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丹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中毕业生赴美留学人数不断增长,我们除了感叹美国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应该思考美国的本科教育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为我们介绍了美国的本科教育,教育目标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要找准大学定位;制订实在的培养目标和可行的培养措施;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共享治理。
关键词: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本科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20-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04年,我国普通本科毕业生数只有239万,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8万,增长了近两倍。高等教育扩招虽然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低迷;相比于学历较高的本科生,企业更倾向于要有一技之长的专科生等。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什么我们培养的本科生不被社会认可?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又存在哪些问题?美国作为教育强国,他们的本科教育是怎么样的,他们培养出的本科生具备哪些素质,又能为我国本科教育提供哪些借鉴。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读了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一、《回归大学之道》一书的内容简介
德里克·博克(Derek·Bok,1930年—)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以领导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修订和学术机构改革著称于世。德雷克1951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学士学位。1958年开始任哈佛大学法学教授。1968-1971年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2005年前任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教育学院。2006年,在劳伦斯·萨默斯卸任后,担任了一年哈佛大学代理校长。在哈佛校长的20年任期内,博克重构了哈佛大学的高层管理体系;领导了哈佛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倡导招生中的机会均等;增加女性本科生人数;创建了哈佛“艺术办公室”以及“丹福斯教学与学习中心”。2006-2007年担任校长期间,致力于本科教育评估的反思和革新。他先后撰写了《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美国高等教育》《大学评价:高等教育商业化》《回归大学之道》等著作。
1.回顾历史
作者首先带我们回顾了美国教育的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南北战争之前,美国的学院与宗教相联系,类似于精修学校,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行为都受到严格约束。课程都是统一必修的,以训练智力和塑造品格为目标,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这一时期大学教育的唯一亮点是课程目标的多元化。但是由于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执行行为规范上,到19世纪末,传统课程已尽显疲态,1850年至1870年之间,美国的本科生入学率呈下跌趋势。第二个时期是南北战争结束后,高等教育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古典課程让位于新兴的实用课程,宗教失去了对大学的控制,各种社交俱乐部和兄弟会在大学校园里发展起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代替了选修课,出现了极端自由选修模式和传统课程设置模式的两种对立,最终确定了“深度加广度”的课程模式——学生选择一门专业修习某一学科的若干门课程,选修若干知识领域的两三门课程。这种模式与我们今天的课程设置类似。第三个时期是二战之后,大学再一次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一时期,美国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职业课程。新知识数量的不断增长,专业领域的不断分化,大学开始开设一些跨学科课程。科技的进步改变着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也推出了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在回顾了美国大学发展历史之后,德雷克针对现在学术界对大学的批判一一作了解释和反驳,包括:对本科教育缺乏清晰地认识;没有阻止知识不断分化的趋势;牺牲博雅教育迎合职业主义;重科研而轻教学。得出结论,从历史的角度看,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的说法缺乏依据,至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否推动本科教育获得相应的提高,我们很难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
基于之一疑问,作者提出了从大学教授的行为和大学教育目标两方面考察大学教育质量是否获得了提升。
2.教师的态度
德雷克认为大学教授的行为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方向,外界对大学教授重科研轻教学的批判言过其实,但是大学教授缺乏足够的压力,很难在常规教学任务之外对教学活动倾注更多的心血。学生所接受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判断力和价值观。作者认为大学存在六大问题,第一,教师和学生对大学角色认识不同。一方面对教育功能认识的不同对课程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学生钟情于那些能带来眼前利益的科目,教授则主要从自己的专业兴趣出发,并未思考过学生需要什么。另一方面师生之间对价值观教育认识不同,大多数学生认为,培养个人价值观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教授们则不愿意传授主观性太强的知识。这样学生便失去了一些应有的教育收获,而这些本应是他们个人发展的重要部分。第二,教授之间缺乏合作。其结果便是导致跨学科课程开设困难,本科课程体系往往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第三,忽视教育目的。对教育目的的忽视导致教师们在课程修订和课程评价方面难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即使他们在理论上认同课程目标,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却无人考虑。忽视教育目标的另一个普遍现象便是教师们一方面同意某个课程要求,一方面却又不愿意亲自讲授其中的重要课程。第四,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过度重视并未改善通识课程的质量,却忽视了专业课和自由选修课。第五,忽视教学方法。教师回避对教学方法的讨论,阻碍了本科教育重要环节教学评估的开展,也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第六,忽视课外活动。常识告诉我们,课外活动更能帮助学生在某些重要方面成长,但是,进行本科教学评估的教师们虽然认同这一观点,但却不愿意作深入探讨或把他列入评价体系。
3.本科教育目标
在评价前明确大学的目标是什么能更好地评价大学在进步还是在退步。作者经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学所提出的大学目标进行严密分析,得出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并界定了几个重要的大学教育目标。第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者认为表达能力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和毕业之后都会广泛运用的能力。第二,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清晰地认识和界定问题,分辨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论点和利益关系,搜集相关材料等。第三,道德推理能力。第四,公民意识。第五,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第六,全球化素养。第七,广泛的兴趣。第八,为就业做准备。
4.展望未来
在书的最后,作者基于之前的分析,对美国大学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分析了改革的可行性和新时期的改革方案。也提出了美国高等教育未来面临的挑战:如何使更多美国的年轻人拿到本科学位;怎样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如何应对高等教育中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商业化等。
二、对《回归大学之道》一书的评析
初识德雷克,哈佛大学校长的职位为他披上了一层光环,随着读书的深入,笔者被作者的教育智慧和洞察力所打动,领略了世界名校校长的卓然之处,他将真诚的反思,理性的论证和雄辩的语言交融全篇,带我们探索了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反思美国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未来发展之道。读完本书,有很多印象深刻之处,尤其是作者开篇对美国大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作者说:“要想认真地探讨当今美国大学的问题,就必须对其发展历史有所了解,任何人在批评或改革本科教育之前,都应该对其历史烂熟于胸。”正如中国那句古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如果我们不了解大学校园里曾经发生了什么,就无法深谙大学之道,也无法判断世人对大学教育的批判是否合理。
《回归大学之道》一书是德雷克·博克对自己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沥血之作。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第一,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作了清晰界定以及详细说明,作者反对制定单一的、统筹全局的大学目标,或者把大学目标局限于智力发展领域,他认为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并详细叙述了八个特别重要的方面。第二,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中被忽略的問题,并分析了原因,提供了解决之道。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德里克·博克明确重塑了美国高校本科教育的目标,在读本书时,仿佛看到博克在自己岗位兢兢业业的工作,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国家的本科教育。
三、启示
读完本书,在了解美国大学教育概况之后,笔者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大学教育。拥有世界一流教学水平的美国大学尚且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正处于发展期的我国教育也不例外。我们虽有自信与优势,但也得承认差距,以史为鉴,我们现在走的路可能正是美国大学走过的路,我们所倡导的改革或许他们早已实践过,我们应该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了解历史,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求解决之道。我们了解了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以及德雷克的本科教育思想,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哪些又能应用到我们的本科教育中,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是找准大学定位。教育是多样化的,即使制定相同的目标,不同的环境,资源培养方式也是不尽一样的。高等教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培养目标。二是要制订实在的培养目标和可行的培养措施。中国的大学,对本科生也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但多数显得较为大而空,如德智体全面发展、拔尖创新之类,加上又无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所以难以落到实处。三是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书中在多处强调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对大学教师只重科研,不重教学进行了批判,并且推荐了多种好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法、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服务学习、学习社区等。中国大学中的情况更是如此。要真正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除了大学领导者的重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考试方法的改革和学生评价方法的改革。四是共享治理。大学的治理不仅仅要依靠校长和高等管理人员,更要广大的教师参与进来,共同治理。要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他们不必做出最终决定,但他们要确实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能够理解学校的政策,并相信自己能为大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校长及高层领导人员要认真听取教师意见,评估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双方形成一种正确的合作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