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5-05-30 10:48王永灿
成才之路 2015年5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通识教育人文精神

王永灿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 , 我们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偏差,过于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素质而忽视人文素质;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教育的价值性,导致我们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因此,从创新人才培养本身来看,要培养杰出人才,就必须一方面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另一方面逐步消解学习的工具性、功利性。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文精神;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04-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发出的感叹。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为何至今仍然振聋发聩?这不仅在于钱老对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忧虑,更在于其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落后就要挨打。在当前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之下,中国如果没有一批拔尖人才出现的话,中国在世界科学技术方面就很难占有一席之地,也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由于钱老振聋发聩的一问,使得国内学术界纷纷反省并开始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学者们从多个方面来求解钱学森之问。有从国家政策方面去寻求答案的,有从高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来寻求答案的,也有从当前教育模式改革方面来寻求答案的。 这些探索,对当前人才培养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但多是从人才培养的外延或具体方式方法上去寻求答案,很少从人才培养本身来寻求答案,也很少从钱学森成长经历和晚年思考的重心来寻求答案。根据钱老之问与2009 年 11 月 5 日的人民网与人民日报所刊登的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钱老在晚年其实也一直在思索中国当前的人才培养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出路。钱老之问是人才培养问题,而钱老的最后一次谈话虽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如何培养人才问题的答案,但却详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育经验,实际上就是给我们一种启示:就是在培养模式上,不能只重视专业教育,更要重视通识教育;不能只重视教育本身,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只重视学生素质发展的某一片面,更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而钱老在2008 年 1 月 28 日复函祝贺科大五十年办学成就时也曾提到:“我想,过去科大所走的理工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发展,走理工文结合的道路,在理工科大学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相信在未来,科技大学一定能为我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鉴于钱老之问与钱老最后一次访谈涉及其自身成长经历,我们主要从人才培养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探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性。

一、创新与创新人才

1. 创新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从创新外延的高度指出了创新对于民族、国家及政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一词,由于其范围很广,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将创新这个概念上升到统一性的高度,有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学者,对创新有不同的解释,如冯增俊先生认为:“它不但是发明、发现,也不仅仅是新思想、新行动,而是把新思想、新行动、新事物、新工艺在社会中推广开来,并得到足够数量人群认可的活动。”陈广仁先生认为:“从科学实践来看,创新指科学活动中发现事实、发明方法和创造理论三种基本形式;而从哲学上来分析,创新则是观念的转变,是思想革命的过程。”虽然对创新含义的表述不同,但是却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即都强调 “新”,强调“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对前人研究或实践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模式或框架而产生的新发现、新认识、新方法或新理论。而“创”字,则体现了在实践或认识过程中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这种能动性,才使我们能够突破陈规,实现认识、思想、方法及理论上的进一步飞跃。

根据上述对创新一词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具有如下特征。

(1)原创性。创新是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东西,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或实践推进一步。

(2)实践性。创新虽然以前人的理论或实践为基础,但是创新离不开实践。人类往往在提出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理论与实践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创新要以不断深入的实践为基础,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最终要放回到实践当中去,指导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

(3)前瞻性。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前人尚未解决的,创新解决的问题在当下,但是着眼于未来。除此之外,创新还有价值性、工具性、先进性等特征。因此,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国家繁荣昌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而创新的主体,则只能是人。因此,归根结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富强,就必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上面。

2. 创新与创新人才

根据我们对创新内涵及特征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创新性人才而言,关键在于能求新和求变。 但是对于创新人才本身而言,是否只是能做到求新求变就已足够?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怎样做到“新”与“变”?这些问题表明了创新性人才的养成,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及特征。创新性人才的标准是:第一,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第二,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第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第四,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第六,丰富多彩的个性;第七,具有和他人协调与进行交往的能力。上述七点,并不仅仅指向创新本身,更涉及到能力、人格、素质及创新精神等多方面。而这些内容不仅仅属于创新本身的内容,而且更指向了对人才培养的更广层次——人文精神层次。

二、人文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

1. 人文精神的内涵界定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及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及价值取向等精神品质。然后将这些精神品质灌注于个体生命活动之中,成为个体内在的精神动力。 从这一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精神着眼于人类世界,其核心是人自身,既包括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又包括将共同的精神品质灌注到个体之中,外在化为具体的。因此,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内在性、时代性、积极性的特征。超越性指的是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类世界的超越,是超出事实与经验领域。把握这种精神,只能靠我们自身不断地自我反思与总结。内在性,即人文精神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但是却内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内在于个体生命当中,对生命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时代性,即人文精神虽然有其历史传承性,但是毫无疑问,其存在方式是依附于它所属的那个时代的;积极性,指的是人文精神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导和推动人文世界的前进。根据人文精神内涵,结合人文精神的特点,我们将人文精神具体分为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宗教精神。这三个方面均指向人自身的精神世界,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目的在于求真,在于探索真理。因此,科学精神主要是一种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和实证精神。科学精神主要是培养人类的理性精神,是人类从愚昧无知走向文明的重要条件。艺术是满足人类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要,是人类内在精神力量的外部显现。人类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身对外界的认知与情感。因此,艺术精神的作用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文化人,包括对个体的人格、涵养、气质、品行等方面的塑造。宗教也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主要是指向人自身的终极关怀,解决人自身生存和成长的根本性问题,即自身超越性问题。 如人的理想、信念、人存在的价值、意义及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侧重于人对价值世界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我们将这种精神归之于善。这三个方面正指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即作为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完整的人格特征。

2. 当前人才培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当前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全球化、信息化的广泛传播,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普通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都存在着以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的倾向,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工具性和目的性。这样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 人文精神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全面性。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人的品质、素质、能力等各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养。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使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才能使其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才能使学生具备为科学而献身的决心和勇气。第二,有助于陶冶艺术品质。艺术精神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不仅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且艺术可以给科学创新提供思维上的帮助,正如钱老所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三、创新人才培养中深化人文精神教育

破解钱学森之问,使我国真正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杰出人才,不仅要从社会环境、办学体制、办学思路上解决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种种困境,在其内在性上,要改变当前无法培养世界一流杰出人才的尴尬局面,就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由过去的只重视专业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只重视能力教育转变为能力、思维、素质、人格等全面性教育。具体应做到:首先,倡导通识教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大多过度强调专业知识教育,在课程开设上过于注重专业课程而忽视其他课程。当前我们所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言,远远不够,因为人文精神除了包涵科学精神之外,尚有艺术精神与宗教精神。而通识教育就应当覆盖对上述三种精神的培养。在通识教育中,要将人文精神贯穿到通识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知识学习当中。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精神化,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因此,专业课内容也同样包含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是讲授专业知识,使学生学习专业课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讲授过程中将知识体系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凸显出来,潜移默化,逐渐内化到学生思想当中,形成其良好的科学品质。第三,强调对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能够成为创新性人才,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如生理条件、心理条件、思想条件、能力条件及道德品质条件等。因此,对于教育者而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

总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对当前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体制及人才培养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之外,从内容上,应当以人文教育替代单纯专业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人的片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祝贺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五十周年校庆[N].中国科大报,2008 -05-19.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冯增俊.教育创新与民族精神创新[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4]陈广仁.科学创新的涵义[J].西北师大学报,2003(05).

[5]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刘吉臻.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第三届大学校长论坛,2006(12).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通识教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