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敏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关乎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适应社会和城市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本文对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能源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的辐射圈越来越大,人们的各项生活指标都在不断地上升,对物质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就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人们生活的附加需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改革,完善城市市政基本设施的建设。
1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与现状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城市各项事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直观地看,当前基础建设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城市的园林绿化面积逐渐扩大,交通设施形式多样化,道路以及各种管道逐渐完善,公园、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也逐渐增多,污水、垃圾处理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地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同时也在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扩大建设投资成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改革发展速度之快,推行面积之广,必将存在很多被忽视的地方,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完善的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2.1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落后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但是总体上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我国很早之前就提高了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各地方也在朝着目标发展,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一直影响着整体的进度,拉低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例如一直困扰城市建设的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还有污水、垃圾的处理问题等等都是城市建设中对环境影响非常严重的问题。
2.2 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差距大
我国城市化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可是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生活基础设施承受的压力普遍大,农村发展水平跟不上进度,严重制约了整体发展。拿公园和体育运动中心来说,可以明显地看出,城市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公园和体育运动中心,但明显满足不了百姓需求。农村却基本上看不到这一类基础设施的存在,还有公共交通方面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城市数量之多但仍然拥堵,农村数量之少满足不了需求,带动不了经济的发展。
3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1 全面覆盖,加大投资力度
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不应该厚此薄彼,要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抓住改革重点,推行城市全面建设,成立建设专项基金,扩大招商引资,不断吸引投资者,还可以借鉴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的发展策略。例如某城市为促进整体发展,加快建设脚步,实行分块管理模式,将城市分成几个大区,每个大区的建设承包给个人或者项目投资者。按照发达国家水平进行建设,达到发达城市基本的各项指标甚至高出指标,而该区的一些基础设施规划都要达到相应指标。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可以吸取其他城市好的建设经验,加以借鉴和实践;根据各城市的发展状况来实施建设计划,因地制宜,用好的项目与规划来吸引投资者,保证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控制成本,把握市场环境
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预算和安排,可是往往有好的项目都会因为预算过高、超过预期投入而导致项目无法进行直至搁浅,十分可惜,其实这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是相当不利的。
所以这也要求规划人员在做成本预算时要把握住市场,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和适时行情,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和改变,不能一味地根据以往经验,还是要多走出去看看市场需求,了解人们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也要对当时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所了解,在基础项目的实施中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会给项目的进行带来很大的支撑和便利,使其更加顺利地进行;还可以加强同邻边城市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完善建设方法。
3.3 合理布局,施行科学建设
国家是由各个城市组成,而每个城市也都由自己的版块构成,房屋、绿化、工业设施、商业设施、公共设施、水陆布局等等都要合理,符合市场与社会的需求,改善服务机制。
对于商用民用占地面积较大的城市,虽说寸金寸土,还是应该增加绿化的覆盖率,这会给环境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市区内要合理布局发展,同时也要城乡结合发展,严格监管建设中存在的违章违法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方说在人流相对较少的地区或者乡村,有些基础设施可以相应地减少,人流量聚集的地方可以相应地增加基础设施的数量,按照人口分布和距离,合理科学地分布基础设施。
3.4 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都应该以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实现资源的回收运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PM值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和乡村,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城市可以建设地铁和城市自行车项目,减少公路上机动车辆的数量,也就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还可以加快建设的脚步,推进电车的轨道建设和上路计划,实行低碳交通措施,同时也可以分散人流量,改善交通拥堵的情况;全面提倡节能行动,节水、节电、节气,加大天然气的使用覆盖率,加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鼓励大众提出好的建设方面的建议。
还可以设立小型节能减排的奖项,定期进行评比,充分促进这项方案的实施;科学化地发展,尽量推广绿色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的使用与普及;维持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民生建设带来巨大的利益。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大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果能在其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改善。为了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章蓓蓓,黄有亮,程赟.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及其发展路径[J].建筑经济,2010(09).
[2]严盛虎,李宇,董锁成,柳泽,郑吉.中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J].城市规划,2014(04)
[3]杨政坤.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