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2015-05-30 05:02刘冬妮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言形式文学翻译译者

摘 要:在将异国的文学作品加工成德语语言时,基于翻译过程的将原语文本的转化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本文是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展现。在翻译时必须明确的是,要翻译的和原语风格一致。修辞,内容,功能都必须在翻译中被考虑到,因为德语翻译是将一部使用其它语言的作品转换成符合德语语言形式的现代翻译文本。以德语翻译研究为切入点,可以总结几个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为翻译人日后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文学翻译;问题;语言形式;译者

翻译,确切地说是文学翻译是“对于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作品由内而外的重新创作” [1]。这一过程本身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在翻译史中被分为若干阶段。翻译的第一阶段可以视为是一种纯粹技术转换的过程。这一类型的翻译与简单的解码过程极其相似,它只为了得到原文字面上的意义。许多原文是诗歌体裁的作品,经由这种翻译过程之后变成了散文。在这一翻译的过程中,原文作者的风格,也许还有构词,韵律等方面都被完全地忽视了。第一部传入德国的莎士比亚的诗歌作品就被爱什伯格翻译成了散文。

翻译的第二阶段的所谓发展阶段是不仅重现原文单个词语的意义,并且试图将原文的风格和氛围也呈现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要了解原语文章的大意,也就是说理解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为了达到何种效果,这样译者才能够在对于原语文章进行重新构建的时候,将个别修辞元素所具备的意图和作用正确的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发挥同样的效应。

第三阶段对于翻译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阶段虽然不是特意形成的,却是在翻译历史中所无法避免的。它是基于翻译语言的进步而形成的。因为语言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200年前的翻译方法是与现代的翻译方法不相适应的。或者就像翻译学家克吕佩夫所说的那样:“翻译的发展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1]

歌德对于这三种阶段作出了如下的总结:“第一阶段是散文翻译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一种尝试,试着将当时的外国文学用自己的语言来重现出来,第三个阶段也是翻译的最高以及最后的层次,即人们想要将翻译文本和原文文本达到最大的统一……”[1]

一、翻译问题

一份好的翻译需要满足这些所有的要求。它必须既要再现原语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也要体现出原语作者所有意造成的效果,同时还要运用与时代相符的最新最适合的语言,也就是说译者要使用当今的语言表达方式。下面介绍一些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译者常常会碰到的问题,主要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例。

(一) 对于译者能力的要求

译者本身构成了读者和原语作者之间的桥梁。他们的任务就是用另一种语言工具进行工作。译者的任务在于要将原文的风格,押韵,心境和内容相应的进行呈现和重构。因此他必须一方面娴熟地掌握相应的外语,另一方面本国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也要非常的精通,这样才能使原语风格在目的语中也得以体现,把译者和原语作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二) 保持原语的风格

译者在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总会将翻译方法的选择游弋在自由翻译和逐字逐句翻译之间,因为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中的联想,多面图像,构词,押韵和成语的表达是很难用逐字逐句的翻译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选择恰当的词汇。同时也必须避免改变莎士比亚的风格,因为就像逐字逐句翻译会影响文章的内涵一样,自由翻译也会影响原语文章的风格。简而言之,想要把莎士比亚的风格准确的重现出来,即他的联想,多面图像,构词,押韵和成语表达都想一一对应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将他的作品原汁原味地翻译成中文是不容易的。

(三) 保持诗行的语言技巧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的诗行语言技巧以及经常被运用的押韵,很可能构成了翻译中的大问题。其一,这两种因素关系到作品的风格和情感抒发;其二,另一种语言中的押韵模式是很难强压进德语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与德语相比,英语中有很多的单音节词汇。这些词汇与诗行的压阳性韵律赋予了英语抑扬格的节拍,这种作用是不同于德语的抑扬格的。[2]此外还有语法上的差别,比如莎士比亚喜欢使用分词结构,这使得他的语言显得非常的准确,但是在德语中却没有相同的语法特性来呈现出同等的效果。

这些差别可能看起来很小,但这些英语中的特点就是它的属性,也是莎士比亚所描绘出的特性。所以对于译者很重要的是,在德语中所运用的语言文体最大限度地接近莎士比亚的语言文体。同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在翻译时正确地选择诗行的修辞手段如韵律,押韵模式,诗节形式等等,来重现原语中所有意使用的音素,音调等作用,以及原语中所有意表达的感情情绪。

(四) 语言历史的问题

翻译上的另一个问题是来自于德语语言的发展。新标准德语相较于其它的语言,例如法语或者英语来说,还是一门很年轻的语言。

在莎士比亚出生的时候(1564年),新标准德语才刚被使用。第一部使用新标准德语的作品,是由路德在1521年在当时的德国公开发表出来的圣经的译本。自此之前,德国是一个说众多方言而没有统一的语言的国家。

即使在路德的翻译中使用了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但是在当时的年代,这还是一种艺术性的语言,对于民众来说这种形式的语言是没有人会说的。所以德语的书写语言从那时候起开始发展开来。而同时在英国的状况是与此相反的,那个时候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英语早已达到了高度文明的程度。

恰恰是因为新标准德语太年轻了,以至于这种语言变化的很快。与此相应地一些翻译成德语的文本也过时地很快。许多莎士比亚的翻译文本都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今年看来当时的翻译是很不充分的。原则上每五十年就应该重新翻译一次,以适应德语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变化。

莎士比亚时期英语的发展程度要比同期的德语高很多,所以首次尝试所翻译出的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应地就会有所欠缺。德国首批翻译先锋,如艾什伯格,维兰德和艾尔伯特(大约1762–1766)的翻译中就存在着问题,即,一方面他们想要解码一种语言,而这种语言与他们自己的语言相比发展的要快很多;另一方面他们想将这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二者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根本无法匹敌。

第一批翻译作品是以散文的形式,但是它们缺少了原语文章中的某些部分,因为这些部分在德语中无法被呈现出来。维兰德将莎士比亚视作“将大自然最原始的美与丑” [3]理解通透的人,即使是他也会忽略一些部分,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部分翻译过来会听起来非常地可怕。也许他想把莎士比亚的天赋恰当地表达出来。

二、结束语

对翻译文本的提出要求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它要求译者不仅要尽最大能力的掌握原语和目的语,而且还要具备强烈的感知能力来构建环境,高超的表述能力来运用语言形式和诗行技巧。对于译者的更高要求则是,要对比两种语言在发展和形式方面的差异,考虑历史背景,这样才能保留原语的表达和心理活动,即使译者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与原语文章活动中的时代精神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1] Apel, Friedmar: Literarische ?bersetzung[M]. Sammlung Metzler, Band 206, Metzl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und Carl Ernst Poeschel Verlag GmbH, Stuttgart, 1983, S. 19-35.

[2] Bloch Erben, Felix: Shakespeare K?nig Lear[M]. Verlag für Film Funk, Berlin, 1990, S. 103-105.

[3] Gebhardt, Peter: A.W. Schlegels Shakespeare-?bersetzung[M]. Verlag Vandenhoeck & Ruprecht, G?ttingen, 1970, S. 87-88.

[4] 許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刘冬妮(1983–),女,辽宁沈阳人, 硕士研究生,德语教师,讲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语言形式文学翻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