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峰
【摘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要想学好物理,就要选择一种以生为本的高效学习方式。物理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尝试了多种方式的教学,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是非常惊人的,但是合作的方式与时效性还是值得研究的。
【关键词】多元概念;重要作用;完美契机;实施模式
【正 文】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老师都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想法设法的提高教学效率,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把以往的教转变成学生主动去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别原因,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得不是很好,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结合课改同行的经验及本组教师的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多元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个复合性、多层面的概念。嘎斯基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是这样定位合作学习的: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组合,以小组共同合作、共同研究、共同经历为特征的学习形式,合作学习分为以下几类: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以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重要作用
(1)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个小组就是班级的一个缩影。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在合作学习中,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
(2)更多平台,尽情展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
(3)师生平等,多元评价。上课时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完美契机
1、思考困难时。现在课堂改革,崇尚生本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教师只是配角。但是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往往考虑问题不很全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当他们成为一个团队,相互补充相互讨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在出现一些教学难点的时候,学生思考困难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比教师反复说教效果更好。记得在教学《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所以,采用分组教学。首先让学生猜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然后验证猜想,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最后由各互助小组归纳结论。在猜想与实验验证之间,真正发挥了物理互助小组学习的功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率很高。我想,这节课是物理中的一个难点,仅凭学生的个人能力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2、任务繁重时。物理课,仅仅靠书本的知识是不够用的。所以,我会经常让学生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任务多,时间紧,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高效。在学习《杠杆》一节时,我事先安排各小组多方面搜集杠杆的信息,以获得最佳的小组合作效果。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介绍各自的收获,每个小组长把自己小组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实验表演,推荐给全班同学,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3、方法多样时。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的存在恰恰是推开真理大门的前奏。当同一个实验有多种方法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记得在学习《电路》一节。有一组串联的彩灯,当闭合开关后灯都不亮,已知其中1盏灯的灯丝烧断,请大家判断是哪盏灯坏了?所需器材自选。若是注意演示,就会浪费太多时间。我采用小组合作,由学生自己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讨论,有多种方法。当然提出的方法中有可行的,也有不可行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把不可行的分别排除。学生在讨论中,更加自信,也展示了自己。
四、合作学习实施模式
关于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模式,可以采取如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
1.小组成员建设。每个班级的组合都是多样的:有男生和女生,有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有外向型的和内向型的学生,有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在分组的时候,就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简而言之,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班级的缩影。我采用的是4人一组。我觉得4人组成的小组最有利于发挥小组的优势,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且采用组长轮换担当的方式,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锻炼。
2.成员明确责任。班级一共8个小组,每个小组内4人,根据各自的差异,承担不同的角色:学习组长、纪律组长、记录员,资料收集员。责任到人,按照魏书生的理念:人人都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成员细化任务。以学习组长为中心,分工要细致。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小组内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比如,分工上插电的谁负责;连线的谁负责;拿器材的谁负责。合作上,整个电路到底该如何连接,哪个连哪个,就需要集体的智慧了。不能每个人都在连线,整齐地大家都在做同一种事,既费力又费时,一团乱。
4、课堂小测环节。及时的课堂小测是评价小组合作和检验学习效益的手段。回过头来,看看电路那个实验,一是看是否灯亮,二是看连接是否完全正确。对于做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我们要进行奖励。并让他们进行成功经验交流,增进小组间的相互学习。这样学生们为了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5、过程严格监督。在每一次物理实验课中,我们都要严格按实验操作规程讲解或演示实验,并且在学生基本弄懂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我们在学生进行操作的时候,还要随时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和阻止学生操作中不当的地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第一,是永远要牢记的。
6、反馈评价及时。有反馈评价,才能有进步。反馈要做到及时。在评价阶段,每个合作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或纠错。教师也要及时参与,应注意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要评价合作学习的结果,更要评价学习过程。我对学生的每一种假设,每一个实验设计都给予口头鼓励,对优秀的有独创性的给予鼓励的掌声。极大鼓舞了学生的热情,给予了他们合作的信心。
总之,合作小组的科学组建和运行,加上公平合理的评价手段,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各尽其能,小组合作学习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塑造了学生自信、坚强和乐观向上的品质,具备适应社会环境的优良心理品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我愿一如既往,做一个教改中的勤恳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