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进军
【摘 要】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除了要发展基础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需要锻炼其创造力,这样才能有效的针对市场需求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率和拓宽学生就业面。教师要在夯实计算机基础的同时,要因材施教的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的创造热情与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同时让技术较好的辅助思维的扩展来完成设计。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创造力;培养方法
当下的社会只有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才能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专业性,仅仅依靠普通技术无法达到在工作领域的长久发展。要想得到更多创造力,要从基础技能、思维扩展、经验积累上得到不断的提升,进而提供创造力发挥的基础条件。
一、激发学习兴趣
一般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专业有一定兴趣,但是学生感兴趣的是纯熟技术后的设计操作以及对成品体验的愉悦感,对于计算机的理论学习并没有兴趣。起初教学中,特别是枯燥理论学习时,教师应该多引入实际趣味性的案例以及可观学习成果、远期发展效果做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充分的保持其专业学习的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扎实的落实教师教学安排。课程上多引入实操环节或者趣味作品展示,这样可以有效的调节课程理论教学的沉闷氛围,多与学生做沟通互动,避免课程无趣感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二、夯实基础技能
要想让学生在创造力上有所成,一定要夯实计算机操作基础,例如基础性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软件操作等,但是在相关教育上,中职计算机教育长期做基础灌输,但是并没有有效的让基础知识得到完全落实,缺乏一定的监督体系,同时学生的学习和基础条件较差,因此也导致在相关教育上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计算机语言对于学生英语水平有一定考验,如果学生对英语内容有厌烦情绪,那么很难投入最佳状态到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中。虽然基础性知识教学较为常规,但并不意味着简单。往往最基础性的内容是最枯燥乏味,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引入更多生动案例做兴趣引导,树立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目标。因此在基础知识上可以保证时间投入,让学生基础能力得到稳定,这样才能促进后期创造力的发挥,否则创造力的发挥只是一纸空谈。
三、加大实际案例积累
对于相关计算机学科成品创造,学生接触的越多,对于领域内的发展水平会有更多的了解,不会形成闭门造车的闭塞局面。同时了解了外部的成果环境,才知道自身的创造力是具有新颖性与优质性,有比较才能有效果的评判条件。成品学习可以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创造性思维,给予更多的创造方向与元素,让自身的创造成品能够融汇各家所长,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优秀作品的优质方面需要懂得继承与优化,对于以往作品的不良问题要懂得识别与调整,这样才能让自身的创作品具有更高的水准。同时实际案例教学一般会引发学生的更多的专业学习兴趣,比枯燥的教授理论更加吸引学生注意。例如网页制作中,可以充分的观察各大门户网站、知名手机网站的设计,充分的分析成功作品中设计原因、理念和功效,从而让自身的网页创造能够快速、标准化的创造。能够识别就是创造的第一步,有效的建立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见识更多实质上也是学生专业经验的一种,特别是在教师专业指导下,对于成功作品的分析会更为深入,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操作也会有效的发现成品中的功效特性,这种实际的案例体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四、启发性思维
启发性思维需要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充分的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专业发展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向最新专业技术做扩展性思维,避免教育思维的滞后性。要充分的激发学生在尊重社会环境条件下,充分分析客户需要来提供更周到的计算机服务提供。例如在网页或者系统设计上,要充分的做客户需求调查,从客户的角度去将需求做实际的观察,而后体现在作品中。网页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客户的浏览习惯,操作便捷性,功能多样性等问题,同时要尊重人们对美感的需要,尽可能的让网页设计具有实用性、便捷性和美感的结合。这些都需要学生在相关细节问题上有不断的完善与启发,作为中职学生,实质上不会有太多的社会经验,也不懂得太多的客户体验,因此教师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成人,应该多给予学生启发。但是启发并不是限制学生思维,应该将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让学生从自身或者从年青一代人的角度去发散出更加现代性的设计想法。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配合扎实的技术基础操作,其创造性的作品完成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启发性思维可以配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开展,让学生对于操作有实体的落脚点,针对目标任务做思考发散,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思维启发。同时启发思维可以针对不同学生情况展开,高水平的学生更可以给予更多的创新性思维引导,而普通学生更多的是让其知晓当下社会所流行的计算机操作方式,让其对广大市场情况做了解。
五、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要发挥实际的创造性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更多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反复尝试。让创造性思维能够与实际操作得到有效融合,同时创造性的思维也要充分贴合实际操作技术的水平出发,提出可操作的设想,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实际的创造性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慧婉.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2015,08:31-32
[2]陈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有效训练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152-153
[3]戴音.浅谈职业指导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J].职业,2015,04:98-99