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央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虽寥寥数字,却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同时也是治学的一种精神。一个人,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只能是停滞不前。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每天担负着上课、备课的多项任务,因此在教学岗位上有太多的感触与困惑。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给老师的创新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亲身实践,我觉得教师不应成为教科书的忠实执行官,而应成为在课堂构建过程中学生的服务者,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者,精心创设课堂学习的鼓励者,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
所谓“大语文”,其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应以社会为大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就是要把社会与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了解社会中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少年周恩来所处的社会背景至关重要,当时的中国软弱、包含屈辱,正是因为特殊的生长环境及在租界的所见所闻所感,致使少年周恩来的心中牵挂国家的未来,才有了铿锵有力的少年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学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走进少年周恩来的心中,与他同思同感,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同仇敌忾之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好授之以渔。讲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好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才能确保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然之道》一文中,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帮助学习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向导对于幼龟被啄而若无其事的态度中,体会到向导了解海龟的生活习性及他本人对大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我们违背自然规律、以主观意愿办事形成鲜明地对比,以致于最后作者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针对所学文章内容,鼓励学生注意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逐渐养成用联系的方法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之间的规律,这样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觉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因此要赋予学生与时代接轨的思维。在经典课文《落花生》一课中,文章传统的立意是: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像石榴、苹果一样),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经典的课文,老套的释义,但对于处于现在社会来说,就不太合时宜。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每年大批的大学生求职、职场中残酷的竞争,如果我们每个人既有花生的不炫耀、平实的品格,又有石榴、苹果光鲜、靓丽的外表,如人的口才、流畅的思维,那么在职场竞争中岂不是无往而不胜?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同样也占据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德育无论是在哪一门学科中,都占着重要地位。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才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将德育有机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会了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着思想上的成长。对课文质疑必然伴随着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争鸣,而这样的思想碰撞正是把思维引向纵深。例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时,就有学生提出了两个疑问:司马光如何能搬起大石头?他拿大石头砸时不小心砸到缸里的小朋友怎么办?有学生根据上一课《乌鸦喝水》说往里面丢小石子,大家反对“会砸着小朋友”,还有小朋友说:先拿根空心水草让缸里的小朋友能够顺利呼吸,再去找大人来帮忙……学生在提出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时不仅经历了思维上的成长,也经历了道德上的成长,懂得了为他人着想,也懂得了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解救受害者。教学中的德育有效渗透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和意义,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正确地融合才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扮演适合学生的不同角色,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正是因为有了“学而不思则罔”,才有了在实施新课标下的困惑与吃力。
关于多媒体的运用,現在的观摩课上,几乎所有的授课老师都有制作精美的课件,这些课件色彩丰富、变化多样,在学生的眼花缭乱中完成整堂课的教学,是否课件越丰富,本堂课就越成功?我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应服务于课堂,但不应过分使用,否则只会让学生停留在课件的多姿多彩上,忽略了整堂课的重点,从而使课堂效果事倍功半?
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有很多的人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困惑,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去摸索,相信所有的困惑终将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