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茹
[摘 要]随着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的出台,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由于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薄弱,造成企业的存货的大量浪费和贪污舞弊现象日益增多,针对存货内部控制管理过程的不足,我们必须要运用现代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理念,对企业原有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革,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高效、有序的存货监管机制。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必要性;问题;制度;措施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243
随着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逐渐成为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快速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小型企业一般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规模小,底子薄,人员流动性强,管理不规范;二是运行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现阶段,我国的很多中小型企业还处于简单的粗放式管理和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下,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尤其是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给许多中小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 中小型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 1 存货管理控制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经营。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已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企业管理者要准确了解企业存货的储备情况,生产领用情况及库存商品的出库情况,以便能合理地安排企业生产经营,准确的掌握企业的收入支出状况,客观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就要求企业的相关科室必须建立准确详细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记录报告,包括对企业存货的名称类型,出入库情况等都要有详尽的记录。对企业存货实施严格的管理。
1 2 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系统有利于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小型企业存货规模虽小,但品种繁多,出入库频繁,再加上管理不严,工作程序不规范,很容易造成错误和舞弊的发生,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立和完善存货储存和验收制度、收发件人登记制度、出入库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损失,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还能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存货的内部监管。
2 中小型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1 存货内部控制环境先天不足
存货内部控制环境是整个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直接影响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效果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稳固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系统前提是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小型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企业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领导者大都是白手起家,企业的决策层带有浓厚的家族式管理和家长式的风格,决策和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企业各项制度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执行力较差。再加上许多中小型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没有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并长期忽视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了企业优秀管理人才的匮乏。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欠缺,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形成。中小型企业管理者普遍轻视存货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许多企业存在仓库保管人员不具有财务工作的经验和上岗资格,员工责任心差,对仓储货物不进行分类管理和记录,货物随意摆放,杂乱无章,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存货的生产、入库、领用、销售环节监管缺失,工作流程漏洞百出的问题。
2 2 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专职内部审计人员独立开展的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检查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工作是为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服务的。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甚至连审计岗位都没有,有的企业违背“财务岗位不相容原则”让财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工作,使整个企业的财务和存货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还有的中小企业没有制定存货管理规则,忽视了对存货的存储、收发、领用过程中的程序控制,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晰,造成“迟延入库,白条入库,监守自盗,虚报盈亏,以物易物”的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的财产带来损失。
2 3 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中小企业往往生产的产品量小,批次种类繁多,无形中加大了存货管理的工作量;会计人员财务知识水平低,无法承担较复杂的成本核算工作;责任心不强,财务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工作中偷工减料,简化存货的会计记录核算过程;会计工作流程设计混乱漏洞百出,企业缺乏相应的财务监督机制;这些原因造成了存货有关账户设置不科学,不合理;虚列盘亏盘盈;任意虚列自制存货和委托加工存货成本;对购进存货核算不够严密,形成账外资产;存货入库和发出核算时选用的计价方法不当;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等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加了管理成本,成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3 加强中小型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措施与方法
3 1 完善存货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由三方面组成:一是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二是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知程度;三是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知识水平。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高效有序的内部控制环境要求:其一,中小型企业要与时俱进用现代企业制度等先进理念来管理企业,摒弃过去那种粗放型,家族式,一言堂式的管理模式,建立民主高效的决策层,从粗放型经营逐步向集约化、精细化经营过渡。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聘请有学识和懂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担任企业的总经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充满正能量的企业文化,教育和培训企业员工按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工作。其二,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不是摆设,而是真真切切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利润。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其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要接受企业最高领导人的领导,并对最高领导人负责;企业的领导人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的开展工作。其四,建议中小型企业内部设立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他须具备中级以上会计职称和相应的审计从业经验,内审人员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不设专职内审人员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有相关国家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聘请审计专业人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工作流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指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形成审计报告直接报送最高管理者。
3 2 建立健全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小,但也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工作流程。要求企业财会人员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对不按照规程办事的人员,给予重责。二是建立存货仓储保管制度、财务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轮岗制度以及工作交接制度;规范存货的收发流程,对存货要定期与不定期盘点相结合,严格控制报损、盘亏、盘盈存货的处理,建立层层报批制度。在存货的入库、领用、出库、生产环节建立登记制度,详细登记存货的型号、名称、领用数量等信息,定期汇总上报财务科。三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内审工作流程,内审人员要依规对企业的财务工作、生产成本、及存货的保管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于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及时给予纠正。
3 3 存货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第一,根据《内部会计控制标准—库存》有关规定,建立适合本企业业务发展的存货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找出企业存货流通中的关键点加强控制。例如,对物资采购和保管人员在采购环节,验收入库环节的控制管理。主要措施为:落实采购和质量验收人员的责任制,做到存货采购要公开招标,并签订相关经济合同,合同中要详细标明所采购商品的名称,型号,数量,质量标准,价格等;入库商品必须有正规发票和商品清单;必要时仓库保管人员要建立备查簿,对特殊的入库商品进行必要的备注;货物验收合格后,保管人员要在清单上签字,审计部门必须对以上工作全程监督和审查,防止舞弊行为发生。验收后,保管人员应当及时办理入库手续,认真执行保管制度,确保的存货的安全和保值。货物入库后,保管人员可把入库清单和发票交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财会人员审核合同、验收单、发票与付款内容一致后方可付款。以上每个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二,建立存货会计账簿,科学。合理的设置存货账户,内审人员要加强对自制存货和委托加工存货,接受捐赠或购进溢余存货以及低值易耗品的审查。具体方法为:对于自制存货,可以通过实地观察盘点进行查证。对于委托存货,可通过抽查委托加工材料发出及收回的合同,凭证核对其计费、计价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及时,准确,有无长期未收回的委托加工材料,必要时对委托加工材料是否实际存在进行函证。对于低值易耗品的审查可以通过“管理费用”明细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摘要内容发现线索,然后进一步查阅有关的会计凭证,看看是否账证相符、证证相符。
第三,加强对存货采购、生产、销售环节成本的控制。引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中的成本控制理论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科学控制和管理,优化配置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使有限的资本赚取最大的利润。财务人员要建立单独的生产成本账簿,准确的核算。内审人员要对生产成本账簿进行审计,严防虚增或虚减成本的事情发生。
4 结 论
中小型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对外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对内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来经营,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的最薄弱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重视存货的内部控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繁荣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红梅 信息化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4(33).
[2]王丹女 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J].冶金财会,2015(8).
[3]王雯雯 钱多多会计手册:学会内部审计65个绝招[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