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辉
摘 要:禅廉文化中蕴含着众多的廉洁、廉政的元素,它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佛教禅宗哲学思想,也符合发展中的客观现实的需要。它的内涵包括性本清净的思维方式、以德服人的政治哲学、顺世直心的处世之法、止恶行善的价值取向、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慈悲喜舍的境界追求、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慎独节俭的生活信条、反躬修己的品性要求、定慧即等的养生之道等十个方面。其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体现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禅廉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丰富当代廉洁和廉政文化的内涵,发挥禅廉文化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中的特殊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实践禅廉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禅廉文化;禅宗;廉洁;廉政
中图分类号:B9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5)05-0046-08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它从创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佛教的庞大教义体系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佛学思想。佛教传到中国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中国历史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我们现在所讲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含着一些优秀的佛教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在审阅《中国佛教协会章程(草案)》时加写了一句话:“发扬佛教优良传统。”[1]由此可见,毛泽东主席不仅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佛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且还强调在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
一、“禪廉文化”观点的提出
“禅廉文化”观点的提出,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它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佛教禅宗哲学思想,也符合发展中的客观现实的需要。
近年来,学界也有学者提出了“佛廉文化”的观点,此观点虽然有其立论依据,但是如果立足于中国佛学特质的观照来说,依然欠缺一点精准性,我们应该看到佛教特质在传播的各个国家或地区表现形式会有不同。近代著名佛学研究者太虚法师曾提到:
比方南洋佛法之特质在律仪,西藏则在密咒。而日本佛教的特点则在于闻慧及通俗应用,研究各种经纶的学问大,于身心实际修正的功夫则小。……从以上各地特质比较起来,反显出中国佛教特质在禅。[2]
太虚法师认为中国佛教特质是禅,它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印度佛教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铃木大拙曾言:“要想了解印度的觉悟说或自觉说如何演变为中国的禅学,首先要知道中国人与印度人的不同所在。这样,我们将会知道禅是中国土地上最自然的产物。”[3]我们提出“禅廉文化”观点显然更能体现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所在。禅的终极旨归在于和谐,在禅里面有着极为丰富的道德内涵,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挖掘。对于禅廉文化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它是指中国佛教禅文化中有关廉洁、廉政的文化,它体现的是以禅宗廉洁、廉政思想为导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行为模式。我们从事整理和深度挖掘禅宗思想文化中的廉洁、廉政资源,提出“禅廉文化”这一观点,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化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4]的讲话精神,对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促进廉洁正气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禅廉文化的内涵
佛教禅宗思想文化中涉及到廉洁、廉政的内容很多,但往往分散于有关佛教典籍中。对此,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整理和提炼,概括成如下十个方面,以求教于方家。
(一)性本清净的思维方式
人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上探讨的重大问题。先秦儒家学者对此多有探讨,先贤孔子对于人性问题也有论述。《论语·阳货》中有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5]在孔子看来:人之先天的天性都是相同的,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之所以造成差别,还是由于后天的习惯所造成的。在孔子之后两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都有完备的人性论学说,孟子持“性善论”的观点。孟子所认为的性本善,还是因为他所认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是人所固有的,都是向善的。与孟子的“性善”论观点不同,荀子主“性恶”论观点,在他看来,人的先天本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的人为。当然,荀子的先天本性的“恶”是可以通过后天教化来改变的,只要能对自己的“恶”的欲望加以控制,不任其发展,则会纠正行为。从孔子到荀子,究竟人的本性是什么呢?我们该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思维理念呢?惠能的《坛经》给了我们一种“性本清净”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在惠能的《坛经》中,“清净”是频繁出现的词。我们进行了统计,共有23处。在《坛经》首篇“行由品第一”记载惠能在大梵寺讲堂为众人开坛讲法,第一句说的就是:“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就是惠能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性本清净由此也成为后世佛家禅宗大德对待人性问题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惠能在悟时自度以后,点化惠明的时候,亦是启发他认清“本性清静”。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什么?人性是不是本来善良,人性是不是本来邪恶,这些问题都不要去考虑,那个本来面目是清净。正因为人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后天各种权、钱、名、利等欲望追求使得本性被遮盖了。
(二)以德服人的政治哲学
从佛教发展历史来看,它与政治有着诸多关系。在佛教诸多宗派中,禅宗更多显示的是它所独有的一种“亦出世亦入世”的景象,秉持的是一种以德服人的政治哲学。
禅宗大德中也多有直接入朝成为国师的,这其中最具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着“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的神秀法师。神秀法师入朝5年,对执政者德行影响还是较大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禅宗大德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我们再看看惠能这一脉禅门南宗的一些政治见解。惠能在世之时,并没有提出自己直接的政治见解。南怀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著述中指出了慧能大师与其师兄神秀大师不同,“神秀大师的学识很好,他的禅学,是以渐修为主,因为唐朝宫廷及士大夫的崇奉,禅学在从政的知识分子中极为普遍。慧能大师的一支,是以顿悟为主,因为他出身平民,不依文字,说法都用通常的口头语,使高深难懂的佛学,完全脱离酸腐的头巾气味,一变而为纯粹通俗的平民哲学,所以禅宗的宗风,便如风行草偃,大为畅兴。”[6]虽然惠能没有直接提出政治观点,但是在偈颂中,提出要讲“孝”、“义”、“让”、“忍”之德。禅宗南宗到唐末五代时期,派生五个流派: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统称禅门五宗,或称禅门五家。这五宗对于惠能所提出的立德见解,也多有发挥,并且身体力行,为后世执政者所吸收。
(三)顺世直心的处世之法
“德”字的字源上的写法,上面为“直”,下面为“心”。《六书精蕴》言:“直心为德。生理本直,人行道而又得于惪心为惪”。谈顺世直心,不能不提《维摩诘经》,《维摩诘经》对于“直心”观点的论述可谓精辟:“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随其直心”、“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于六和敬,起质直心”、“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什么是直心?这在维摩诘看来:直心是无谄曲之心,我们顺世要顺应自己清净的本性,以真诚心来处世。直心与“德”有关,与“清净”有关。惠能的“直心”论的依据还是来自于《维摩诘经》,在惠能看来:“直心”涵盖现实生活的各个细节,要大家利用一切时间和地点,在行、住、坐、卧,都要“行一直心”,惠能的“直心”最主要是针对“破外相”而言的,对一切外物事象不要起执着的念头,比如有人想做好事,但是做好事又怕吃亏,因为大家都没有做,自己如果做了会不会在吃亏的同时又显得自己太傻呢?这在惠能看来,做好事就不要怕吃亏,哪怕是吃亏,也是断了一个烦恼,成就了一件功德,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当代社会的人,直心就是堂堂正正之心,做人要拥有一股浩然正气,在仪态方面,要守“礼”,要保持心性的庄严,对人不用心机的正直心。
(四)止恶行善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统摄佛家一切义理、戒律与道德观的核心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它被称之为“七佛通戒偈”。[7]在禅门中,惠能明确指出了处在世上的每个人都应有至恶行善的价值取向。惠能强调的“止恶行善”,就是让人们重视对于内心的调和,善恶只在一念间,因而要坚持观照自己的心性,让那些体现他律性的道德规范转化成自律性的道德规范。这实际上体现了禅的本质即是觉悟,觉悟的心即是禅心,而这种觉悟还是体现在对于善恶的认知与自律。善恶的认知是从善恶观的社会标准而言的,也就是说道德、伦理、社会风俗以及法律标准是怎么判断善恶的,这即是说要首先肯定现实社会的善恶区分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五灯会元》卷二中有言:“善恶二根,皆因心有。”然后要做的是生善灭恶,这在佛教看来生善就是要断恶。《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中有言:“以其受王名官重禄,舍公念私不存公政。祸乱之生莫不由之。此是国之最大恶贼。”如果身负重任不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处处想着为自己谋私利的人,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是国家最恶毒的敌人,应及时识别并揭露他们。在《坛经》中,当地方官员询问念佛能否往生净土,惠能强调要“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决疑品第三》)。惠能提倡的“性本清净”论,并不是没有善,没有恶,而是超越善恶,从内心入手,追求心灵的清净,这其实体现的是禅宗的终极追求,悟后方修道,追求的是“一种瞬间永恒的神秘境界,超越‘自我而成‘佛”,“不靠外力,只看禅师的内在自觉,就可以成佛”。[8]
(五)善待百姓的平等之心
何谓“佛”?古代印度梵文为“浮屠”(Buddha),意译为“觉悟”、“知者”。从汉字造字来说,“佛”为形声字。《说文解字》言:“佛,见不审也,从人,弗声。”“弗”意为“不平”。“人”指“教导者”。“人”与“弗”组合起来表示“教导人们如何去面对社会不平等的人”。这显然是一种主张“众生平等”的主张,“可以说,自从创立开始,佛教就是以一种争取根本平等的宗教而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佛教的伟大之处在于,佛教是一种‘智信,它靠信众自己的内心信仰,凭借自身的修行而最终‘即人而成佛达到与佛平等的地位”[9]。1955年3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同西藏达赖喇嘛谈话时,曾说过:“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10]在佛教的几个宗派中,毛泽东主席较熟悉的是禅宗。他最欣赏的是惠能的《坛经》,“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慧能)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11]从社会发展来看,无论是从经济建设还是道德建设,它的主体是人,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的关键还是在于人。作为劳动人民的佛经《坛经》,它体现了一种平等和尊重,它宣传的是一种生活化、大众化、平民化的佛法。时代发展到今天,民智显然总体上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官员的覺悟还有待自省。作为官员,要有一种善待百姓的平等观在心中,不要忘记自己本身也是从群众中来的。
(六)慈悲喜舍的境界追求
慈、悲、喜、舍是四种广大利他之心,它有很多称呼,例如四无量心、四梵行、四梵堂等。慈、悲、喜、舍是一种境界的追求,它是大小乘修行的一个分水岭,小乘修行往往更多为了利己之心,而进修四无量心,则是大乘修行之人,他们欲度众生,有着利他之心。《大智度论》对此有着经典的论述: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①
慈有着亲爱、与乐之意,看到众生需要快乐和幸福,就要设法给予他们。悲有着哀愍、拔苦的意思,看到众生受苦受难,内心油然生起同情,给予慰藉。喜是彰显慈悲精神时心中的喜悦,看到众生离苦得乐,内心无比喜悦。舍是发扬慈悲精神时心中应有的心态,不以个人的爱憎而对众生平等对待。对于这四心的关系,隋代的慧远则认为,有两种关系存在。其一为主从关系,慈为主,其他为从,属于主从关系,“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其二为体用关系,慈是德体,悲、喜、舍是德用。在他看来,“是以慈中得具法界一切行德,后三用故,随人化益。”②慈、悲、喜、舍这种大乘佛教的境界追求,亦是惠能所称道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禅宗认为自性本来就是人人倶足,求佛要在自性中去作成,而不要到身外去求。自性迷失,佛就是众生。自性开悟,众生也就是佛,心存慈悲,自身就是观音菩萨。乐于施舍就是大势至菩萨。就人性的本质而言,我们知道对于单个个体来说,人与自身和谐相对容易,人与他人和谐相对要难。这是因为人与自身和谐建立在人“利己”的基础上,“利己”相对于“利他”,更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和天然的本能。“利己”所带来的诱惑要远远大于“利他”。惠能觉得只要人们心存慈、悲、喜、舍,并付之于实践,这种“利他”也就是“利己”,这就好比力的相互作用性一样。
(七)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从这首宋朝慧开禅师偈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禅宗所崇尚的那种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铃木大拙曾言:“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12]紧张、高速的现实生活让我们身上每根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随之而来的焦虑、悲伤、绝望、贪婪、偏见、猜忌、烦闷等因素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要想实现一个理想的现代人生,那就应该改造自己内心世界,保持这种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李泽厚说过:“禅喜欢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打交道。它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13]禅宗认为大自然一切事物都有佛性,都可以经过参悟而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4]禅宗所提倡的这种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让人找到了心灵的修歇处。例如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宋代的苏轼,他们的诗歌呈现出淡泊自然的风格,这无疑都是受到禅的影响。宋代的苏轼在政治斗争中,饱受挫折,遭到迁徙流离,最远被贬谪到海南岛,但是他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除了以诗论禅,以茶悟禅亦能体现这种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吴洋嘉曾说:“参禅的生活化跟生活中的茶所追求的方向有共同之处:就是修心、安静、排除烦恼等。一边喝茶,一边感到清虚淡远的意境,最终的目的则是取得平常心。”[15]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禅宗典籍中关于“吃茶去”公案多达上千余条,以茶悟禅的风气可谓兴盛。以下列举一个公案。问:“生死到来时如何?”师云:“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僧云:“阿谁受供养?”师云:“合取钵盂。”[16]在此公案中,所谓吃茶当然不能超越生死,但是它却注重对于人生在世,活好当下的把握,在禅者看来:重视当下生活的把握,保持淡泊乐观的行为原则更为重要。
(八)慎独节俭的生活信条
“慎独”作为完整的概念出现于《中庸》和《大学》,两者都提出了“君子慎其独也”的观点。这些早期的“慎独”思想向人们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哪怕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之下,在闲居独处之时,仍然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谨慎小心,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也注重融汇儒家的心性学说和人性论观点,尤其是禅宗则更注重于此。如《禅林宝训》里记载黄龙慧南禅师的“慎独”观点:
黄龙曰:夫人语默举措,自谓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内不欺心,诚可谓之得矣。然犹戒谨乎独居隐微之间,果无纤毫所欺,斯可谓之得矣。[17]
黄龙慧南禅师的“慎独”思想显然是来自于《中庸》等早期儒家经典,但是已经俨然成为禅门所提倡的一种生活信条。
在禅门中,节俭一直被提倡,时代在变,节俭不会变。百丈怀海创立禅门清规,其中《古清规序》就有要求:“斋粥随宜,二时均遍者,务于节俭,表法食双运也。”①在修身方面,妙喜禅师曾言:“节俭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歷观古人,鲜有不节俭放下者。”[17]在禅门大德看来:修身还是以节俭为本,不以物累劳心,不要骄奢倨傲,保持生活简朴,品格清雅方为最好。
(九)反躬修己的品性要求
反躬修己是行为自律的觉醒。禅宗之学重视对人类的心行的归纳,《坛经》中提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这强调“心”的作用,不能只注重向外找原因,还必须向自己内心去挖掘。
禅宗讲究心灵的自我反省,在自律的状态下,修正自己的行为。这在儒家和道家典籍中亦有论述。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庄子说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我们可以理解反躬修己的品行要求是一种实践的认识论,思考的中心却是生命之维,这种“我思”行为被提升到“我能”行为,将生命的体验和体知融为一体。惠能提倡“各须自性自度”,“邪来正度,迷时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让自己的内心不受邪念迷惑,坚持正道,这是正确处理身与心关系所在。《坛经》对于人的心性有着诸多精彩的解读,它注重引导人们回归到自身本真的心性中去,摆脱那些拜金和拜物等不正确私心杂欲,尽可能让自己的精神境界予以提高,并且在这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快乐。
(十)定慧即等的养生之道
《法句经》中有言:“无慧者无定,无定者无慧。兼具定与慧,彼实近涅槃。”这段经文充分说明定慧双修的重要性所在。对于定和慧,如果执于一端,显然是不可取的。定与慧犹如一辆车子的两轮,人若是没有“慧”,那是由于没有“定”,心静不下来,无法聚精会神,“定”是生起“慧”的源起工具。儒家经典《大学》中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是内心处于安宁和平静的一种状态,要想“定”,就要知“止”,这种“止”可以理解为:舍弃那些不正当的欲望。常人通过修禅,在“定”的状态下,心的波动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定慧双修的道理,诠释得最为精辟的还是惠能。惠能谈到了“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品·第四》)。我们不能将定慧分开来看,我们应该要将它们看做是一体的。如果能做到“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品·第四》),自然可以“定慧即等”(《定慧品·第四》)。此外,我们要看到“定慧双修”这种能使身与心和谐和稳定的修行,最主要还是在于自己,跟别人也没有关系,“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定慧品·第四》)”。千百年来,定慧双修的佛家禅定修行法门确实为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所起到的养生功效更是毋庸置疑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应当了解:他被深锁在其心扉中,难以跨越一步,即使心神失常时亦然;人也该了解,他的世界或他的诸神的呈现,大抵是由他自己的心境而来的。”[17]惠能不讲“怪力乱神”,他讲“定慧一体”,这是中国禅门僧人对佛教发展一大贡献。《楞伽经》中有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惠能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对此,毛泽东主席曾言:“惠(慧)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的人怎么办?他是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人民思想无所寄托,大为流行。”[18]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下,惠能发挥了向外求解脱的“净土”思想,却又批判了它。惠能的“定慧即等”理论的实质还是强调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正确的信念引导之下,自我净化、自我修缮、自我提升、自我圆满,提倡活好当下的生命理念,这种能将活泼泼的生命力量激发出来,自然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三、禅廉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禅廉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它和儒道学说相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以保护和研究。”[19]禅文化是佛教文化中的精髓,它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得最为自然,我们能感受到的“禅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禅廉文化是禅文化中的精华,我们重视禅廉文化,是来自内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在爱国方面,《金光明最胜王经》、《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众多佛典中,都谈到了要报恩爱国。禅宗六祖惠能更是用一生在践行着上报国家恩,没有国哪有家,这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0]禅廉文化的提出,即是我们以自觉的行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的爱国行为表现。
(二)有利于更好地丰富当代廉洁和廉政文化的内涵,发挥禅廉文化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廉洁文化的理论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禅廉文化的提出,可以对廉洁文化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先进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都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们对禅廉文化进行挖掘,既能顺应当前廉洁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又能为我们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供帮助。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禅廉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特殊作用。禅文化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应该吸取其具有启迪意义的廉政文化和廉洁文化元素,但是对于文化教育,我们应该要灵活机动,不能强制进行,我们可以在具有深厚的禅文化底蕴的地区适时建立禅廉文化教育基地,这些基地是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廉洁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体现。它们的建立,将进一步深化禅廉文化建设成果,并建构起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洁和廉政文化体系,以文化的力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加强道德修养,让大家在文化游览中,自觉接受廉政和廉洁文化教育。
(三)有利于更好地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实践禅廉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着禅文化地缘优势的区域,例如湖北省黄梅,广东省韶关、云浮等地,禅宗文化是它们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遗产,开发并打造独具特色的禅廉文化品牌,显得尤其重要。禅廉文化蕴含着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禅廉文化包含着廉洁、勤俭、清净、立德、堂正、自律等诸多元素。例如在清净元素方面,它让我们明白“舍小我得大我、舍虚荣得真我、舍浮躁得平和、舍浮华得质朴、舍欺诈得真诚、舍贪欲得幸福”的道理。在立德元素方面,我们在遵循惠能提出的:“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德行主张基础上,还将领悟到“信则美满人生、廉则世所崇敬”的道理。在堂正元素方面,它能让我们从佛教优秀传统文化“八正道”中领悟人生智慧,明白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例如:持“正见”,做自知之明的人;悟“正思”,做积极向上的人;说“正语”,做襟怀坦荡的人;行“正业”,做恭敬处世的人;知“正命”:做知足常乐的人;喜“正进”,做安心定志的人;执“正念”,做坚韧不拔的人;修“正定”,做脚踏实地的人。禅廉文化所包含的这些带有诸多“正能量”的元素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起到积极作用,如果能开发以禅廉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出以禅宗文化为标示的廉政和廉洁文化品牌系列,不仅会在精神层面上,彰显出禅廉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会在物质层面上,助推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将这笔宝贵的禅宗历史文化遗产,转变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物质财富。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禅廉文化中的廉洁和廉政元素,让禅廉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力求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导向,为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保持良好的廉洁品德和廉政品德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朴初.宗教政策法律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44.
[2] 印永清. 太虚学术论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0-11.
[3] (日)铃木大拙.禅与生活[M].合肥:黄山书社,2010:31.
[4]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華书局,2006:204.
[6]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88.
[7]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台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25.
[8] 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释比较研究——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M].北京:中华书局,2003:480.
[9] 唐中毛.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0.
[10] 李光荣.毛泽东与宗教[J].中州统战,2002(8):40-42.
[11] 柳文郁,唐夫.毛泽东评点古今诗书文章:中册[C].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748.
[12] (日)鈴木大拙.禅与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53.
[1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0.
[14] 朱良志.禅门“青青翠竹总是法身”辨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5(4):35-44.
[15] 吴洋嘉.茶与禅[J].当代韩国,2003(1):76-77.
[16] (南宋)大慧杲,竹庵.禅门论语:禅林宝训心解[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42,161.
[17] (瑞士)荣格,杨儒宾.从易经到禅——东洋冥想的心理学[M].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222.
[18] 王兴国.毛泽东与佛教[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100.
[19] 常家树.毛泽东与佛教文化[J].党史纵横,2008(3):34-38.
[20]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责任编校 王学青
Elements of Incorruptibility in the Zen Culture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ENG Hui (Luoding Polytechnic, Luoding 5272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Zen culture contains a variety of elements concerning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It contains a profound Chinese Buddhist Zen philosophy, and meets the need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Its connotation includes ten aspects as follows: ones mind is calm at birth,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winning people by virtue, conducting oneself in society by natu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reventing evil and doing good, treating people with equality, pursuing maiteya, karuna, muditd and upekga, indifferent and optimistic behavior principle, careful and frugal life creed, self culture quality requirements, wisdom is the way of keeping good health.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are reflected in that Zen culture can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n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can create a unique cultural brand, and can fulfill the important role of practicing Zen culture in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Zen culture; Zen; honest; clean governmen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