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诗意课堂

2015-05-30 08:40樊新哲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诗眼多音字生字

樊新哲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唐风宋韵,让人沉醉不知归路。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确实,“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词教学应该是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约的诗意课堂。

诗意课堂从何而来,我认为:它从读中来!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古诗词教学更是以读为主,读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灵魂。

一、疏影横斜水清浅——读通文字,动情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诗词教学课堂伊始如何使学生动情?非读不行,毕竟“七分诗,三分读”。

引导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读中,关注字、词,大致了解诗词的大意,把握好读的节奏、轻重、快慢,诗词的情感基调就出来了。

特级教师王崧舟深谙“引领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他在执教《长相思》时第一环节就是指导学生读词,读的重点就落在读通词,读懂词意,催学生动情于读中。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生读)

师:(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向榆关那畔行”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

生:(齐读)

师: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①)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王老师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洲》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然后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如何探寻?那便是反复的朗读。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四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然后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读的层次分明,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递升,让学生在读中真真切切体悟到词人的乡愁。

二、浓绿万枝红一点——捕捉文眼,悟情

诗(词)有诗(词)眼,文有文脉。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指出了诗(词)眼的含义,认为眼是全篇题旨之核心,神光之透镜。也就是说,诗词之眼是一首诗(词)或一句诗(词)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找准了诗(词)眼,抓住了文脉,也就扼住了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咽喉,以此为切入口,构建阅读教学的话题,阅读教学也就有了抓手,悟情有了催生点。

在寻找诗(词)眼的时候,注意古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虚词。但是千万不可看到这些词性的词语就当作诗眼,须知先有“诗词”后有“眼”,首先得理解整首诗词的含义,方能看出“眼”在何处。也不可看到一字就认为是全诗词的唯一诗眼。诗眼有一句之眼,数句之眼,全首之眼;诗词眼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几句诗。更不可把生硬字看作诗眼。古人强调炼字要精确而又有天然之妙,诗眼贵在贴切自然,做到平字见奇,常字显妙,所以不可把生硬字看作诗眼。

三、林间新绿一重重——抓住诗象,融情

诗重情,更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借助想象,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方能人文融情。王自文老师执教《古诗两首》时(《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就很好地抓住“诗象”这一中介进行引导:

师: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学生摇头。)

師:请同学们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塔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生:我看到了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拔起。

生:我看到了破落的村庄,瑟瑟的茅屋。……(②)

王教师抓住了“胡尘”两字,让它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谁又能置身于词外呢?

我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就抓住一个“悲”字:“诗人为什么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文字转化成了诗人死不瞑目,诗人老泪纵横,诗人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诗溘然长逝,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悲凉画面……

读诗词要融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四、点水蜻蜓款款飞——拓展资源,纵情

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词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但纵观我们的教材,小学六年的教材中古诗的总篇数也不足四十篇。如何对古诗词进行拓展,使课文信息量更丰富呢,学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呢?课堂中根据诗词的内容或表达,进行相关的拓展!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就是诗意诗情徜徉的河流,让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中吟诵千古美文,喷涌万般情感,得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积累优秀的语言材料,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为他们的人生平添无限诗意吧!

猜你喜欢
诗眼多音字生字
认识多音字
读儿歌识生字
认识多音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诗眼
诗眼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你会读多音字吗?
多音字也能出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