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济
暗箭伤人这个成语,意为偷偷放冷箭伤人,其引申义自然是指那些喜欢背地里搞阴谋诡计的人。而此语的出处,颇有意思——春秋第一美男子与一员老将因争夺兵车引发了血案。
这春秋第一美男子,名叫公孙阏,字子都。对于其美色,《孟子》云:“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诗经》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尤令人羡慕的是,此君出身郑国贵族世家,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郑国大夫。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心胸狭窄。
据《左传》记载,郑庄公欲兴兵收拾一个名叫许的小国,出兵之前,比武选将。“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大约郑庄公在这个选将活动中设置了“授兵”的环节,其中的一项,便是由郑庄公亲自派发兵车。
结果就出现了两个手下公然为争夺兵车而大打出手的闹剧,“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颍考叔抢到车后就驾着兵车走了,气得公孙子都拿着兵器就去追杀。
颖考叔也不是一个简单角色。据《史记》记载,此人曾帮助郑庄公克服了不能与母亲相见的大难题:
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因为协同郑庄公的弟弟造反,而被郑庄公强行驱走,还发毒誓“不至黄泉,毋相见也”。结果没过多久,郑庄公就因思念母亲而后悔发那个毒誓了。颖考叔不但点出了郑庄公的难题,还发明了挖隧道到“黄泉”的方式,化解了那毒誓,让郑庄公和其母得以相见。
但公孙子都竟然没追上颖考叔,眼睁睁看着颖考叔驾着兵车留下一堆嘲讽的灰尘而去。公孙子都相当愤怒,比一般人要愤怒得多。
他是春秋第一美男子,又是郑国大夫,应该是想要什么有什么,只有他抢人家的,哪还会有人敢抢他的?
公孙子都已然具备了“暗箭伤人”的心理状态,只需要等一个机会了。
两个月之后,郑庄公带着大军去收拾许国了,“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乱军之中袭杀颖考叔,那可是有很多的机会。而碰巧颖考叔又要在此刻奋勇争先,欲在主子面前再一次卖弄一番自己的本事,将早已经心理扭曲的公孙子都以及同他抢车的事情,都全然忘记了。于是,“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从公孙子都“暗箭伤人”的作案手法分析,他当是在城墙下以弓箭狙杀城头上的敌方将领,估计是听到登城成功的颖考叔的喊叫,立即有了狙杀他的念头。当时处于混战状态,不太可能会有人知道他瞄准的不是城头上的敌人,而是刚登上城头的颖考叔。而颖考叔中箭之后从城头上摔下来死掉,也会被以为是为敌所伤,摔下而死,怀疑到公孙子都头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公孙子都所射出的箭,毕竟是郑国工匠所制,战后请专业人士一查验,便知道颖考叔竟然是被自己人从后面放冷箭给干掉了。根据《左传》记载,郑庄公得知此事之后,“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诅射潁考叔者”。
郑庄公,号称“春秋小霸”,乃郑国最杰出的国君,甚至连齐国一度都要跟着他混。而且此君厉害之处,不仅仅是对外打仗方面,对内也是很有一套,其故意让有造反企图的弟弟壮大实力,好有理由将其诛灭一事就是鲜明的体现。
一个如此了得的人物,会不知道是谁放冷箭射杀了颖考叔?公孙子都与颖考叔为争车而大打出手的一幕,可是在他眼皮子底下上演的,他对此是视而不见呢,还是有意为之?选将出征,诚然有个高下之分,也没必要搞出个争夺兵车的情节吧,这不摆明了要让公孙子都心生暗杀颖考叔之意吗?
史书对于郑庄公是如何看待曾助他化解毒誓难题的颖考叔,并没有相应的记载。但根据郑庄公的一生所为,大约可以推断出,面对一个能如此精确把握住自己心理动向,而且又爱卖弄本事的下属,性格霸道而阴沉的郑庄公,会作何感想?何况这颖考叔还是堂而皇之地对郑庄公的家事指手画脚,即便他是多了不起的实力派人物,对主子如此“关心”,想必也会招来不少的猜忌吧。
联系到颖考叔这国之栋梁死后,郑庄公那装模作样的“诅咒”,不难想到,所谓公孙子都“暗箭伤人”的事情,极有可能是公孙子都和颖考叔在不知不觉之中,钻进了主子所布的一个生死局里面。换句话说,郑庄公借公孙子都之手杀了已经令人讨厌的颖考叔,而公孙子都可能根本不知情。
他知道了又能怎样?
说到底,暗箭伤人者,郑庄公也。而其所放暗箭的方式,当是卑鄙杀人法中最高明的一种,让死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而心理很不健康的公孙子都,则因心胸狭窄而留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