教材与德育之间的本质联系。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展示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辨别生活中的假丑恶。写作离不开人和事,让学生关注亲情、感恩、责任、诚信等内容,哪怕是写景的文章,也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或是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如作文《班集体的温暖》,是什么人、什么事使你感受到温暖,是同学的友好帮助,是教师的嘘寒问暖,是班集体的凝聚力,还是教师的谆谆教导?这些人和事令学生心潮澎湃,一种急于表达的欲望喷薄而出。
教师在作文讲评中也可渗透德育。“言为心声”,透过学生习作窥探学生心灵。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思想不健康,事理辨别不清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如有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网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上网可以玩游戏、聊天,若是每天能在网吧泡上两个小时那该多好啊!”这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懂得沉迷网络的危害,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褒善贬恶。这也体现了作文教学既育智更育德。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书是良师益友”,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进行交谈。如读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精神”将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这些高尚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组织健康有意义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易于被学生接受。如举办成语接龙比赛,谚语、名言警句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熏陶。学生把某些谚语、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成为前进的动力,激励着他们永远上进。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只要勇于探索、细心挖掘德育与语文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就会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